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双酶法淀粉制糖(1 / 1)

加入書籤

“娃娃,伯伯相信你能够调配出和西方一样的可乐,问题是……”

“这样吧,你将需要的东西写下来,伯伯想办法给你搞来。”

“你先调配几瓶可乐,让我们那些留过洋,吃过洋面包的专家品尝一下。”

“如果真和西方可乐一个味道,我们再谈穗宗的事情。”

不论是总指挥,还是长老团里的其他人,都不会轻易否决一个人的想法。

一贯主张实事求是,实践出真知。

张君既然这么讲,并且还能旁证印证,证明这件事情或许真有可能成功。

总指挥不介意让张君试一试。

“好。”

有系统在身,一心二意用对张君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

完全可以做到一边教大家养猪,调配生物营养饲料。

一边将可乐配方搞出来。

调配可乐的核心秘方,黑科技系统写得清清楚楚。

咖啡因,糖,柠檬汁,香草,焦糖,橘子精油,柠檬精油,肉豆蔻精油等十几种材料。

拿着张君列出的清单,总指挥分别给徐教授和张君交代了几句话。

带领警卫员离开京郊农场,驱车前往中枢府。

两天后。

张君需要的各类饮料材料,通过一辆卡车运送到了京郊农场。

“张君同志,你需要的研究人员,差不多已经到齐了。”

“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分配工作呢?”

农场办公室里,张君低着头写写画画。

徐教授拿着花名册,汇报汇集到京郊农场参加研究的畜牧人员。

“进口的几种白猪还没有回来,我们可以先进行生物营养饲料方面的授课。”

“先搞出一批生物营养饲料,培养出一批饲料骨干,以点带面地进行推广。”

“同时,授课过程中,我建议加上蚯蚓养殖的相关内容。”

“蚯蚓富含高蛋白,是组成生物营养饲料的重要成分之一,我们的技术员不但要会调配,还要学会如何饲养,可持续性地进行养殖,确保我们的生物营养饲料具有高效量产的能力。”

张君从系统中搜索出的生物饲料,属于删减版中的删减版。

不是不想拿原版,条件不允许。

比起战争年代,现在的龙国不知好了多少倍,但是情况依旧严峻。

建国十年,国内仅仅建立起一套稚嫩的工业体系。

缺乏设备机床,各类型生产材料。

文盲率保持在惊人的80%。

科学家,知识分子,技术骨干稀缺。

成熟的高级技工体系,目前也才是刚刚起步。

七级工,八级工放在国有大厂,估计都没有几个。

做生意讲究渠道为王。

搞科研,进行工业建设,必须材料为先。

资金,设备,材料,配套的工人和技术员。

四者缺一不可,环环相扣。

安排科研人员学养蚯蚓,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目前的龙国,只有他们能够明白科学养殖的重要性。

也能听懂张君想要表达的意思。

赤脚医生和赤脚兽医从选拔,培训,分配,起码要半年左右。

张君编写《赤脚医生手册》和精简版《军地两用人才之友》,也需要一段时间的推广。

张君即便再急,也不敢将步子迈的太大。

一步错,有些事情将会重现。

如今,张君身兼数职。

596工程总顾问,坦克装甲钢研究员,农村医疗推广小组成员,畜牧养殖推广带头人,生物营养饲料发明人,军地和赤脚书籍总编。

现在,又多了个国产可乐技术员的任务。

没办法。

咬着牙也要坚持下去。

当今时代。

既是龙国最艰苦的年代,也是最具希望的年代。

没有996,没有PUA。

有的是献完青春献终身。

有的是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张君同志,适当的休息不是消极怠工,更不是不负责任。”

“你也别把自己逼得太紧了。”

看到张君一边和自己说话开会,手中钢笔不停地写着教材资料,徐教授心生不忍。

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同志,能够被组织任命为畜牧项目总指挥。

安排自己给他充当副手,足以证明个人能力得到了国家的信任。

张君拼命工作,是不想让国家失望。

但即便这样,也要注意劳逸结合。

张君淡笑道:“徐教授,谢谢您的好意,我是年轻人,即便累成狗,晚上睡一觉,第二天就会精神饱满。”

“咱们多忙一点,明天,我们老百姓就能更轻松一点。”

“今天多写几份教材,我们的研究成果,就能早一天运用到生产建设当中。”

“早一天让他们吃饱,国家距离富强,也就更进了一步。”

闻听此言,徐教授不再多说。

拿过稿纸帮助张君誊写教案。

在张君身上,徐教授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

那个时候的龙国,山河破碎,民不聊生。

徐教授毅然决然地放弃了白鹰国的优渥生活,选择回国发展畜牧业。

事业刚刚起步,小日子打来了。

无数人劝说徐教授回白鹰国暂避战争。

战争是军人的事情,与他这位畜牧专家无关。

徐教授的回答只有一句话。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徐教授天生文弱,肩不能挑,手不能抬。

不能去前线抗击小日子,就留在后面搞后勤。

不让战士们饿着肚子打仗。

培育出大量优质的猪牛羊,解决前线的吃喝问题。

相较于教材编写,人员培训,调配可乐的工作简直就是小儿科。

几天后的夜里,张君将徐教授叫到自己的房间。

拿出一份墨迹未干的手稿。

“徐教授,听说您懂得生物化学,帮我点评一下,这项技术目前有没有实施性。”

“双酶法淀粉制糖技术。”

望着手稿上的标题,徐教授立刻掏出眼镜戴上。

仔细阅读上面的内容。

西方多年以前,就开始流行起淀粉制糖技术。

至于这双酶法,徐教授貌似从未听过。

“通过淀粉酶和糖化酶为催化剂,水解淀粉为葡萄糖。”

“将温度提升到七十摄氏度,糖化反应时间八小时,等待淀粉完全分解,高糖化度糖浆……糖浆!”

徐教授身子一抖,继续说道:“完成蒸发过滤等步骤,高糖化度糖浆将被纯净为高纯度糖浆。”

“张君同志,你这是在为我们的可乐持续性出口打基础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