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老子也是万元户(1 / 1)
李东坐在靠窗的位置,一手紧紧抱着装有瓷盆的布包,生怕在拥挤的人群中磕碰到它。
他偶尔侧头看一眼窗外飞速后退的田野和村庄,目光中满是复杂。
这一去,关系到全家的未来。
三十元,几乎是他全部的身家。
妻子的银镯子,那是秦雪芳母亲临终前唯一留给她的念想,如今也变成了他口袋里的盘缠。
如果这次赚不到钱,他就真的无颜再面对妻子和女儿了。
“老乡,买根烟抽不?”一个穿着格子衬衫的中年人挤到李东身边,笑嘻嘻地推销着。
李东摇摇头,把怀里的布包又紧了紧。
在他前世,古董市场瞬息万变,但有一点不会错——青花瓷,尤其是明清时期的官窑,价值连城。
这一世,即便价格跌去一半,也足够他翻身了。
八十年代的列车速度极慢,摇摇晃晃一整夜,天刚蒙蒙亮,李东终于到达了京城。
下了火车,迎面而来的是京城特有的喧嚣和繁华。
即便在这个计划经济的年代,与小李庄相比,京城依然像是另一个世界。
李东背着布包走出火车站,心中一阵茫然。
他前世虽然来过京城无数次,但那是四十年后的事了。
现在的京城,街道还不如他记忆中的县城宽敞,到处都是自行车铃声和叫卖声。
“古玩市场,古玩市场在哪里?”李东拦住一个路过的老人询问。
老人上下打量李东一番,指了个方向:“往东三条胡同那边走,有个潘家园旧货市场,那里有卖古董的。”
谢过老人,李东顶着初夏的阳光,踏上了寻找买家的路。
潘家园旧货市场比他想象中小得多,简直就是个露天集市。
几十个摊位零零散散摆着,有卖旧书的,有卖二手家具的,只有几个角落里摆着些瓷器和字画。
李东走到一个看起来像古董摊的地方,小心翼翼地从布包里拿出青花瓷盆。
“老板,看看这个值多少钱?”
摊主是个五十来岁的男人,眼睛半眯着,扫了一眼李东手中的瓷盆,然后又看了看李东的打扮,不屑地哼了一声。
“这种仿品,也好意思拿出来卖?五块钱,爱卖不卖!”
李东一愣,随即明白过来。
他穿着灰布裤和半旧衬衫,一看就是农村来的。
在这些老古董贩眼里,他手里的东西再好也不会被当回事。
“不卖。”李东冷哼一声,把瓷盆重新包好。
接连几个摊位,情况都差不多。
有人连看都不看,直接摇头;有人眼睛一亮又故意压价;还有人直言不讳说他这是赝品,骗人的把戏。
李东在市场转了大半天,不仅没找到合适的买家,反而饿得肚子咕咕叫。
他随便找了个小摊,用身上仅有的三十元钱买了个肉夹馍,一边啃一边思索对策。
“这个年代,真正懂古董的人在哪里呢?”李东自言自语。
忽然,他眼前一亮。
旧货市场的一角有个破旧的木牌,上面写着收旧物。
李东灵机一动,从一个卖纸笔的摊位买了张纸和一支铅笔,刷刷写下卖古董三个字,找了块石头压在市场的角落里。
然后,他拿出瓷盆,端端正正地放在那张纸旁,自己则蹲在一边,静静等待有缘人的出现。
第一天,没有一个人来问。
第二天,有几个路人好奇地看了一眼,却摇头走开。
到了第三天中午,烈日炎炎,汗水顺着李东的额头流下。
他已经连续三天守在这个位置,只有晚上回到附近一家最便宜的旅店休息。
身上的钱所剩无几,再这样下去,别说发财,连回家的路费都成问题。
“收旧衣服!收旧家具!”
一个沙哑的嗓音传来,李东抬头,看见一个拉着破三轮车的老头,正在市场里吆喝着。
李东心中一动。
“收铜钱古件儿!”他提高了声音。
收废品的老头扭头看了一眼,目光落在那个瓷盆上,显然楞了一下。
他推着三轮车走近,弯腰仔细端详了一会。
“可以给我看看吗?”老头直起身子问。
李东点点头,双手将瓷盆递给他。
老头接过瓷盆,拿在手里掂了掂,又打量了几眼,随后将瓷盆还给李东,没有说话,推着三轮车离开了。
“这老头懂行吗?”李东心中狐疑,但很快释然。
即使不懂,能有人看一眼也是好的。
没想到,不到半小时,收废品的老头又出现了,身边还跟着一个穿着整齐的中年男子。
“就是这个青花瓷,你看看。”老头对那男子说。
中年男子三十来岁,长相斯文,一看就是有文化的人。
他接过李东手中的瓷盆,小心翼翼地看了又看,还用大拇指细细抚摸瓷盆的釉面。
“这位先生,您这青花瓷从哪来的?”中年男子问道,目光中闪烁着惊喜。
“家里祖传的。”李东简单回答,心知这人多半是个行家。
“我姓吴,潘家园的朋友们给面子,送了个吴老狗的绰号。我看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那边有个茶楼,我们去那里聊如何?”
“好。”李东点点头,小心地将瓷盆包好,跟着吴老狗走向不远处的茶楼。
茶楼雅间里,氤氲的茶香中,吴老狗再次仔细检查了瓷盆。
“这是清康熙年间的官窑青花瓷,从釉色、造型到底部的款识,都是正宗货色。”他放下瓷盆,直视李东的眼睛,“这个,你想卖多少?”
李东心跳加速,这可比他想象的还要值钱。他故作镇定:“十万!”
吴老狗微微一愣,随即笑了:“这件青花瓷很不错,但十万实在太高了。我出一万八。”
“吴老板,这可是清代官窑。”李东坚持道,但心里已经在狂喜——一万八早已超出他的预期。
“是官窑不假,但市场价值有限。两万,这是我能给的最高价了。”吴老狗态度坚决。
李东沉思片刻:“五万五,一分不能再少。”
吴老狗看了看瓷盆,又看了看李东,突然笑了:“有意思,我还以为是个不懂行的乡下人,没想到您对古董还挺了解。成交,五万五。”
两人握手言和,吴老狗从包里取出一个信封,厚厚一沓百元大钞,整整五万五元。
“如果您以后还有类似的物件,可以直接联系我。”吴老狗从上衣口袋掏出一张名片,递给李东。
“谢谢,一定一定。”李东连声道谢,小心地收好名片和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