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魏平安面见女帝(1 / 1)
浩浩荡荡的车马在街上行驶。
周边侍卫林立。
如同拉出了一条警戒线。
百姓虽然不敢冲撞车驾,但在街道边上,看看热闹的新还是有的。
“天降祥瑞,大夏将兴!”
“天降祥瑞,大夏将兴!”
“天降祥瑞,大夏将兴!”
百姓中高喊着口号,连路过的小贩,都在高呼着大夏将兴。
大皇子在马车上,盘着一串绿得吓人的翡翠珠串。
对这群无知群众,已经无暇去吐槽。
大皇子脑子仿佛被缠住了一般,脑子发昏,拨弄手串的手也逐渐浮躁。
这三个孩子,虽然名义上都是女帝的孩子。
但真实的辈分讲,女帝实际是三人的姑姑。
平日里对他们三人也算是平等对待,算不上偏爱谁。
但如今魏平安的说法出来后,已然是今时不同往日。
他虽然不是特别聪明。
但绝对不傻。
若是这魏平安,真的能得到陛下的欣赏。
长公主的地位怕是会水涨船高。
毕竟皇位只能传给他们三人中的一个。
传给长公主,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大皇子只觉得有些压抑。
这魏平安仿佛一座大山一般,压在其身上。
不得不说。
这个魏平安确实压得自己喘不过来气。
诗词歌赋样样精通。
又对治国方面如此一针见血。
实在可怕。
突然在大皇子的心里生出一个极端的想法。
或许。
得不到的,或许可以毁掉?
而不远的长公主也在魏平安激烈地讨论着。
返程时,魏平安并没有骑马。
而是和长公主一同坐进了马车。
此时长公主也是迫不及待地向魏平安发问。
毕竟他们几人只被女帝赋予了听政的权利,而并没有参政的机会。
所以大概能听得懂魏平安所说的东西,但又只是浮于表面的一层。
“这土地兼并一事。”
“真的如你所说一般严重?”
魏平安叹气,压低了声音。
“殿下。”
“我已经说得不是很严重了。”
“各地的藩王,才是毒瘤。”
魏平安丝毫没有注意措辞,这话一说。
连长公主都懵逼了。
好家伙。
这确实是不能说的。
长公主也越发觉得魏平安不是那么简单的。
“说说吧。”
“你到底真的是什么人。”
这话锋一转,反而是魏平安有些慌张了。
不会是发现自己身份有问题了吧?
难道长公主已经查我是卧底了?
想到这。
魏平安不禁有些磕巴了起来。
“殿下....”
“我...”
长公主眼神犀利,步步紧逼。
“你对诗词歌赋如此精通。”
“又对国家大事如此了解。”
“绝对不是一个杂役出身会关心的事。”
“莫非你是?”
“那个隐世门派的人?落难至此?”
魏平安听了长公主的话,只觉得心里突然释怀。
我热烈的马。
原来说的是这个啊。
还以为是自己露馅了。
但这也相当于给魏平安一个台阶。
毕竟正愁自己每个合理的身份。
长公主倒是给了自己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
隐世门派弟子落难,为谋生,成为了长公主府的杂役。
听起来就那么顺耳,那么合理。
想到这。
魏平安脸上漏出伤心之色。
“什么都逃不过殿下您的法眼。”
“只不过不是什么隐世门派,是小门派。”
“一代也只有两个人,谈不上什么隐世大能。”
魏平安说完,还特意装了衣服伤感的模样。
“哦?”
“小门派?”
“还是谦虚了吧。”
“有你这种弟子的老师,也绝不是池中之物。”
“或许是不爱朝堂的隐士高人。”
“到底是何门何派?”
“说出来,也让本宫长长见识。”
魏平安见长公主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样子。
也只好顺着往下编,给自己编一个高大上且不容易露馅的身份。
突然有一个好想法,清了清嗓子。
正经八百的行了礼。
“在下魏平安。”
“师承鬼谷先生。”
“见过长公主殿下。”
长公主的瞳孔明显变大,随后眼神里都是欣喜。
“你竟然是鬼谷先生的弟子?”
“怪不得竟然如此博学多才。”
“那这一切的都得过去了。”
长公主暗自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将魏平安牢牢锁在自己身边。
哪怕不得已,搭上自己,也未尝不可。
....................
皇宫御书房内。
钦天监的朱泽已然离开。
女帝此时的目光中,却着落于洛神赋中。
锦衣卫刚刚将镇安楼内的一切情况,一一汇报给了女帝。
“你的意思是说。”
“这魏平安做此赋时,引起了天地异象。”
“甚至竟然有仙鹤临凡?”
锦衣卫立刻下跪,一边行礼。
“回禀陛下,句句属实!”
“所有发生的事,都记录于无常册中。”
女帝看着已经摘抄好的洛神赋,不禁念道。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
“好词啊。”
女帝此时也回想起今日的异象,实在是令人感到惊讶。
在看看这首洛神赋,不仅带入了角色。
空气中依然残留着那种百花香味。
莫非真的如钦天监所言。
有文曲星转世大夏?
正当女帝还在想今日异象的时候。
一名身材丰盈,气质上乘的美丽女子的快步前来。
此人是女帝绝对亲信,女帝还没登基时就在身边伺候。
任宫内的主理事女官,采荷姑姑。
采荷快步上前,但头上的步摇却丝毫不晃动。
“陛下。”
“六部尚书,秦将军,还有三位殿下求见。”
“说有要事向陛下禀报。”
女帝没有过多表示,命令采荷令众人在御书房等候。
片刻。
御书房的众人站定,女帝一席龙袍出现。
“臣等参见陛下。”
“陛下圣躬安。”
女帝落座,面向众人。
“朕安。”
“都平身吧。”
见女帝落座,内阁首辅闻世鸿上前一步。
“今日之事。”
“事之体大,臣不敢贸然决,还请陛下裁决。”
说罢。
便将此事原原本本地说了一边。
又将齐东强和毕云所记载的呈现给女帝。
女帝观看了片刻以后,脸色阴沉,猜不出其想法。
众人心里一紧,似乎都等待着女帝发话。、
片刻。
女帝开口。
“魏平安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