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定北侯秦无杰(1 / 1)
欧阳瑾瑛回忆起往昔种种,神情舒缓,缓缓说道:“棋如人生,落子无悔。”
李心诚听闻,颔首赞同:“不错,棋如人生,落子无悔。”
旋即,他语重心长地继续说道,“陛下如今贵为天下之主,更应深谙此理。每一道政令的颁布,每一次决策的敲定,皆与天下苍生的福祉息息相关,容不得丝毫马虎。”
欧阳瑾瑛自然听懂了李心诚话中的深意,明白凡事万不可草率行事。
她款步走近,恭恭敬敬地躬身行礼,诚挚说道:“多谢师父教诲,徒儿受教了。”
这一次,她没有再以“孤”自称,而是用“徒儿”这一亲切的称谓,足见她对李心诚的敬重与亲近。
李心诚欣慰地笑了笑。
虽说他贵为帝师,更是人族三圣之一,但他心里十分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
在这帝王之家,帝王最忌讳旁人对其事务过多干涉,所以很多时候,点到为止才是最为妥当的做法。
世间之事,往往看似错综复杂,犹如一团乱麻,让人无从下手。
可实际上,有时只需转换一下视角,换个思路去看待,那些看似无解的难题,便可能迎刃而解。
这时,李心诚将目光投向远方,眼神悠远深邃,仿佛穿透了重重宫墙,看到了那片令他魂牵梦萦的故土——丰平郡。
“陛下,老夫在这帝都叨扰已久,如今也到了该回去的时候了。”
李心诚语气平和,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决。
欧阳瑾瑛微微一怔,李心诚突然提出要离开,着实出乎她的意料。
这些年来,李心诚于她而言,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恩师,更是她精神上的有力支柱。
每当她在治国理政的道路上遇到难题,陷入困境之时,总会向李心诚虚心请教。
而李心诚每次都能凭借其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阅历,为她拨开迷雾,指点迷津。
“老师,可是这帝都有什么地方让您不满意,才致使您想要离去?”
欧阳瑾瑛心中一紧,她深知李心诚向来淡泊名利,若不是在这帝都有什么不如意之处,以他的性子,断不会轻易提出离开。
李心诚轻轻摇了摇头,苍老的面庞上浮现出一抹温和的笑容:“陛下多虑了,老夫只是年事已高,越发思念故乡。毕竟丰平郡才是老夫魂牵梦绕的家啊。”
欧阳瑾瑛还欲再劝,却被李心诚抬手制止。
“陛下不必多费口舌相劝,老夫心意已决。”
“那……好吧。”
欧阳瑾瑛见李心诚去意坚决,也不好再强行挽留,“孤这就安排人手,护送老师安然回乡。”
李心诚闻言,摆了摆手,微笑着说道:“陛下无需如此大费周章,只需一辆马车便足够了。况且还有留良在我身边,有他相伴,老夫一路上便已安心。”
欧阳瑾瑛见他坚持,便不再强求,只是反复叮嘱李心诚一定要保重身体,还殷切地说道,希望他有空的时候,一定要常常回到帝都看看。
李心诚笑着应下,心中不禁暗自感叹,这世间的机缘际会,人事变迁,实在是奇妙无比。
想当初,他来到这繁华的帝都是为了辅佐年幼的欧阳瑾瑛,一心只为天下能够太平昌盛。
如今,欧阳瑾瑛已然成长为一位英明果敢、颇具治国之才的女帝,他自觉使命已完成,也到了功成身退,回归平淡生活的时候了。
辞别欧阳瑾瑛后,李心诚便着手收拾行囊,准备离开这座承载了诸多回忆的帝都。
他并未携带什么贵重的物品,仅仅装了几件日常换洗的衣物,还有几本视若珍宝的棋谱,仅此而已。
……
离开帝都后,宽阔平坦的官道向前延伸,道路两旁树木郁郁葱葱。
偶有微风轻轻拂过,树叶沙沙作响,带来阵阵清爽宜人的气息,让人心情舒畅。
此时,谢留良亲自充当马夫,稳稳地手持缰绳,驾驭着马车缓缓前行。
“留良啊,在这繁华的帝都待了这么长的时间,你日后有什么打算?”
李心诚轻轻掀开车帘,望了一眼车外那赏心悦目的景色,转头向谢留良询问道。
“老师,弟子打算回到丰平郡后,便找一处清净之地闭关修炼一段时间。”
谢留良恭敬地回答道,“这帝都固然繁华热闹,令人流连忘返,但也容易使人迷失本心。
弟子深知自己资质愚钝,唯有勤加钻研棋道,不断磨砺自己,才不辜负老师多年来的悉心教导。”
“嗯,你能有这样的想法,为师深感欣慰。”
李心诚满意地点点头,接着说道,“这朝堂之上,充斥着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之事,犹如一片波涛汹涌的深海。此前有不少大臣试图拉拢你,而你却能坚守本心,不为所动,这一点实在难能可贵。”
“要知道,棋道一途,本就需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始终坚守本心,如此方能在棋艺上有所建树,在人生道路上稳步前行。”
“朝堂之事,弟子实在是不甚了解,也无心去探究其中的门道。”
谢留良沉默了片刻,缓缓说道,“但弟子心里明白,那些大臣并非真心想要拉拢我,他们不过是想借着我这层关系,来试图拉拢老师您罢了。只是弟子心中有一事……”
说到此处,谢留良突然停住,欲言又止。
“有什么话但说无妨,为师何时变得如此严苛,让你这般有所顾虑?”
李心诚见他这般模样,微笑着鼓励道。
“老师,弟子还有一事不明。”
谢留良犹豫了一下,终究还是将心中的疑惑问了出来,“陛下天资聪慧过人,又勤勉努力,对待国事兢兢业业。为何老师您却要在此时选择离开这帝都呢?”
李心诚听闻,轻笑一声,并未直接作答,而是反问道:“留良,在你看来,当今这位女帝,算得上是一位贤明的君主吗?”
“这……”
“但说无妨,”
谢留良一时有些迟疑,欧阳瑾瑛登基以来的种种功绩有目共睹,可不知为何,他心中总隐隐觉得似乎还欠缺些什么。
“陛下确实称得上是一位难得一见的明君。然而,她对老夫太过依赖。”
李心诚语气平静,却难掩其中的一丝无奈,“倘若老夫一直留在这帝都,时刻在她身边为其出谋划策,她便永远难以真正做到独当一面。未来的路还很长,终究需要她自己去闯荡,去承担起一国之君的责任啊……”
“老师用心良苦,是弟子愚钝了。”谢留良恍然大悟,心中对李心诚的敬佩之情又增添了几分。
马车里,李心诚望着这个大弟子挺拔的背影,眼中满是欣慰,满意地点了点头。
谢留良年少时便展现出超乎常人的棋艺天赋,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拥有一颗赤诚纯粹的心,对围棋怀揣着毫无杂质的热爱。
他出身于丰平郡的一个大家族,家中资产丰厚,生活富足。
但他并未沾染富家子弟的骄奢淫逸之风,反而谦逊有礼,勤奋好学。
或许一切皆是命运的巧妙安排。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少年谢留良在热闹的街头,邂逅了正在与人下棋解闷的李心诚。
就在目光交汇的那一刻,仿佛整个天地间都安静了下来,世间万物都消失不见,只剩下那一方黑白交错的棋盘,散发着神秘而迷人的魅力。
谢留良瞬间被李心诚在棋局间举手投足所展现出的大家风范深深吸引,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冲动,主动上前,诚恳地请求与李心诚对弈一局。
尽管彼时的他年纪尚轻,但在棋局上所展现出的布局构思与精妙计算,已然显示出超乎其年龄的成熟与深度。
李心诚一眼便察觉到这个少年身上蕴藏着无限的潜力,当下便决定收他为徒。
自那以后,谢留良正式成为了李心诚的大弟子。
他追随老师四处游历,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在旅途中,他与各地的棋手切磋棋艺,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艺水平,同时也从老师那里学习到了诸多为人处世的智慧和人生哲理。
直到后来来到了这繁华的帝都,谢留良又多了一位师妹。
师徒三人便在这帝都暂时安顿了下来。
……
时光流转,两天之后,北疆边境。
北疆的风,裹挟着漫天的风沙,呼啸着拍打在定北侯府那巍峨高耸的城墙上,发出沉闷而厚重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沧桑与凝重。
书房内,气氛压抑而沉闷。秦无杰面色阴沉如水,重重地叹息一声:“哎,终究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他心里十分清楚,自己的儿子实在难堪大任。
之前派人送去的那封书信,不过是想借此试探当今女帝欧阳瑾瑛的态度。
倘若欧阳瑾瑛真的愿意将皇妹许配给自己的儿子,那他秦无杰便会心甘情愿地主动交出手中的兵权,从此安享晚年。
可惜,事与愿违,一切终究是他想得太过简单了。
秦无杰缓缓踱步至窗前,凝望着远处漆黑如墨的夜幕,心中思潮翻涌,万千思绪涌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