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蜀中最后的屏障(1 / 1)

加入書籤

夜,凉如水。

刘备立于帐外,寒风吹动他额前散乱的鬓发,那双曾满是仁德与期盼的眸子,此刻只剩下血丝与深深的疲惫。

身后,是诸葛亮凝重的身影,以及众将或担忧或愤慨的目光。

“翼德为先锋,即刻点兵,轻装简从,星夜启程!”刘备的声音嘶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大哥放心!”张飞豹眼圆睁,丈八蛇矛在月光下泛着寒光,“俺这就去!不把那高顺、文鸯的脑袋拧下来,俺老张誓不回还!”言罢,转身如风,虎吼着点兵去了。

赵云上前一步,沉声道:“主公,云愿为殿后,确保粮草辎重,万无一失。”

刘备点了点头,目光转向诸葛亮,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一揖:“荆州之事,便拜托军师了。”

诸葛亮回礼,羽扇轻摇:“主公此去,万望保重。亮在荆州,定会竭尽所能,为我军争取喘息之机。益州…益州尚有汉升将军,或能力挽狂澜。”

提及黄忠,刘备眼中闪过一丝微弱的光亮。是啊,还有黄忠!那位老当益壮,箭术无双的老将军,此刻正镇守成都。他就像益州最后的屏障,承载着刘备此刻全部的希望。

“出发!”刘备翻身上马,不再多言,马鞭一扬,率先冲入夜色之中。身后,铁蹄声如雷,一支精锐之师,带着悲壮与决绝,向着千里之外的西川急驰而去。

路途遥远,军情如火。刘备等人日夜兼程,不敢有丝毫懈怠。马蹄踏碎了月光,也踏碎了沿途的寂静。刘备的心,比这蜀道还要崎岖。他不止一次在马上遥望西方,心中默念:“汉升,一定要撑住!一定要撑住啊!”

此刻的成都,早已不复往日的繁华与安宁。

剑阁失守的消息,如同瘟疫般在城内蔓延,恐慌与不安笼罩在每一个人的心头。街头巷尾,议论纷纷,有忧心叶明大军压境的,更有甚者,已在悄悄收拾行囊,准备逃离这是非之地。

太守府内,气氛更是凝重如铁。

老将黄忠端坐堂上,须发皆白,但腰杆挺得笔直,那双虎目之中,精光炯炯,丝毫不见老态。他身披铠甲,手按宝刀,静静地听着斥候的回报。

“报——!将军,高顺、文鸯所部,已过梓潼,正向绵竹逼近!其先锋部队,离绵竹不足百里!”斥候满头大汗,声音都带着颤抖。

堂下诸将闻言,一片哗然。

“高顺的陷阵营,当世无双,文鸯小儿,亦有万夫不当之勇,如今剑阁已失,梓潼又……”一位偏将面露忧色,话未说完,便被黄忠一声冷哼打断。

“慌什么!”黄忠猛地一拍案几,声如洪钟,“剑阁失守,非战之罪,乃张鲁匹夫背信弃义!高顺、文鸯孤军深入,补给困难,乃是强弩之末!我成都城高池深,粮草充足,尚有精兵数万,何惧之有?”

他霍然起身,目光如电扫过众人:“叶明小儿,以为奇袭汉中,便能一举拿下我益州?痴心妄想!”

老将军一番话,掷地有声,让原本有些慌乱的众将,稍稍安定下来。

“传我将令!”黄忠声音陡然拔高,“其一,即刻关闭四门,全城戒严!严查奸细,但有造谣惑众者,斩立决!”

“其二,征调城中青壮,分发兵器,协助守城!告诉他们,城若破,玉石俱焚,想要活命,便拿起刀枪,与我黄忠一同死战!”

“其三,严守各处要隘,多备滚木礌石,弓箭火箭,务必让叶明军寸步难行!”

“其四,派人火速前往各地,催促援军!告知他们,主公大军不日即至,成都若失,益州不保,他们也休想独善其身!”

一道道将令发出,迅速而果决。

黄忠走到堂外,望着阴沉的天空,喃喃自语:“主公啊,老臣,定会为您守住这成都!叶明想过成都,除非从我黄忠的尸体上踏过去!”

黄忠的将令如急雨般传遍成都,这座平日里温柔富庶的锦官城,骤然间绷紧了每一根神经。

城门轰然关闭,吊桥高高拉起,城墙之上,一夜之间布满了手持兵戈的士卒与被征调的青壮。滚木擂石堆积如山,箭垛之后,寒光闪烁。

然而,城内的紧张与城外的军容相比,却显得那般微不足道。

叶明图谋益州,非一日之功。雍凉之地,他经营多年,厉兵秣马,积草屯粮,等的便是这雷霆一击的机会。张鲁的背刺,剑阁的洞开,不过是将这早已磨砺锋锐的刀,更快地送到了蜀中的咽喉。

高顺、文鸯所部,号称十万,实则主力精锐亦有七万之众,裹挟降兵,声势浩大。

这支大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与黄忠手中仓促组织的三万守军,其中泰半还是新募之兵,形成了触目惊心的对比。

斥候的回报越来越急,敌军的先锋已如潮水般漫过绵竹,直扑成都。

“将军,高顺前军已至城外十里!”

“将军,文鸯率铁骑在城西游弋,截断了我军出城探路的小队!”

黄忠屹立在城楼之上,北风吹得他须发乱舞。他手中的大刀拄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城下,黑压压的敌军营帐连绵不绝,旌旗如林,杀气冲天。高顺的“陷阵营”大旗,在阵前尤为醒目,那深邃的黑色,仿佛能吞噬一切光明。

“擂鼓!”黄忠的声音有些沙哑,却依旧沉稳。

咚!咚!咚!

战鼓声起,悲壮苍凉。

高顺治军,以严酷闻名,攻城更是讲究章法与效率。他并未急于第一时间发起猛攻,而是不疾不徐地指挥大军完成了对成都的四面合围。随后,无数的民夫被驱赶上前,挖掘壕沟,堆砌土山,打造云梯、冲车等攻城器械。那架势,显然是要毕其功于一役,不给成都任何喘息之机。

“黄汉升,久闻大名。”城外,高顺立于一架临时搭建的高台上,声音通过传令兵的接力,远远传来,“我家主公敬你忠勇,若肯开城归降,必不失封侯之位。莫要让这成都百万生灵,为你一人陪葬。”

黄忠冷哼一声,抓过身旁一张硬弓,搭箭上弦,也不答话,猛然一箭射出。箭矢破空,带着尖啸,直奔高顺的帅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