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卖腌肉(1 / 1)

加入書籤

看着徐寡妇撒泼的样子,其他人都纷纷帮着陈年说话。

“你一个女人家,掺和这事干啥?”

“就是,赶紧回家带孩子去!”

“家里没男人真是不行,瞧她这泼妇样,我就来火!”

一时间,众人都对徐寡妇恶语相向。

陈年却瞧见徐寡妇紧咬着嘴唇,眸光中泛着泪光。

这个妇女,其实是不想变成这样的。

只是家里没男人,还要养孩子,只能想尽办法赚点钱。

陈万鸿应该就是利用了这一点,才让徐寡妇咬死不松口的。

“行了,大家都静一静,徐寡妇也是咱红旗公社的人,大家伙都是乡里乡亲的,说话客气点。”

等骂的差不多了,陈万鸿才跳出来当好人,徐寡妇看他一眼,有些感激。

陈年刚要开口,徐寡妇便往他面前凑了两步,将撒泼贯彻到底。

“怎么着?陈年,你还想打我?”

“今天这事儿说破天,我就是不同意!”

“徐婶,你误会了,我只是忽然想起小时候,我在您家吃过您做的饭,那叫一个香,我至今都还记得。”

徐寡妇一愣,没明白陈年忽然提起这事儿做什么。

李书瑶却眨眨眼,明白了陈年的意思,顿时上前两步,拉住了徐寡妇的手。

“徐婶,其实您是个很明事理的人,陈年经常和我说起您人很好。”

“今天这事儿,确实是陈大哥有些唐突了,没和大家伙商量。”

徐寡妇看着李书瑶柔弱的样子,想要推搡,却因为对方掌心的温热,和散发出来的善意,没有动手。

她活了大半辈子,见惯了人情冷暖,对方说的话是真心还是假意,她还是能分辨的。

这姑娘,不像是说假话的人。

李书瑶语气诚恳,也的确不是在说假话。

同为女人,她能体会到徐寡妇的不易。

家里没有男人,要靠自己养活孩子吃饱肚子,本就不容易。

对方泼辣一些,也是为了保护孩子和自己的声誉罢了。

“这事儿,我和陈大哥给大家伙赔个不是,徐婶,您做饭这么好吃,能不能等到动工的时候,来给大家伙做做饭?”

“也按每天两毛算,成不?”

徐寡妇面色动容,陈年看着李书瑶的侧脸,目光更加温柔。

这妮子的配合,真是越来越默契了。

他才开了口,她便知道自己打的什么主意了。

“徐婶,到时候肉管够,想吃多少吃多少!您来掌勺,山里的野味,肯定味道会更好了。”

徐寡妇愣愣的看着两人,被天上掉的馅饼砸的晕乎乎的。

这两口子,竟然不计前嫌,还给了她台阶下........

徐寡妇眼圈红了红,羞愧的低下头。

最后反对的声音也没了,陈年又看向陈万鸿。

“村长,这回,应该没问题了吧?”

众人目光灼灼的盯着陈万鸿,陈万鸿只能干笑着点了头。

“陈年,那我就祝你这养殖场财源滚滚了,给咱村争争光。”

“好嘞!各位,明天我和二娃去县城里拉砖土材料,后天一早,咱就准时开工!”

晨雾未散,驴车碾过碎石路的声响惊飞了枝头麻雀。

陈年驾着从隔壁王婶家借来的板车,车上堆满用油纸包得严实的腌肉。

李书瑶细心地在每包肉上都系了红绳,分量也都提前称好了,一包二斤。

陈二娃蹲在车尾,鼻尖几乎贴到腌肉上猛嗅。

“嫂子这手艺绝了!这香味,县城的人不得抢疯了啊!”

“待会儿机灵点。”陈年甩了下鞭子。

“工商所的人要是来查,记得亮养殖场的手续。”他摸了摸怀里盖着红章的文书,粗粝的纸面硌着掌心发烫。

今早出村口的时候,陈万鸿看见这一车腌肉,便知道他要干嘛了。

之前喊着要抓他投机倒把的证据,现在却装作瞧不见了,甚至还有意帮忙。

“陈年,县里供销社王主任跟我熟,要不要帮你打声招呼?”

陈年当时只是笑笑,此刻却盯着前方供销社的招牌眯起眼。

驴车刚在集市附近停稳,穿灰制服的市管员便晃了过来。

陈二娃有些慌张,陈年却已经抢先掏出了证件。

“同志,我们是红旗公社正规养殖场,这些是自产自销的农副产品。”

市管员对着阳光细看印章,狐疑的打量着车上的油纸包。

“打开看看!”

陈年笑吟吟的拿起最近的油纸包,递给对方。

“这里面都是一样的腌肉,您拿回去尝尝,这可是用祖传手艺腌的。”

市管员喉结滚动,一时竟然没打算接。

陈年也不尴尬,低声道。

“同志,供销社的王主任昨儿还说要在咱养殖场订货呢,这点东西,您就当尝尝鲜了。”

对方目光一凝,听到有这层关系,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将油纸包揣进了怀里。

“行了,没什么问题,你们走吧。”

陈年笑眯眯的应下,赶着板车钻进了巷子里。

陈二娃盯着市管员,见他没有追来,这才松了口气。

“年哥,陈万鸿提的这人,还挺管用的。”

“不用白不用,咱以后还要给陈万鸿分成呢,总得让他出点力。”

几天没来卖野味,陈年竟然没瞧见赵林的身影。

好在他来过县城几次,有眼熟的摊主,打听了一下才知道,赵林去省城了,最近都没出摊。

陈年没再多问,他拉着板车,还有这么好的腌肉,用不着抢好位置也能卖。

日头攀上竹竿时,板车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

中间摆着一个掀开油纸的腌野兔肉,琥珀色的肉皮下渗出晶亮盐花。

“这用的都是正宗的野味,有兔肉鸡肉还有猞猁肉,香得很!”

一个大姐捏着腌兔肉惊叹,“这肉怎的比供销社卖的还鲜亮?”

陈年嘿嘿一笑,“这都是用老井水泡过三遍,才去的腥,花椒也是现摘的,您闻这麻香——”

话音未落,钱票已经拍在了案板上。

陈二娃收钱收得手软,最近腌的野味,很快便已经卖了大半。

就连一起摆摊的摊主,也都凑了过来,要给家里老婆孩子买上一包解解馋。

二斤的分量不多不少,正是每个老百姓都能消费的起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