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一定会成的(1 / 1)

加入書籤

人群静了静,胡淑梅没再说什么,跌跌撞撞的拨开人群离开。

陈年望着她远去的背影,棉袄口袋里的手指节还在发凉。

“陈村长。”

栓子娘抱着萝卜凑过来,粗粝的手掌在围裙上蹭了蹭。

“要不让我家那口子盯她几天?我也不是真的想为难她,就是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陈年摆摆手,目光落在远处山坡上泛着银光的塑料大棚。

“犯不着为这种人费心。”

“大棚才是眼前最重要的,各家都藏好粮食就行了。”

陈年交代了两句,便朝着大棚的方向走去。

塑料布在风里鼓动的声响,越来越清晰,混合着女人们叽叽喳喳的说话声。

掀开厚重的门帘,温热的水汽扑面而来,带着泥土与草药的清香。

“徐婶,柴胡苗要斜着插,根须才能沾到深层湿气。”

李书瑶正半跪在田垄间,做着示范,指尖捏着细弱的幼苗,发梢沾着碎叶。

“陈大哥,你怎么来了?”

她起身时晃了晃,被陈年眼疾手快的扶住胳膊。

“没事,我蹲的时间久了,有点头晕而已。”

陈年皱皱眉,“还说呢,你瞧你眼圈黑的,昨晚守了那么久,怎么没回家歇会?”

徐寡妇咂咂嘴,语气有些担忧。

“可不是嘛!听说书瑶妹子昨夜守着小兔崽接生,我们劝她回去,她就是不听!”

“徐婶!”李书瑶急得跺脚,粗布鞋头扬起细碎的土渣。

“不是说好不提这茬......”

妇女们顿时笑作一团,王会计家的儿媳握着锄头柄直起身,故意学着李书瑶温软的南方口音说道。

“让陈大哥在地窖眯会儿,我守着就成——咱们书瑶妹子,可会心疼人呢!”

陈年的耳根蓦地发烫,余光瞥见李书瑶正偷偷把干裂的手指往身后藏。

他索性挽起袖子蹲到田垄边,抓起把混合着腐叶的泥土搓了搓。

“这土配比不对,腐殖质少了些。”

说着,便要去角落里拖装肥料的竹筐。

“哎哎!我来就行!”

李书瑶情急之下拽住他衣摆,妇女们笑的更大声。

“村长,你可别干活了,书瑶妹子都要心疼哭了!”

更大的哄笑声中,她红着脸压低声音道。

“陈大哥,你昨夜就睡了两个时辰......”

陈年趁机反手扣住她手腕,指腹擦过那些细小的裂口。

“你不也一直守着吗?”

两人对视一眼,脸色更红了。

徐寡妇风风火火的挤过来,“都别废话,你俩赶紧家去!”

她挥舞着浇水的葫芦瓢,“这有这么多人盯着,还能让柴胡苗渴着?”

几个年轻媳妇立刻组成人墙,推着两人往门口挪。

塑料布门帘掀开的刹那,寒风卷着雪粒子扑进来。

陈年下意识侧身替李书瑶挡住风,却听见身后此起彼伏的揶揄。

“到底是年轻的小两口,这蜜里调油的,瞧着就让人羡慕......”

李书瑶的耳垂红得几乎要滴血,脚步却在门槛处生根。

她回头望着雾气朦胧的大棚,十几个弯腰劳作的身影,在薄膜上投下深浅不一的剪影

徐寡妇正教新过门的小媳妇辨认忍冬藤,粗糙的手掌包住对方细嫩的手指,带着她在泥土里画出播种的间距。

“放心吧。”

“这棚里的温度足够用了,村里人也都是常年劳作的,心里有数,比你会伺候幼苗。”

像是要印证他的话,棚顶突然传来“咯吱“轻响。

两人同时抬头,看见塑料布凹陷处积着的薄雪,正在慢慢融化。

“年哥,嫂子,你们在这呢!”

陈二娃的大嗓门传来,眨眼便出现在两人面前。

胶鞋在门口蹭出两道泥印,“孙老头带着他儿子往这边来了,扛着两麻袋东西!”

话音未落,老孙头已经掀帘进来,身后跟着有些不情愿的壮汉。

老人沟壑纵横的脸,被寒气冻得发紫,却把怀里的麻袋护得严实。

“孙大爷,你这是.......”

“陈村长,这是俺家窖藏的萝卜干,给大棚添个彩头。”

他抖开麻袋,混着花椒香气的咸鲜味顿时弥漫开来。

“按老辈人的说法,新垦的地,要埋点腌菜镇着,来年才不招虫害。”

李书瑶刚要开口,老孙头已经蹲在田垄边扒开土层。

他长满老茧的手指异常灵巧,很快便刨出个小坑,埋进萝卜干的动作,虔诚得像在供奉神明。

跟来的壮汉撇撇嘴,把肩上鼓鼓囊囊的麻袋往地上一墩。

“爹非要把过冬的棉被拆了,说是要捐给大棚当保温帘......”

“就你话多!”

老孙头扬起沾着泥的烟杆作势要打,“当年闹饥荒,要是有这塑料布,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挨不过冬天!”

老人的声音有些发颤,别过脸,狠狠吸了口旱烟。

陈年感觉衣袖被轻轻扯动,转头看见李书瑶眼底浮起的水光。

她忽然蹲到老孙头身边,纤细的手指拂过老人僵硬的指节。

“孙大爷,我教您认忍冬藤吧?等开春移栽到您家院里,配上柴胡能治风湿。”

村里的妇女们默契地围拢过来,徐寡妇的大嗓门响彻大棚。

“要我说,该给这大棚起个名!”

“就叫......叫争气棚咋样?”

“俗气!”王会计家的儿媳笑骂,“要我说该叫金银棚,等开春卖草药,家家都能挣金元宝!”

人群哄笑一声,人人都沐浴在,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中。

“回吧。”

李书瑶轻轻碰了碰陈年的手背,“徐婶她们,等会儿又要赶人了。”

两人朝着家的方向走去,心中的雀跃,久久不曾停歇。

“一定会成的。”李书瑶轻声说道。

不知是在安慰陈年还是自己。

陈年笑笑,蹲下身子,在路边攥起未化的积雪,团成小球。

“听说荒年的时候,冬天还会啃雪球。”

“过去的苦日子太难,我们没有赶上,以后,不会再有这种日子了。”

“村里的老大爷们,一定会高兴的。”

李书瑶笑起来,看着陈年将手中的雪球,扔向不远处的老槐树。

雪球划出一道漂亮的抛物线,正中最高的枯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