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这个白玄,真是阎王爷!(1 / 1)
而此刻的白玄,正在构思有关于要如何打。
“诸位,你们有什么想法?”
白玄取出了世界地图,摆在了营帐当中。
“在子午谷区域,有一条小道,如若岳将军以及关将军与我一起带队的话,只需三千精兵,就可以绕到长安,拿下长安,指日可待!”
魏延指着地图上的一条小道区域开口。
当然,这个长安的位置,在地图上显示和大唐的长安隔了几千里。
“子午谷奇谋?”
白玄摸了摸下巴。
但是很快他就摇了摇头。
历史后面有人就做了一样的事,那个人叫做高迎祥。
“子午谷的确是奇袭的谋略,但是我且问你,子午谷距离长安足足有近八百里,让你带三千岳家军过去,就算长安守将不战而退,你三千岳家军,能抵得住曹魏数路军队八方围攻么?”
白玄反问道。
“而且,就算蜀军能跟得上,在你占领长安不到三日之内就能抵达,那么请问,我们是否能够消化掉长安?”
白玄继续反问。
就这么两句话,魏延一时之间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而这一幕,亦是让诸葛亮眼前一亮。
白玄的想法和他一致,这足矣证明,这个小白大人在兵法方面,的确颇有造诣。
“自古兵法,攻城易而守城难,我们现在主要考虑的事情是,就算打下曹魏的领土,如何能够受得住才是主要,不然的话就算我大秦三十万铁骑降临,也无法解决问题。”
白玄开口。
当然这句话是有点说的过分,三十万大军开到三国区域来,那真的可以把所有反对的人全部绞杀。
但是要真的守住消化,的确需要耗费许多的时间。
“那现在应该如何解决?”
这让姜维好奇发问。
既然打得过也没有用。
那岂不是说直接不打算了?
对此,白玄淡然一笑。
“取纸笔来!”
在众人的好奇之中。
一篇论持久战就写好了。
“论持久战?”
诸葛亮愣了一下。
这玩意,能行?
虽然上面所说的,貌似都很有道理。
而如岳飞,以及姜维看了之后,两人的眼神都有精芒流露。
这的确是一篇阳谋级别的神作!
白玄的嘴角流露出一抹笑容。
那是自然,出自于近乎于神的那位所写,自然是神作!
什么是论持久战?
就是直接摆明了告诉你曹魏。
第一,你们得位不正,各地会起义不断,反对你们的政权。
第二,北方世家各成一派,并不齐心,稍有颓势就会直接投降。
第三,蜀军北伐,那是承蒙天意,匡扶汉室,上有天意支持,下有民意支撑,而你曹魏,内忧外患,无法解决。
第四,蜀军得到了秦国的支持,有数不尽的粮食和金钱,单纯消耗也能耗死你曹魏。
第五,你曹魏北拒胡人,南抗蜀吴,两面夹击,若是长久不攻自破!
“写的如此直白,不怕曹魏想办法应敌?”
诸葛亮不解发问。
对此,白玄只是淡然一笑。
“真正的阳谋,就是即便他知道,他也无法解决。”
旋即,白玄指了指这上面几条。
“试问这里哪一条,曹魏可以改变?”
诸葛亮一愣,旋即瞳孔猛然放大。
的确,这里面每一条,曹魏都无法改变。
“真乃奇谋也!”
即便是深谙兵法的姜维,亦是感叹道。
而白玄,笑而不语。
这就是论持久战的魅力所在。
明摆着告诉你所有的问题,就等着你输。
这其实也是诸葛亮北伐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实曹魏的问题本身就很大,按照正常剧情只需要再多撑个几十年,曹魏自己本身解体出现问题,那么蜀汉想要取渔翁之利那就是易如反掌了。
次日,白玄的这一封信,就送到了曹真的面前。
这让曹真冷笑不已。
“论持久战?”
“我当这小子能有什么本事,原来无非就是会一些劝降之法。”
曹真冷笑连连,在他眼里,白玄这论持久战,说白了就是劝降书。
不过司马懿却是面不改色。
因为他知道,白玄在里面提到的那几点,基本全是真的。
而且,如今自己司马家族在曹魏可谓是权力滔天。
按照白玄的推测,的确再过个几十年时间,说不定就能直接取而代之。
不过,他也并不认为一个区区的白玄,能够在这三国战场掀起什么浪花。
“只要大秦的铁骑不进来,那么我魏国不惧一切。”
司马懿开口,为此补充道。
这让曹真点了点头,对于白玄的这一封信,没有放在心上。
因为他很清楚,大秦的铁骑根本就不可能降临三国领地,很简单的原因,虽然三国是大汉的附属国,而且大汉大部分时候也不管三国的事情。
但是如果你别国把大军开进来,你看那位曾经把匈奴打的屁滚尿流的大汉天子会不会发怒。
曹真和司马懿都没有放在心上。
可偏偏有其他人放在了心上。
其中就包含了北方的诸多世家,以及曹魏军中许多的士兵。
“哎,你们听说了么,对面蜀军阵营里,多了个白玄,他是阎王爷!”
“扯淡呢,这个世界上真有阎王啊!”
“嘿,你还别不信,关二爷知道吧?他真给复活了,前段时间我老乡参加了陈仓大战,他拍着胸脯和我说,看到了关二爷和张飞。”
一时之间,曹魏军中人心惶惶。
更可怕的事情还是蜀国的士兵突然之间伙食好了起来。
对此,联系到白玄是阎王爷的身份,开始越传越邪乎。
“你们知道么?那白玄富得流油,随便勾勾手,就变出了吃不完的咸菜和大米饭,哎哟喂,听说还有每天吃不完的肉呢!”
“真的假的?真有这事?”
“嘿,你们还真不信啊?哥们老乡可是咱大魏第一斥候,他都说了,天天都能看到蜀军营中那些人在啃牛羊肉,吃咸菜就米饭!”
“啧啧,那五花三层的肉,据说那白阎王用一种特制的方法做的,说是什么红烧肉,烧出来肥而不腻,甜而不腥,吃到嘴里一下子就化了。”
一时之间谈到蜀军营中的伙食,不少士兵都流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