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大棚计划(1 / 1)

加入書籤

“所以你要塑料布,就是为了这个?”

陈年点点头,“是啊,赵哥,能帮忙不?”

赵林哈哈一笑,“必须帮啊,你要多少,我给你搞!”

“放心,肯定不会赚你差价。”

陈年从口袋里摸出一张纸条,那是他和李书瑶通过计算得出的结果。

“赵哥,这可能是个开头,你朋友帮忙跑腿,肯定也不能让他白帮,我多少会意思一点。”

“剩下的事,就看你的了。”

赵林算计了一下面积,皱了皱眉。

“这可得花不少钱啊,小陈,哥没法给你全垫上。”

“明白。”

陈年掏出口袋里的钱票,塞进赵林手里。

“这里是二十块钱,要是不够,你再找我。”

“大概多久能搞来?”

赵林看着手里零碎的钱票,咽了下唾沫。

“小陈,你不担心我是个骗子?这么多钱,你就放心给我了?”

“赵哥,你说啥话呢,当初要不是你,我连这集市在哪开都不清楚,更别说其他了。”

赵林拍了拍他的肩膀,面色有些感动。

“行,小陈,你这个朋友,我认了!”

“来,给你和弟妹尝尝我养的菌子,可鲜亮了。”

陈年接过赵林递来的菌子,竹篾筐里还带着潮湿的泥土气。

巷口的风掀起李书瑶的碎花头巾,她望着赵林佝偻着背收拾摊位的背影,轻声询问。

“陈大哥,这人看着油滑,真的可靠吗?”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再说了,真心换真心,他在这集市混了好几年,最重口碑,不可能为了二十块钱,就赔上摊位。”

李书瑶这才放心的舒口气。

回村的土路颠簸,刚到村口,两人便停住了脚步。

前方歪脖子树下,胡淑梅正蜷缩在枯叶堆里,破棉袄上缝补了很多块,薄的一股风就透了。

两人本不打算理会,谁知胡淑梅忽然冲了过来。

陈年急忙将李书瑶往后一护,胡淑梅在两步远的地方,直直栽倒下去,发出一声沉闷响声。

然后,就没动静了。

李书瑶愣了愣,上前查看。

胡淑梅依旧一动不动,皲裂的嘴唇上,还粘着草根。

这个曾经趾高气扬的妇人,此刻像条被抽了脊梁的老狗。

“别管她,八成又是苦肉计。”

陈年拉起李书瑶便走,一阵寒风吹来,让两人都缩了缩脖子。

李书瑶轻叹一声,“让她在这躺着,出人命了怎么办?”

“你现在可是村长,就当她是陌生人吧,也该搭把手。”

李书瑶蹲下身子,想要扶起胡淑梅。

但是昏迷中的人,一般都很沉,李书瑶的那点力气,压根不顶用。

陈年皱皱眉,只能妥协,将胡淑梅送到了村里的卫生所。

卫生所弥漫着酒精的味道,大夫掰开胡淑梅紧攥的拳头,掌心赫然是半块发霉的窝头。

李书瑶别过头,听见陈年把两毛钱拍在药柜上的脆响。

“书瑶,走吧。”

李书瑶微微叹口气,没再说什么,胡淑梅会变成这样,也是自作孽。

“别走!”

胡淑梅突然从病床上弹起来,枯枝般的手抓住陈年袖口。

“娘知道错了,陈年,我可是你亲娘,给我口饭吃吧......”

她双眼通红,一声声的哀嚎着,想要让陈年心软。

陈年却扯回自己的袖子,满脸厌恶。

“我们早就断绝关系了,这是你自己做下的孽,怪不得别人!”

胡淑梅尖叫几声,看到陈年拎的袋子中露出新的棉袄。

“你有钱给媳妇买新衣服,却要饿死你亲娘!”

“没有我十月怀胎生下你,哪有你的现在?陈年,你还有没有良心?”

陈年嗤笑一声,不为所动。

“当初背着我和我爹,和钱建军勾搭上,生下陈如龙这个野种的时候,你有良心吗?”

“我告诉你,少来苦肉计,我不吃这套!”

陈年指着墙上“劳动光荣“的标语冷笑。

“生产队每天三个工分,够你换一斤玉米面,想不被饿死,那就去干活,少在村里乞讨!”

陈年不再停留,拉着李书瑶出了门。

李书瑶眼眶泛红,有些不忍。

陈年放柔了声调,温声提醒她。

“心软一次,她就能讹你一辈子。”

“再说了,这种人,不值得你心软。”

暮色中,陈年感觉后背贴上一片温热,李书瑶的声音混着晚风钻进耳中。

“其实,可以给她安排喂猪的轻活......”

“规矩不能破。”

“今天给她特殊待遇,明天全村五保户都能躺门口要饭。”

塑料布运抵那日,恰逢初雪。

陈年带着陈二娃去县里验货,赵林掀开板车上的油布,有些尴尬的搓了搓手。

陈年眼尖的看到,边角处,被锐物划开几道裂口。

“路上遇到稽查队翻查,折了两卷.......”

赵林开口解释,轻叹了口气。

“剩下的,勉强够搭半亩地,也不知道够不够用。”

陈年点点头,好在他当初要的多,就是担心有意外发生。

“赵哥,多谢了,这是你和朋友跑腿的费用。”

陈年递过来两块钱,搞的赵林一愣。

“不是小陈,这钱我可不能再收了,东西本来就坏了,我......”

“赵哥,这种事,本身就有风险,你能信我,帮我跑这一趟,我已经很感激了。”

陈年不由分说,将钱塞进赵林的口袋。

“再说了,既然是兄弟,那就得明算账,剩下的塑料布,已经足够用了。”

赵林一拍大腿,“小陈,你这人太仗义了,行,当初我没看错你!”

“以后再要啥,你尽管吱声,哥肯定给你搞来!”

赵林拍着胸脯保证,陈年咧嘴一笑,这两块钱,花的倒值。

两人拉回塑料布,开始组织村里人,搭建大棚。

后山的地已经开垦过一茬,只要大棚搭好,立马就能开始种植草药。

李书瑶十分开心,跟着忙前忙后的指导众人怎么搭建。

她有文化,经过陈年的点拨之后,便明白了原理,还设计出更加稳定的三角结构。

“刘叔,就这样,中间用布条绑结实了。”

“徐婶,这样不对,却要打个结实的活结,不然以后不好修缮。”

“王家大哥,点位我已经用石灰画出来了,别搞歪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