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特种钢化学元素质量百分比(1 / 1)
去年,毛熊停止向龙国提供制造装甲钢的合金。
沈城钢铁厂和冶金工业部牵头,联合坦克厂,其他钢铁厂的技术专家,想方设法地寻找替代方案。
龙国是稀土大国,众人的目光也首先盯到了稀土上面。
尝试着用部分稀土元素,代替龙国缺乏的两类材料。
上千名技术专家进行了无数次的研讨分析。
得出的结论是理论可以。
技术暂时达不到高镍合金装甲钢的技术等级。
稀土元素不但活动性难以控制,与其他合金元素形成共同作用,又难以达到合理分布。
简直就是一匹躁动的野马。
“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种全新的冶炼工艺,双层低氧法。”
张君再次拿起粉笔,写下来一大堆的公式和说明文字。
通过压力淬火工艺,增加装甲钢的耐压,抗弯强度。
想要达成这点,首先要有压力淬火机。
“简单来说,双层低氧法是通过减少钢水的含氧量,提高其稳定性,将内部杂质控制在一个可接受范围内。”
“改变钢水存在的氧量超标问题。”
“压力淬火机这套设备,一机部下属企业已经设计完成。”
“再过几天,一机部方面会派人送设备到这里。”
“等到设备到位的这几天,我还将对沈钢的部分设备进行升级,调试。”
张君一口气将技术和余下的工作安排讲了一遍。
有的设备,龙国已经制造。
有些较为复杂的冶金设备,唯有手工升级。
俗称手搓。
“总而言之,影响装甲钢的稀土元素问题,我已经找到了解决办法。”
“黑板左边这些内容,想必大家应该都能看懂,装甲钢的化学元素质量百分配比。”
话音落下,宋安泰用力揉了揉眼睛。
脸上出现了意外,震惊,惊喜等各种复杂的情绪。
其他人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
纷纷被上面的数据吓了一大跳。
大伙确实可以看懂上面的数据和公式。
但就是因为能够看懂,才会让大家如此吃惊。
如果按照张君给出冶炼工艺,国产装甲钢的性能,将回到一个恐怖的数值!
装甲屈服强度1450兆帕,抗拉强度1700兆帕。
经过特殊淬火工艺,装甲抗拉强度可以达到恐怖的2400兆帕。
延伸率同样高得惊人。
布氏硬度450以上……
当初。
张君向宁老总立下军令状,愿为龙国研发比毛熊更加先进的装甲钢。
要完成这些任务,更需要多个工业部门全力配合。
经长老团的一致商议,张君的要求得到满足。
除了冶金工业部,另有多个工业部加入了本次研究。
按照张君提供的图纸,开启压力淬火机的制造工作。
相关冶金设备,也都已经制造完成。
知道众人难以全部接受,张君首先讲述什么叫做双层低氧法。
降低稀土和钢液的含氧量。
如果说稀土元素属于难以控制的躁动野马。
双层低氧法就是套住这匹野马的绳索。
人工控制金属元素的成分变化。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耐心讲述,众人如梦初醒。
应了那句老话。
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各路专家闷头进行几个月的稀土元素研究。
万万没有想到。
国内还有另外一支专家团队,也在进行着相同的研究。
后者比前者,速度不知快了多少倍。
不但完成技术攻关,还能拿出相关的冶金设备。
“同志们,国内的装甲钢合金已经所剩无几了,我们必须赶在库存消耗殆尽之前,自己补上这个短板。”
张君用和年纪不相符的沉着,开始发号施令。
需要的图纸,技术,设备,材料,张君都能全部提供给众人。
要求只有三点。
尽快将眼下看到的技术图纸吃透。
等到设备和材料到位,完成特种钢的理论研究和样品制造。
这些工作完成,趁热打铁投入到一项新的冶金技术研究工作。
接下来的话,打了众人一个措手不及。
除了研究能够替代外国合金的国产特种钢,众人还要研究舰艇钢。
因地制宜。
利用龙国目前拥有的矿石,有色金属,进行船艇钢攻关。
装甲钢和舰艇钢,分别关系着龙国的陆地尊严和海上尊严。
众人互相看了看,表情又惊又喜。
二话不说,马上研读面前资料。
问题一个接一个抛给张君。
张君有问必答。
针对特种钢的延展性,韧性,强度,全面解答大家的疑惑。
冶炼钢材要有优质煤做支撑。
这一点,张君也为众人考虑到了。
向毛熊提出的交换条件中,张君索要了数万吨优质煤炭。
每隔两三天,就会有材料和设备送到钢铁厂。
完成新式高炉的搭建,首批优质煤从毛熊境内运送到龙国边境。
经由火车转运,抵达沈城钢铁厂。
随着材料源源不断地运送到沈钢,整座厂子呈现出热火朝天的景象。
为安全起见。
工厂民兵和当地驻军实施双重管理。
熟悉厂区情况的民兵负责内部安保,驻军负责外部戒严。
装甲钢研究关系着龙国的主战坦克,能不能摆脱毛熊的控制。
更关系着整个国家的国防安全。
一点麻痹大意都不敢有。
为解决优质煤炭运输问题,驻军总指挥孔胜利调动手里所有的运输卡车。
尽快将毛熊送到边境车站的煤炭,运送到沈钢厂区。
两地间隔数百公里。
孔胜利按照一辆车配备两名司机的标准,采取了人歇车不歇的运送方式。
组织起一条运输长龙。
与此同时。
负责寻找铬矿和镍矿的相关人员,全部停下手里的工作。
大规模勘探煤矿。
至于张君,一分钟都没有闲的。
设备,材料陆续不断地送到沈钢。
专家们争分夺秒地学习资料技术。
张君则将自己关在办公室,利用毛熊送过来的材料,完善一项新设备的改造工作。
顶底复吹转炉
想要制造出超越发达国家的特种钢,需要的设备多种多样。
只靠压力淬火机远远不够。
顶底复吹转炉才是重中之重。
这种诞生于七十年代中期的钢铁冶炼设备,能够有效弥补传统炼钢法的不足。
并且带动龙国复合吹炼转炉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