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喜来顺就这么完了?(1 / 1)
喜来顺的塌房突如其来。
傍晚八点。
绵州电视台新闻节目,突然播出了一则新闻。
内容大致是,喜来顺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并且还威胁消费者,不许消费者将消息传出去。
同时。
有喜来顺内部员工爆料,其实喜来顺的产品,大多数都是回收的旧洗衣机翻新的,只是贴上了国外的大牌子而已。
那喜来顺的员工是不是真的,没人在意。
消费者们在意的,是自家在喜来顺购卖的洗衣机,的确有问题。
新闻一出。
绵州家电市场彻底炸锅了。
凡是有购卖喜来顺洗衣机的地方,都充满了讨论。
“卧槽,我就说,我才买的洗衣机,洗的衣服为什么有死老鼠的味道,刚才把洗衣机拆了才发现,里面有只死老鼠。”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里面的零件都特娘的生锈了,我去找喜来顺的客服,他们竟然说这是正常现象?”
“你这还算好的,我特娘地把家里的旧洗衣机买了,这个月发了工资买了台新的,拆开一看,不还是我那台旧的嘛,只是翻新了而已。”
“我表哥就在喜来顺上班,他们说喜来顺的洗衣机,都是翻新货,一台的成本也就几十块,竟然卖我们三百?”
“不要脸,实在是不要脸,坑我血汗钱。”
“唉,其实我早就发现了,还去喜来顺要过说法,结果被他们的经理大牛打了一顿,我儿子现在都还在床上躺着呢。”
“喜来顺真的无法无天了,这绵州就没人能管管他们吗?”
“之前我不敢说,但现在电视台都报道了,我终于可以站出来了,大家还记得前段时间棉纺厂职工宿舍的那场大火吗?就是喜来顺洗衣机引起的。”
“但是喜来顺家大业大,还有外国人撑腰,将这件事掩盖了过去。”
喜来顺的产品其实早就暴雷。
但普通消费者,哪敢跟这种本土大企业作对?
就算有问题,也会被喜来顺威胁。
久来久去,民怨集赞到了临界点。
如今电视台一报道,消费者们终于不再忍了。
与此同时。
市政府也开了一场会,说的便是喜来顺的问题。
如今喜来顺暴雷,各种关于喜来顺违法犯罪的证据,也都送到了各位领导的手中。
但就在处理喜来顺这件事上,绵州的领导们还是产生了一些分歧。
“喜来顺一定要严格处理,包括那个斯诺德,也必须抓捕归案,咱们华夏的地盘,什么时候轮到一个外国人来撒野了?”
会议室,曾副市长拍案而起,声音响彻全场。
“老曾,不要意气用事,如今改革开放的政策刚实行不久,外资都还在观望,咱们现在抓了斯诺德,还有什么外资企业敢来咱们绵州?”
另一位副市长许青沉声说道:“所有的证据都表明,主犯是那个叫大牛的,斯诺德最多是识人不明,罚点款就行了。”
“老许,这话说出来,你信吗?”
曾副市长冷哼道:“咱们当官的,不就是为老百姓发声的吗?”
许青揉了揉眉心,“老曾,你这大帽子我可不接啊,我怎么就不为百姓发声了,我这只是担心抓了斯诺德,影响了上面的政策。”
“他一个斯诺德,有什么抓不得?”
“就算没有外资又如何?我相信顺虹未来的前景,远超那些外资!”
曾副市长说得掷地有声,“反正,这斯诺德,必须抓,不然让咱们本土的企业家寒了心。”
说罢,曾副市长又看向许青,“咋的,你收了那个老外的钱?所以帮他说话?”
许青无语地翻了个白眼,“懒得跟你扯,要抓就抓吧,反正还有两个月就是科技大赛,没有外资的帮忙,我看你拿什么应对。”
“这一点就不用你操心了,我早有人选。”
曾副市长哼了一声,“传令下去,立即逮捕胡大伟以及大牛。”
“至于那个斯诺德,马上向德国大使馆发通知,不管他们同不同意,最迟明天必须逮捕归案。”
“是!”
……
喜来顺。
新闻播出后,大牛就知道,完了。
如今喜来顺的工厂外,已经聚集了大批前来索要说法的消费者。
之前顺虹经历的事,如今应验在了他们身上。
不过他们可没有苏明来化解危机。
“大牛经理,不好了,厂门被那些暴怒的消费者攻破了,他们现在正往办公楼冲,咱们怎么办?”
大牛瘫坐在椅子上,额头上冷汗直流。
“快,拦下他们,不能让他们进来,一定要拦下他们。”
他太知道了。
自己干的那些欺骗消费者事,一旦让他们冲进来,自己很可能要交代在这里。
毕竟,那些钱虽然不多,但都是血汗钱啊。
“斯诺德先生,斯诺德先生,救救我,求求你救救我。”
走投无路的大牛,只好敲响了斯诺德办公室的门,但却半天没有得到回应。
“斯诺德先生?”
大牛再次敲了几次,依旧没有得到回应。
心中已有猜测的大牛,也顾不得其他了,一脚拆开了斯诺德办公室的大门。
但此时,办公室里空空荡荡,哪还有斯诺德的身影。
墙角打开的保险柜,足以说明斯诺德已经携款潜逃了。
“完了!”
此时。
喜来顺的办公楼,也被愤怒的消费者所攻破,无数人围着大牛索要说法。
群情激动之下,甚至有人动了手,要不是警察来得及时,大牛说不定就被打死了。
“诸位,我知道大家都很愤怒,但是你们放心,这件事政府一定会给你们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的。”
“请大家回去等上一天时间,明天,一定会给大家答复。”
在警察的劝说下,消费者们虽然不情愿,但也还是只能忍了下来,等待明天的结果。
至于那位抹黑顺虹的胡大伟胡主编。
此时也已经被警察找到,戴上了冰凉的手铐。
喜来顺就这么倒了。
倒闭的很突然,但也在情理之中。
喜来顺一倒,最慌的,还是那些之前囤了大量货的供应商。
此时,所有人都懵了。
他们的货,没人要了。
于是,有人又想起了顺虹,但一想到之前和苏明闹掰,还说了那么多难听的话,供应商们一个个肠子都悔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