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只要十五亿美元(1 / 1)
哈希姆国会不会同意,绿洲王国部署这种威力巨大的武器,阿卜杜拉认为问题不是很大。
由于哈希姆国缺乏出海口,多年前,该国国王曾向上一任国王提出过一项交易。
割让部分土地给绿洲王国,从绿洲王国手里换取二十公里的海岸线,作为出海口和港口使用。
对于这个提议,上一任国王断然拒绝。
而在费萨尔国王看来,这笔交易并不是不能进行下去。
绿洲王国和哈希姆国有着数百年的友好关系,如今的关系越走越近,互相婚丧嫁娶,俨然就是一家人。
绿洲王国拥有大量出海口,交出二十公里又没什么影响。
况且,哈希姆国又不是白要。
愿意用更多的土地进行交换。
“张先生,这种超级武器什么时候能够研究完成?需要投入的研究经费是多少?”
“恐怕需要几亿美元。”
“这么多!”
阿卜杜拉大吃一惊,没想到火箭炮的研发经费这么贵。
几亿美元可是个天文数字。
张君叹了口气,说道:“阿卜杜拉先生,你自己也说了,火箭炮的射程比起导弹也差不了多少了,导弹项目投入几亿进行研究,你们不会觉得贵,怎么到了火箭炮这里,就觉得贵了?”
“这样的刻板想法要不得,不能因为研发经费过高,就打退堂鼓,要从更深远的角度来想。”
“这种武器一旦诞生,对于保护绿洲王国,能够起到什么作用,又能不能成为你们的定海神针,护国利器,这才是你要考虑的问题。”
“两处水道可是聚宝盆,多少钱都换不来它们的控制权。”
张君分别用手指,指向红海和波斯湾。
“箱子里怎么还有这些……你们和铁塔国!!!”
阿卜杜拉准备再看看,找个合适的机会试着讨价还价。
大家都是聪明人,有些话一点就透,张君为什么把东西拿出来,说明龙国缺乏研发经费,需要绿洲王国想办法赞助一些。
翻着翻着,阿卜杜拉惊愕发现箱子下面,有几张好似合同一样的文件。
上面内容既有龙文也有铁塔文。
铁塔国和日落王国,长期是沙漠地区的宗主国。
对于铁塔文字,阿卜杜拉并不陌生。
“工作人员是怎么搞得,竟将这么重要的东西放在里边!”
张君将文件抢了回来,揣进兜里。
阿卜杜拉表情凝固了。
铁塔国一次性向龙国购买了几十枚弹道导弹。
成交金额几十亿美元。
铁塔国是疯了吗?
用几十亿向龙国购买弹道导弹。
顷刻间,阿卜杜拉想到另外一件事情,怪不得最近两年,铁塔国的弹道导弹技术突飞猛进。
几年前,铁塔国研发出核武器,成为第四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
铁塔国高兴,日落王国就不高兴。
媒体大肆挖苦铁塔国,空有原子弹,没有能将原子弹发射出去的远程武器。
等于是有枪没弹。
日落王国既有能投放原子弹的战略轰炸机,更有可以携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
这才是有枪有弹。
很快,日落王国就被打脸。
铁塔国的科研人员像吃了某种神药一样,只用一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弹道导弹研究。
通过路基发射的方式,进行了公海试验。
白鹰国马上减少对铁塔国的打压和敌视。
“张先生,这种武器……”
阿卜杜拉看到张君晃了晃手指。
意思是绿洲王国买不起。
“嘭!”
阿卜杜拉一拳捶在桌面。
依靠大量开发殖民地,从沙漠世界掠夺石油资源,铁塔国不但恢复元气,整体经济高速增长。
他们能一口气拿出几十亿美元向龙国购买弹道导弹。
绿洲王国可没这么大的豪气。
别说弹道导弹,就连火箭弹的研发经费,绿洲王国都拿不出来。
羡慕嫉妒恨,各种情绪涌现阿卜杜拉的脑海。
“如果我们王国拿出十亿美金,超级火箭发射车,多长时间能够研究完成?”
“一年。”
张君斩钉截铁道:“只要钱到位,什么都不是问题,贵国要是能够一次性拿出十亿美金,我保证超级火箭炮,一年以后就会出现在这个世界上,如果能够再赞助一点,比如追加五亿,我还可以帮助你们在绿洲王国修建与超级火箭车相关的上下游工厂,逐步实现国产化。”
“实现自行加工,自己组装,技术共享。”
“只要十五亿美元,你们就能拥有既能进攻,又能封锁周边海域,威胁敌对国家的超远程常规武器。”
“至于雇佣我国的退伍战士,前往贵国进行基础援建,我先给你算笔账。”
张君拿来了记事本,开始在上面写写画画。
按照每人每月五十美元的工资计算。
一万人每月的工资为五十万,一年便是六百万。
算上其他杂七杂八的费用,绿洲王国要给龙国援建人员,开出每月一千万美元的工资。
一万人,未必能做到面面俱到。
绿洲王国应该再多雇一些。
修建海水淡化厂,铺设太阳能发电板的工作,需要动用大量的人手,并且参与施工建设的人员,还要有一定的文化技术。
“我看前期,三万人应该够了。”
每月额外支出被张君从一千万美元,增加到三千万美元。
绿洲王国想要成为现代化的工业国家,除了要有各类型的工厂,充足的淡水供应,电力供应,还要有高楼大厦,桥梁公路,码头港口,商场写字楼。
楼宇建筑,龙国工人统统都能负责。
更别说绿洲王国还要从龙国,引进一体化的石油冶炼技术。
技术落实由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负责,整体建设这方面,绿洲王国的老百姓有心参与,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绿洲王国刚刚从奴隶制国家走向现代化国家,境内大部分平民百姓为文盲。
让普通人做一些体力活还可以。
一旦与技术沾边,只怕是越帮越乱。
讲到这,张君又提出了一项建议。
石油输出国组织这个名字,限制了组织发展。
相当于告诉全球各国,想要加入该组织,只能对外输出自石油。
名字单一,应该改成石油条约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