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大金主来了(1 / 1)
车子缓缓停在一片广阔的苹果园外。
司机回头看了看三人。
“到了,阿拉尔市成华公社苹果园。”
李东推开车门,干燥的风迎面吹来。
眼前的景象让他愣了一下。
好大的规模!
一眼望不到头的苹果树,密密麻麻,足有两千多亩。
在西疆这片辽阔的土地上,苹果园如同绿色的海洋,延伸到远山脚下。
陆峰从车上跳下来,张大了嘴巴。
“姐夫,这么大片苹果园!比咱们县城所有果园加起来都大!”
刘秃子也下了车,四处张望。
“李东,这规模确实不小。运输倒是方便,就是……”
他皱了皱眉。
李东深吸一口西疆的干燥空气,开始专业地观察。
但很快,他发现了问题。
苹果树稀稀拉拉,长势不好。
树与树之间的间距不合理,有的太密,有的太疏。
树上还挂着干瘪的果子,被鸟儿啄得坑坑洼洼。
地上到处是烂苹果,散发着酸腐的味道。
“走,进去看看。”
李东迈步走向果园。
三人沿着坑洼不平的土路深.入其中。
越看李东越皱眉。
“这么大的苹果园,管理得这么差,简直是暴殄天物!”
树与树之间杂草丛生,有些甚至比人还高。
有些苹果树明显缺水,叶子都黄了,蔫头耷脑。
还有不少树枝被风刮断,没人修剪,横七竖八地挂在那里。
李东蹲下身,抓起一把土。
土质偏砂,透气性不错,但明显缺少有机质。
“姐夫,这些苹果树怎么这样?”
陆峰指着一棵明显病态的果树。
树干上有虫眼,叶子上满是斑点。
“管理不善。”
李东站起身,拍拍手上的土。
“施肥不够,修剪不当,病虫害也没防治。”
“最关键的是,他们根本不懂现代化种植技术。”
刘秃子在一旁观察运输条件。
“这里离公路倒是不远,运输方便。土地也够平整。”
“但是这苹果的品质……”
李东拿起一个掉在地上的苹果看了看。
个头不大,色泽暗淡,完全没有商品价值。
咬一口,甜度不够,口感发面,汁水也少。
“东哥,这苹果能卖得动吗?”
陆峰有些担心。
“姐夫千里迢迢跑到西疆,万一这生意做不成怎么办?”
“别急,问题虽然多,但都能解决。”
李东扔掉手里的苹果。
“西疆的气候条件得天独厚,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
“只要管理得当,这里能产出全国最好的苹果。”
正说着,远处传来突突声。
一辆破旧的农用车慢慢开过来,冒着黑烟。
车上坐着一对维族夫妻,还有几个孩子。
车厢里装着一些生活用品和几袋苹果。
“阿布都,今年的苹果又卖不出去了。”
妻子用维语说着,声音里带着深深的无奈。
她头上包着花头巾,脸上满是风霜,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苍老。
“唉,真的没办法了。”
丈夫叹了口气,握着方向盘的手青筋暴露。
“明年干脆砍了这些苹果树,改种白杨树算了。”
“至少白杨树长得快,还能卖点木材钱。”
“苹果树太费事,种了也是白种。”
李东听懂了一些,心里一动。
“连农民都想砍树了,看来销路问题确实严重。”
“但这正是机会!他们绝望的时候,就是我介入的最佳时机。”
农用车慢慢开过去了。
夫妻俩的话在李东心里回响。
这种绝望的情绪,在整个公社都蔓延着。
“走,去找这里的书记。”
李东下定决心。
三人问了几个正在地里干活的农民,终于找到了公社办公室。
一栋低矮的平房,黄泥墙,红瓦顶,门前挂着成华公社的牌子。
牌子有些褪色,显得有些陈旧。
李东推门而入。
办公室很简陋,就几张桌子,几把椅子。
墙上贴着一些农业技术宣传画,还有几张表彰先进的奖状。
一个四十多岁的维族男人正在埋头写材料。
头发有些花白,脸上满是风霜,眉头紧锁。
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
眼神中透着一丝疲惫和忧虑。
“你们找谁?”
“我们找铁木尔书记。”
李东礼貌地说。
“我就是铁木尔。”
男人放下笔,站了起来。
“你们是什么人?从哪里来的?”
眼神中带着戒备和审视。
“这三个人看起来不简单,是不是真有什么实力?”
“铁木尔主任,久仰大名!”
李东主动伸出手,脸上挂着诚恳的笑容。
“我是李东,这是我的朋友刘秃子、陆峰。”
“我们是专门从内地来收购苹果的。”
铁木尔的眼睛瞬间亮了一下。
但很快又暗淡下去,如同被泼了冷水。
“收购苹果?”
他苦笑一声,摇了摇头。
“现在还有谁收我们的苹果啊。”
“两毛钱一斤都没人要,烂在地里也没办法。”
“你们恐怕是白跑一趟了。”
李东心里一喜。
“两毛钱一斤?这价格确实太低了。如果我出三毛,他们肯定激动坏了。”
“铁木尔主任,我们这次来,就是想解决你们的销路问题。”
李东认真地说。
“真的?”
铁木尔眼中闪过一丝希望。
但又很快收敛,显得格外谨慎。
“如果真能解决苹果销路问题,那就太好了。但是……”
“年轻人,这话可不能乱说。”
“我们这里来过不少收购商,说得都很好听。”
“结果呢?看了看就走了,最后都是空手而归。”
“老百姓都失望透了。”
李东看出了他的疑虑,这很正常。
被骗多了,自然就不敢轻易相信了。
“铁木尔主任,这样吧,咱们找个地方详细谈谈?”
“我们的诚意,用事实说话。”
铁木尔看了看三人,沉吟片刻。
“那好,我请你们去祥和酒店坐坐。”
“那里环境比较好,适合谈事。”
半小时后,祥和酒店包间里。
房间不大,但很干净,墙上贴着西疆风情的装饰画。
四个人围坐在圆桌前。
桌上摆着几个简单的菜:大盘鸡、拌面、羊肉串,还有一壶热茶。
香味扑鼻,很有西疆特色。
“铁木尔主任,我先说明我们的来意。”
李东端起茶杯,开门见山。
“我在内地有三十多个销售点,遍布华北、华东、华南。”
“客户稳定,需求量大。”
“现在急需大量优质苹果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