第25章 战争,没有赢家(1 / 1)
“慌什么!”
刘彻一声沉喝,如同洪钟,瞬间压下了满朝的嘈杂!
他目光如电,缓缓扫过阶下百官,那股不怒自威的帝王气势,让所有人都心头一凛,下意识地垂下了头。
宣室殿内,再次恢复了针落可闻的寂静。
“朕,何时说过要白白送给他们?”
“这十万石粮食,不是赏赐,是交易!”
“匈奴人,要用他们的牛羊、皮毛,甚至是他们铁矿、铜矿来换!”
此言一出,群臣先是一愣,随即又是一片哗然!
用东西换?
这……这倒不是不能接受,可问题是……
“陛下!”
李广利第一个跳出来,他可不想错过这个痛击匈奴的机会,更不想自己的军令状变成一纸空文!
“就算是用牛羊铁矿来换,那也是资敌啊!匈奴人得了粮食,缓过劲来,只会更加凶残!届时我大汉边疆,永无宁日!”
“是啊陛下!”
刘屈氂也急忙附和,“我大汉府库本就不宽裕,边军将士尚有衣食不足之处,百姓亦有嗷嗷待哺之人,怎能将如此巨量的粮食送与那虎狼之邦?”
“匈奴狡诈,反复无常,焉知他们不会用些劣马病羊来糊弄我等?甚至空手套白狼,得了粮食便翻脸不认人!”
“这……这与直接送给他们有何区别?”
“请陛下三思啊!”
一时间,反对之声再起,虽然比刚才稍弱,但依旧充满了整个大殿。
群臣的理由很简单,就算不是白送,那也是在帮助敌人!
而且,汉朝自己也不富裕,凭什么拿自己的救命粮去换匈奴那些牛羊?
至于铁矿,匈奴能有什么好铁矿?
就算有,等他们运过来交易,这其中又要付出多大的运输代价?
“够了!”
刘彻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发出一声巨响!
“哼!”
他冷哼一声,双眸之中寒光迸射,一股久违的杀伐之气骤然弥漫开来,整个宣室殿的温度仿佛都下降了几分!
“尔等,是在质疑朕的决断吗?!”
帝王一怒,那股令人窒息的威压,让所有反对的官员都激灵灵打了个寒颤,纷纷低下头颅,不敢再多言半句。
整个大殿,鸦雀无声!
刘彻锐利的目光缓缓扫过刘屈氂,声音冰冷。
“丞相,朕且问你。”
“若依你等之意,与匈奴主力决战,尽起我大汉十万铁骑,需要耗费多少粮草?多少钱帛?多少民夫?”
“啊?”
刘屈氂顿时一愣,额头上的冷汗“唰”地一下就冒了出来。
他一个文官,平日里处理的都是政务民生,哪里算得清楚这军国大事的具体耗费?
“这……这个……臣……”
刘屈氂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脸色憋得通红。
他并非统军打仗的将领,哪里知道具体要多少!不过他倒是清除,打仗,肯定要花很多很多钱粮!
刘彻眼中闪过一丝失望,随即转向另一人。
“桑弘羊!”
“臣在!”
大农令桑弘羊应声出列,神色沉稳。
此人乃是治粟都尉,这些年来,也都是他在帮助刘彻管理中央财政,当之无愧的理财大家,对这些数字最为敏.感。
桑弘羊微微躬身,声音清晰而冷静,开始了他的计算:
“启禀陛下,若以十万骑兵出征,则至少需配备十万民夫转运粮草、修筑营垒、照看马匹。”
他顿了顿,语气平静地抛出一个个惊人的数字。
“我大汉军士,一人一月口粮,少说也需要大半石。十万骑兵,加上十万民夫,便是二十万张口。一月便需十几万石粮食!”
“战马更是草料大户,一匹战马每日所需草料,几乎等同于三名士卒的口粮!十万匹战马,再加上随军运输的骡马,每日消耗亦是天文数字!”
桑弘羊微微抬头,看了一眼面色各异的群臣,继续道:
“这还仅仅是人吃马嚼。一场大战,短则数月,长则经年。即便战事进展神速,只持续半年,光是这二十万人的口粮,便接近百万石。”
“若算上马料,起码翻倍!这便是两百万石都不止了!”
“陛下,这还没算上长途运输的损耗!千里馈粮,士有饥色。十万石粮食从关中运抵前线,路上民夫役畜的消耗,以及抛洒损坏,十不存一都是常事!”
“若要保证前线得到三百万石粮草,后方至少要发出五百万石乃至更多!”
“此外,还有兵甲的打造与修缮,弓弩箭矢的消耗,伤兵的医药,阵亡将士的抚恤……每一项,都是巨额开支!”
桑弘羊每说一句,刘屈氂的脸色便白上一分,李广利紧握的双拳也微微松开,眼中闪过一丝骇然。
其他主战的官员,此刻也是瞠目结舌,冷汗涔涔!
他们只想着建功立业,痛击匈奴,何曾细算过这背后的代价?
两百万石?桑弘羊刚才说的是,仅仅半年,二十万人就要近百万石粮食,还不算马料和路上的损耗!
若是全算上,那岂不是……
整个宣室殿,死一般的寂静!
很多对打仗没有概念的大臣,此刻都被桑弘羊这简简单单几句话算出来的账目,给彻底震慑住了!
原来,打一场仗,要付出如此恐怖的代价!
这时,刘彻深吸一口气,缓缓站起身,龙袍无风自动。
“诸位爱卿,都听到了吗?”
“桑大农所言,绝无虚饰。这,便是我大汉与匈奴开战的代价!”
他伸出一根手指:“十万石粮食,换匈奴的牛羊,换他们的矿产,更重要的,是换取边境至少数年,乃至十年的安宁!让我大汉的子民,得以休养生息!”
然后,他缓缓攥紧了拳头,声音陡然拔高了几分。
“可若是打!最低,便是桑卿方才所言的百万石粮草打底!甚至更多!”
“这还只是粮草!钱帛呢?军械呢?更重要的是——我大汉将士的性命呢?!”
刘彻的目光扫过李广利,扫过所有主战的将军大臣,声音中充满了沉痛:
“朕,自登基以来,对匈奴用兵何止一次?卫青、霍去病,朕的左膀右臂,皆为抗击匈奴而鞠躬尽瘁!”
“每一次大战,有多少我大汉的好儿郎,埋骨他乡,马革裹尸还!”
“他们的父母妻儿,在家中日夜期盼,等来的却可能只是一捧骨灰,或是一纸阵亡的军报!”
“朕,不想再打了!”
“至少,不想再打这种没有绝对把握,却要耗尽国力,牺牲无数将士性命的战争了!”
他眼中似乎有泪光闪动,语气也带上了几分哽咽:
“朕的子民,太苦了!朕,不愿再看到任何一个汉家儿郎,因为朕的一道旨意,而无谓地死在冰冷的战场上了!”
“战争,没有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