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三代坦克技术标准(1 / 1)
“难道是你们刚才说的自动装弹机?”
顷刻间,张建设脑中浮现出一个词。
自动装弹。
张君介绍道:“首长,您猜对了,自动装甲机的出现,足以代替装填手,以后大量列装的60坦克,内部只需要车长,驾驶员,炮手,省下一个装填手,内部的活动空间会变得更加宽裕。”
“当然,少了一个人,其他三人的工作量也会增加不少。”
“对于坦克兵的技术要求,也会变得更高。”
闻言,张建设和宁老总对视一眼。
这倒是一个新的问题。
到底是保留四人车组,还是选择三人车组。
还需要仔细研究一下。
有了自动装弹机,装填手的作用就变得可有可无。
但也正像张君说的。
工作量也会增加许多。
“小鬼,重点介绍一下里面的发动机。”
相比于其他人,宁老总更好奇被张君描述得神乎其神的燃气轮机。
按照张君的说法。
燃气轮机足以碾压同时代各国坦克,装开车的水冷发动机。
速度快,启动更快,维修简单。
“老总,再详细地介绍,也没眼睛看得直接。”
张君伸手指着前方的60坦克样车,大声喊道:“李叔,准备好了,就开始吧。”
坦克内部。
李云彪浑身燥热,吩咐雷胜利启动坦克。
打了半辈子,还是第一次亲自驾驶坦克。
而且驾驶的还是全球第一辆三代坦克。
原时空。
无论坦克,还是战斗机,轰炸机,技术标准全部由外国人制定。
你的飞机属于四代机还是五代机,都要看白鹰国的战斗机标准等级。
至于坦克的标准认定,也是同一个道理。
先是日落王国制定标准,紧接着制定权落到了毛熊手里。
外国人能够制定标准,龙国同样可以。
张君选择将二战前的坦克,列为一代坦克。
二战期间和60坦克诞生之前这个阶段的坦克,定为二代坦克。
三代坦克的标准为大口径滑膛炮,燃气轮机,复合装甲,自动装弹机等一系列技术指标。
达不到?
不好意思,继续待在二代坦克的序列当中吧。
“轰隆隆!!!”
巨兽怒吼,坦克启动。
李云彪和雷胜利驾驶的60坦克,发出了震惊的怒吼声!
大批专家纷纷侧耳倾听。
燃气轮机和水冷柴油机,马上就要分出高下了。
“胜利,你特么的快点,老太太开得都比你快!”
坦克内部,李云彪负责观察四周情况。
扯着大嗓门,催促雷胜利快点开。
内部轰鸣之音不绝于耳,雷胜利根本听不清李云彪在说什么。
“老张,怎么样?”
宁老总手持望远镜,详细观察着行驶中的60坦克。
“地面适应性远在59坦克之上,行驶得也是特别的平稳,要不,安排一辆59和他们比一比?”
“好主意。”
宁老总点点头,觉得理应如此。
没有对比,就不可能得出一个直观的比较。
一辆60坦克样车,动用了无数的材料,设备,仪器,十几万人为它服务。
上百家工厂,单位,企业围着样车展开工作。
紧紧地跑几圈,突破一些障碍,最多称一声厉害。
至于比59坦克厉害多少。
还是直接对比来得更加客观科学。
经过简单沟通。
一辆属于基地外围驻军的59坦克,被临时调了进来。
下午三点,新的测试开始。
距离天黑,大概还有三个半小时。
天黑之前,两辆坦克将相继完成二十公里机动行驶。
穿越试验场各类障碍物。
静止射击,移动射击。
现场条件有限,目前只能进行这些测试。
等到夏季三伏。
宁老总打算将样车送到国内最热的地方,进行高温测试。
到了冬天,进行低温测试。
之后,再送到戈壁沙漠,高原雪域,西南密林,南方水网地带。
一系列实验进行完毕,没有任何问题的情况下。
下一阶段的工作。
就要考虑量产列装了。
“开始!”
一名传令兵挥动小红旗,李云彪的60坦克和另一辆59坦克,开始了第一轮测试。
竞速。
坦克内除了李云彪,雷胜利,同时多了一个人。
负责收集数据的师国强。
红旗挥动的一刹那,60坦克一骑绝尘,率先开了出去。
片刻后,59坦克紧随其后。
“真特娘的怪了,59坦克34吨,60坦克重量43吨,明明59坦克更轻,速度怎么反而变慢了呢?”
一位将军一脸不可思议的样子。
怪事年年有,今天特别多。
按照总量来说,60坦克已经属于是重型坦克了。
中型坦克跑不过重型坦克,怎么闹哪样?
“我明白了……”
“祝教授,你明白什么了?”
张建设忙问道。
“空气滤清器,原来是这个作用原理。”
祝教授自言自语道:“60坦克始终保持着领先速度,代表着它的发动一直保持在最大。”
“60坦克使用的燃气轮机,没有使用传统的往复运动件,使用的是旋转件,旋转件能够赋予燃气轮机更大的转速。”
“一分钟的转速,可以达到4000。”
“每分钟四千?!”
张建设心跳开始加速,每分钟四千转速是何等恐怖的一个数字。
安装了燃气轮机的60坦克,等于是能在战场横冲直撞的猛兽!
宁老总用力咽了一下口水,说道:“这么高的转速,是不是代表着它的启动速度,超越了当今任何一种坦克?”
“何止是超越当今,十年内,速度方面绝对敌手!”
祝教授信心满满地说道:“各位首长,刚才你们都看到了,60坦克可以说是一骑绝尘,速度为什么会这么快,因为它的发动机,能够在几分钟内,达到最大功率!”
“最多不超过四分钟!”
祝教授伸出四根手指,看向张君的目光中充满了崇敬。
感觉那些小年轻给张君起的外号,还真的挺有道理。
张必行。
言出必行,说到就能办到。
一名佩戴中将军衔的将军说道:“张君同志,祝教授说的空气滤清器,又是什么东西?”
闻言,张君不以为意地说道:“是我为60坦克发动机,设计的一个小玩意。”
“不不不,这可不是小玩意。”
祝教授摇头道:“这是救命的技术,而且还能在训练中保护国家的财产,避免发动机瘫痪。”
知道张君淡泊名利,祝教授代替张君讲述技术的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