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一记闷亏(1 / 1)
那丫鬟被揪出来之后,表现的异常坦然。
面对窦红胭的质问,她不曾反驳一句,平静地交代了萧燕青吩咐给她的话。
对方表现的越是轻松,窦红胭越就是沉重。
萧燕青……究竟想做什么。
她冷眼看着低着头,说完之后就一言不发,显然接受过萧燕青的亲自交代的丫鬟。
无声攥紧掌心,神色越来越冷。
愤怒与气恼交加,全部化为无可奈何的不甘心。
这次的考题,看来萧燕青是打定主意,想要给自己找麻烦,且笃定自己无法回击了……
关乎沈毓珩的科举。
从沈易书拿到考题的那一天起,侯府就有了一个把柄在萧燕青手中。
起码科举彻底结束之前,她无法报复萧燕青,这件事只能不了了之。
毕竟,萧燕青拿捏的是自己的命脉,同时也是沈毓珩的前程。
她冷冷看着跪在台下的丫鬟,半晌后,猛地闭上眼:“来人,将此人赶出去,侯府不允许她再涉足一步。”
那丫鬟并未反抗。
许是早就知道自己的命运,默默被押送出侯府,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惊动。
至于吃了一记闷亏的窦红胭,也只能咬碎银牙和血吞下,默默记下这笔帐。
等来日一并还给萧燕青!
她并未声张。
这件事,必须悄无声息处理干净。
窦红胭表面上一切如常,侯府也除了沈易书忽然病倒之外,并未有过其他消息。
等沈毓珩得知这件事时,窦红胭已经将侯府处理干净。
他放下书卷,下意识想要去安慰窦红胭。
但没走出两步,又止住脚步。
明白窦红胭如今的隐忍都是因为自己,自己必须应对好殿试,才不辜负母亲暗中为自己所作的努力。
他叹了口气,放弃现在去见窦红胭的想法。
于是重新坐了回去,沉下心,写下一封信。
将信件收好之后,他吩咐告诉自己这件事的那下人:“你务必将这封信亲自交到母亲手中,就说我一切安好。”
那人见沈易书坐了回去,低垂的眉眼中闪过一抹失望。
沈毓珩恍若未觉,忍辱负重地再次打开书卷,头也不回地说:“告诉母亲,待我功成名就,一定会好好报答母亲。”
那下人张了张口,欲言又止。
明白沈毓珩不会浪费时间去见窦红胭之后,低声老老实实地说:“……是。”
很快,他敲开了窦红胭的院门。
先是将那封信转交给窦红胭之后,他又按照沈毓珩的吩咐,将沈毓珩的话一五一十地转告。
却没有看到,窦红胭自从接到信件之后,神色就变得凝重。
看向他的目光也复杂且讥讽。
等他说完,窦红胭直接沉声低呵:“来人,将这个吃里爬外的书童押下去,发卖给牙行,侯府再不允许此人靠近一步。”
“什么!”
那人猛地抬头,张口就要叫冤。
但对上窦红胭清明的眼底之后,他忽然哑声,仿佛明白过来什么,震惊地看着窦红胭手中的那封信。
他瞳孔颤抖,一瞬间失去浑身的力气,瘫倒在地喃喃念道:“你们……早就知道了。”
从沈毓珩让自己带话的时候,他们母子二人,就默契地明白了一切。
考题泄露一事,窦红胭早在第一时间封锁了消息。
自己不过是一个小厮,却能得知这件事,并转告给沈毓珩……
从那时候开始,沈毓珩就明白,他不过是想要搅乱沈毓珩心神的别有用心之人。
那小厮不再挣扎。
窦红胭冷眼看着他被带出去,再次吩咐道:“这件事我已经封锁消息,谁要是再乱说话,尤其是在珩哥儿面前嚼舌根,无论是谁,一并按此惩处!”
这种时候,用府中消息试图扰乱沈毓珩的心思之人,都别有用心。
无论背后之人是顾昭昭还是柳欣儿,乃至萧燕青。
她都不会网开一面。
亲眼看着侯府又清理出一个混进来的眼线之后,窦红胭眼中有些许欣慰,遥遥看着沈毓珩的宅院方向。
“珩哥儿也长大了。”
她叹道:“知道沉得住气了,这次被人挑拨也并未中计,反倒设计此人送信,让我来解决。”
看来,沈毓珩也明白自己封锁消息,是为了让他安心读书。
窦红胭放心了许多。
和沈毓珩默契地合作过一次之后,不再时时刻刻担心他的安危,窦红胭心上的压力骤减。
沈毓珩有头脑有才智,功成名就不过是迟早的事,殿试绝不会为难到沈毓珩。
她开始安心,等待殿试的那一日。
日月如梭,转瞬即逝。
到了殿试那日,窦红胭见到状态饱满的沈毓珩,一把将沈毓珩抱在怀中,最后叮嘱:“记住,胆大心细,就按照你平时的表现,圣上慧眼识珠,只要你正常发挥,就已经胜过天底下大半人……”
沈毓珩也耐心地听着。
直到时间来不及,他才依依不舍松开手,转身那一刻,又恢复了清隽自持的翩翩少年。
这不是沈毓珩第一次见到皇帝。
但却是第一次在他面前,提笔作赋,接受考校。
他取过试卷,仔细看了一遍之后,心中大概有了底气,便沉下心作答。
身边时不时走动一个明黄色的身影,皇帝在几个杀出重围,来到自己面前的考生学子间来回转。
有时驻足在考生面前,低头看着那人的作答。
考生无不是紧张流汗,表现最淡定如常,心性最稳重的,还是沈毓珩。
皇帝早早就注意到沈毓珩前面的表现,这次也特地多看了他几眼,看着看着,就发现不对劲。
如今仔细看。
沈毓珩,果然和萧昃有几分相似。
若说从前沈毓珩尚且年幼,眉眼稚嫩,看不出过多相似。
但他现在眉眼已经长开,初具锋利锐气,远远看去,竟然当真像极了萧昃那副极具欺骗性的光风霁月的样子。
皇帝越看,神色越发宽厚温和。
看着沈毓珩平心静气,沉静答卷的样子,仿佛看到当初小小年纪,坐在勤政殿跟着自己看奏折的,尚且年幼的萧昃。
可惜,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少。
看沈毓珩如今,眉宇间并无萧昃那般时不时涌现的戾气,明显被照顾地很好,他的父母一定对他付出诸多心血。
就像是,当初他设想中,萧昃本该有的模样……
皇帝心中触动,连连无声叹息,越来越苦涩。
就连不知不觉间,答卷时间过了大半,也不曾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