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赤脚医生的重要性(1 / 1)

加入書籤

距离张建设带着材料配方离开,已经过去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

期间。

张君的生活变成极有规律。

每天一半的时间用来编写赤脚医生手册。

时不时通过机要员传信的方式。

为戈壁基地的陆光明,冯将军等人答疑解惑。

协助氢弹的制造工作。

另外,就是整理新型坦克装甲的相关材料。

按照张君的构想。

龙国目前需要的,不是各类型毁天灭地的武器。

随着明年两弹的出现,毛熊,白鹰国这群杂碎。

短期之内,绝不敢对龙国龇牙咧嘴

利用这段窗口期。

一步步解决老百姓的吃饭,穿衣,用电用水,医疗等问题。

吃饭问题,张君已经有了全盘构想。

超级杂交水稻马上就要全面推广,亩产8000斤,不但能够养活全国的老百姓,更能充当外汇商品。

至于肉食品问题,同样没问题。

通过系统科技里的生物科技技术,改良本土土猪和进口种猪,大量增加出肉率。

利用超级水稻田剩余的水稻秸秆。

调配生物饲料。

加快肉猪的出栏速度,实现人人都能吃上肉,家家户户有荤腥。

“报告首长,宁老总亲自打来电话,命您带着写好的手册内容,立刻赶往京城。”

耳听雷胜利传来的消息,张君已经猜到自己接下来,将要面对什么了。

三下五除二收拾好桌面上的稿件。

快速返回宿舍,将柜子里的其他稿件一并整理好。

片刻后。

一架运-5运输机,起飞离开基地停机坪。

来到京城,已经是华灯初上。

一辆军绿色的嘎斯吉普车,带着张君和雷胜利,迅速开向中枢府。

中枢府,决策厅。

厅内烟雾缭绕,恍如仙境。

大长老等人个个脸色不悦。

“报告!张君同志已经到了。”

下一刻,张君挎着军绿色的挎包,迈步走进决策厅。

“娃娃,一路辛苦你了,先坐下吧。”

总指挥和颜悦色地招呼张君落座。

看到大长老等人的表情,张君递给宁老总一个询问的目光。

宁老总叹气道:“张君同志,我们犯了错误啊,农村的医疗问题,远比你说得更加严重。”

大长老点燃一支香烟,面容悲痛地自责道:“老总说得没错,我们这些人犯了大错误,经过长期一个月的走访调查,我国一共有105万医疗工作者,73%留在城市工作,19%在县城和其他地方工作,留在农村工作的医疗工作者,只有8%。”

“整体医疗经费,农村占据的比例,只有五分之一。”

“根据去年的调查,城镇人口只有1.3亿左右,农村人口数量为5.4亿,92%的医务工作者,仅为20%的人服务,这是在犯罪!!!”

看到相关部门历时一个月调查的结果报告,大长老罕见地发了雷霆之怒。

一项项数据内容,既触动了大长老,也让其他高层深感震惊。

愤怒之际,张君编撰《赤脚医生手册》的良苦用心,也让众人甚为感动。

通过向基地的战士们,了解各自家乡的医疗情况。

张君得出了贫下中农正面临着就医难,吃药难,看病难的问题。

尝试着编写通俗易懂的《赤脚医生手册》,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解决这些现实存在的严峻问题。

没有广大的老百姓,龙国就不可能打败武装到牙齿的侵略者。

没有贫下中农的无私奉献。

龙国拿什么赶跑八百万匪军!

最后一斤粮食送到前线当军粮。

最后一匹布交给部队做军装。

母亲送给打敌人,妻子送郎上战场。

二长老红着眼眶说道:“张君同志,除了编写《赤脚医生手册》,普及医疗知识,你还有什么办法解决这样的问题?今天尽管畅所欲言,我们都是你的学生。”

“小学究,我能不能看看你写的稿子?”

大长老伸手道。

张君心情沉重地将稿子拿出来,亲自交到大长老手中。

“同志们,字字肺腑啊。”

大长老望着开篇目录,说道:“近些年来总有人说,中医是巫术,是老掉牙的东西,西医才是医学,才是救命的活菩萨。”

“我们既不能排斥西医,更不能一味地否定中医。”

“两者相结合,才是最好的医术。”

说着,大长老单独抽出目录,交给众人传越。

二长老等人纷纷露出赞许的表情。

轻飘飘的一页纸,此刻变得仿佛有千斤之重。

张君编写目录,有很大篇幅与中医有关。

包括针灸,推拿,拔罐,辨别草药,了解穴位,中医四诊法望闻问切。

除了介绍中医,目录上还有大量关于预防疾病的内容。

饮水卫生,粪便处置,常见病诊断和处理,重大疾病处理。

以及一个大大的略字。

总指挥纳闷道:“娃娃,你写这个略字,是什么意思啊?”

“报告总指挥,略字代表着西医各个门类,包括内科,外科,儿科,泌尿,血液,消化,骨科,五官,皮肤,眼科,牙科等一系列的内容。”

张君挠了挠头,说道:“还有妇科和……计划生育的相关知识,我……”

“哈哈哈,你这个念过大学的娃娃,没想到还有封建思想。”

总指挥哈哈笑道:“你是打算将有关西医的内容整理出一个大纲,将后继内容交给专业的医护工作者负责编写吧?”

张君连连点头。

《赤脚医生手册》上面的部分疗法和药物,目前尚未出现。

并且有些内容。

张君也不确定到底管不管用。

依靠系统赋予的知识,张君能够一字不漏地写出来。

但是不是全部使用,张君心里真的没底。

因此,张君采取两步走的方法。

将中医内容,预防疾病,各种常见病和突发疾病的应急处理方式写出来。

有待商榷的内容,交给各大医院的医生和医学专家分析讨论。

“好!写得太好了。”

大长老猛地拍了下大腿,赞叹道:“半农半医,建设合作医疗,发挥一切的主观能动性,针对不同的地区,对《赤脚医生手册》进行分区域编写修改。”

“说得好啊,不同地区有不同地区的特殊疾病,我们既要全面推广赤脚医生,又不能死读书本,特殊问题,就要特殊对待。”

“我建议再加上几条,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提高贫下中农们的卫生知识常识,让我们的赤脚医生既当卫生员,又当宣传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