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以后的日子,一定会像糖一样甜(1 / 1)

加入書籤

建国到现在,国家在扫盲工作上投入了极大的关注度。

仅仅是这样,张君觉得还不够。

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上学免费,书本免费。

设立一套有效的学习奖励制度。

提高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发放一定补助的方式,鼓励贫下中农将适龄儿童送到学校。

“咱们国家要彻底解决文盲问题,仅靠扫盲班远远不够,应该从源头掐断产生文盲的原因!”

“经济不发达,生产力不足,这就是产生文盲的最大原因。”

广大农村地区,生活着大量贫苦的贫下中农。

纵使贫下中农想要自己的孩子上学,识字,学文化。

受限家庭经济条件,有心无力。

另一方面。

孩子去上学,家里就少了一个劳动力。

为什么建国多年,国内某些地区依旧存在重男轻女思想?

工作做得不到位。

因为男孩在许多人眼里,也是生产资料的一种。

家里多一个男性壮劳力,日子就能好过一些。

总指挥大受触动。

张君小小年纪,看待问题的角度相当敏锐

“全国各地开设扫盲班,确实只能治标,消灭文盲,要从根源抓起。”

“治理适龄儿童因为家庭,父母观念等原因,终身不能上学,一代代变文盲的顽疾!”

“改变父母观念将孩子送到学校,接受文化教育。”

“适当的补贴,确实是一个好办法。”

总指挥若有所思道:“建立九年义务教育,用糖换来的资金,大力投入文化教育,科普扫盲,这一点,我想长老团一定会同意的。”

“一旦我们的换钱计划进展顺利,国家一定会尽快推广九年教育,解除贫下中农们的后顾之忧。”

“让他们心甘情愿,将孩子送到学校。”

有些事张君不说,长老团众人也一直挂在心里。

大家何尝不知道,扫盲班只能治标。

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大长老曾经提出对于解决问题的一个尝试看法。

广大的乡村地区,做到村有学校,处处听到读书声。

从接受过扫盲教育的贫下中农中,选拔出一些骨干进行教育培训。

再从城市学校,选派一批教师。

民办教师和公办教师相结合的方式,逐步推广农村扫盲,儿童教育工作。

三年前,有关部门经过讨论决定按照大长老的方案进行实践。

只可惜,意外来得太快。

村村建校计划刚起步,龙国与毛熊的关系急转直下。

“娃娃,这些东西我先拿走,你安心等几天。”

不多时,总指挥带走了张君研发的双酶法淀粉制糖技术。

农场屋内,李云彪缠着张君,询问他的小脑瓜到底是怎么长的。

怎么什么都知道。

不但懂得造武器,还能将土豆和玉米的淀粉,当成制糖材料。

张君随便敷衍了几句,将李云彪的注意力转移到另一个方面。

军事领域。

糖,不仅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调味料。

更是一场场战争爆发的起因。

“糖还能引起战争?”

李云彪半信半疑道:“娘的,小君子,你说话咋越来越玄乎?要是为大米白面发动战争也就罢了,白糖还会引起战争?”

“会,白糖是白的,为他发动战争的西方列强,心肠则是黑的。”

张君语气逐渐变得冰冷。

不但白鹰国和毛熊喜欢甜食,西方发达国家也有事无糖不欢。

老牌列强帝国分子日落王国。

为满足他们喝下午茶的用糖需求,屡次发动殖民战争,进行人口买卖。

威逼第三世界的劳苦大众,将用来种植粮食的耕地,全部改种甘蔗。

为降低白糖价格,日落王国从黑洲地区大量抓捕奴隶。

将他们卖回西方世界,通过奴隶交换白糖,武器。

白糖留着自己用,枪支武器卖回黑洲。

让黑洲永远处于战乱状态,日落王国就能一直肆无忌惮地抓捕奴隶。

日落王国的白糖自由,全部是建立在累累白骨之上。

“有些缺了大德的列强商人,连累死的劳工骨头都不敢过。”

“骨头烧成骨灰,加入出口白糖里面,提高白糖的白色亮度。”

“其中有不少人是……”

张君双手握起,手背青筋暴露

未来。

无数人将吃糖看作洪水猛兽。

而在现在的龙国。

起码有上亿劳苦大众,从出生到现在没有吃过一口糖。

“小君子,有困难我们战胜困难,小日子和白鹰国大鼻子,我们都能打跑,还有什么问题战胜不了!”

张君最后没讲完那段话,李云彪已经听明白了。

有朝一日,必然要让列强们血债血还!

“很快,咱们国家缺糖的问题就能得到根本性解决。”

“老百姓以后的日子,一定会像糖一样甜。”

李云彪拍了拍张君的肩膀,五味杂陈地说道:“战争年代,大伙饿着肚子,拿着老套筒,依旧能将小鬼子打跑,现在比起那个时候,不知好了多少倍。”

“老总信任你,其他首长同样信你,放开手脚大胆去干。”

“谁敢挡国家发展的道路,先问老子答不答应!”

李云彪不屑说豪言壮语。

只知道一件事情。

张君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能为国家的发展,起到其他人起不到的重大作用。

协助张君搞科研,就是在协助国家摘掉贫穷落后的帽子。

让全国的老百姓有糖吃,有衣穿。

再不用跑防空洞。

张俊拿出的一系列方案,引起了长老团高度重视。

一百斤糖浆能够加工出五十斤糖。

这个数字,简直恐怖到不能再恐怖。

制糖所需原材料,仅有玉米和土豆。

龙国的玉米技术,已经经过了五代改良。

产量正在逐年增高。

等到超级杂交水稻全面推广,大米会大量代替土豆,红薯,玉米,高粱等杂粮。

成为老百姓们的主食。

能够产出淀粉的玉米和土豆,通通可以用在制糖上面。

如果说哪里存在困难,只剩一个问题。

淀粉加工成糖所需的霉菌。

这个问题,张君给出了详细的解决方案。

按照资料技术方案,选派一批专家。

集体完成霉菌培育技术掌握。

碗里有粮,兜里有钱。

再没有什么事情,能影响龙国的向前发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