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才子陈胜春(1 / 1)
嬴政把这些试卷扫了一遍。
这试卷,能有什么猫腻?
看了好几遍,嬴政仍然没有发觉其中的猫腻。
非要说的话,就是感觉,这些学子的字迹,貌似有些古怪。
莫非……
“是的陛下,这些试卷,绝大部分都不是这些学子亲笔所写,是那些判卷子的人所填写,这样一来,就可以在不泄题,并且怎么审问学子都审不出来的情况下,做到完美的作弊。”
“什么!”
嬴政不由得瞪大了眼睛,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这特么也太可怕了吧?
“难怪,难怪不管怎么查,都查不到任何的结果,试卷没有问题,答案没有问题,甚至是考生,考场当没有问题,全部都是这些判官!”
嬴政紧紧的握紧了拳头,眼中迸射出来的寒芒无不彰显着这位英主的愤恨,毫不客气的说,嬴政对付这些欺君罔上的判官,手段比白玄都会更为狠厉。
若不能镇内,何以安外?
嬴政的眸光深处,寒意逼人,不过,很快嬴政眼中的杀机就泄掉了大半。
“现如今是大概猜测是判官的问题,还是说,已经有了完整的证据链?”
嬴政开口询问,这才是重中之重。
“已经有了完整的证据链,虽然这些判官被人蛊惑,在其中安插的细节可谓是天衣无缝,但是判官的队伍不过是三百余人,他们的字迹进行分析的话,能从字迹当中考察出证据。”
“这十万份的考卷里面,任何一张考卷,都有类似的字迹,虽然这些判官已经尽力在改变自己的字迹了,但是其中的蛛丝马迹还是不难查询。”
白玄继续开口,说实话,这就是对面使用计策的恐怖之处,因为说白了,如果你拿个几百张试卷,甚至是几千张试卷,一个人去一张张看,人家几百个判官,一个人模仿个十几种字迹,你还真发现不了这其中的猫腻所在。
但是很不巧,这一切的计谋,被陈胜春所发觉了,并且提醒了白玄。
“如果没有陈胜春的话,只怕把整个刑部,吏部,彻彻底底翻过来都难以弄明白其中的猫腻啊。”
嬴政深呼吸一口气。
一旁的白玄也是连忙点头。
“宣陈胜春!”
伴随着赵高一声嘹亮的话,很快,这位所谓的皇下大学的第一天才,就被直接带到了咸阳。
而嬴政也是颇为好奇,这位所谓的鼎鼎有名的学子,究竟是何等人才?
“臣陈胜春,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陈胜春向嬴政行礼,而嬴政则是连忙摆手。
“爱卿免礼。”
陈胜春这才缓缓起身。
“此次判官作乱,考试作弊的事情,是由你发现的,不过,目前还未通知吏部,你可知道朕叫你过来,所为何事?”
嬴政眯着眼,坐在龙椅上开口。
至于一旁的白玄,也是眸光始终落在这位天才身上。
身为理工科出生的白玄,对于这种次次考第一的学霸那是自带滤镜。
因为文科可能会说谎,可是理科不会!
陈胜春则是不卑不亢,眸光清晰。
“臣斗胆猜测,陛下昭草民前来,是为了如何处理,如何服众一事。”
他回答的干净利落。
这一句回答,让嬴政和白玄对视了一样,两人眼中,都有笑意。
当然,嬴政的眼中,更有对于白玄深谋远虑的一份赞叹。
当年白玄砸了上亿白银,非要开设三百大学,刚开始嬴政虽然应和,但是他内心却觉得,白玄所为,实在是风险太大。
须知,这三百所大学,一年开支上千万白银,而且这些学子,还要数年才能毕业。
等于中央财政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更需要等待数年的时间,还不一定能够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人才。
现在想来,自己当真是多虑了。
“你很聪明,那朕倒是真的想看看,你到底如何设想的。”
嬴政开口,露出了好奇之色。
陈胜春的面容之上,这才流露出一抹淡笑。
“判官作乱,并非判官所为,陛下知悉古今,扫视朝廷,必知有他人作祟,如果去查,这三百判官必定死不承认,字迹一说,有些难以服众。”
陈胜春开口。
先夸了一下嬴政,又顺便告诉了嬴政,不能直接动手。
这么一番话,让嬴政眼中流露出精芒。
哎,这个家伙,确实聪明。
其实用脚后跟想都知道,这些判官后面站着的肯定是吕不韦。
虽然吕不韦现在被恶心出朝廷,但是他的跟脚,门客,却仍然在朝廷霸占大权。
可以说,嬴政想要推行新政,进行改革,最大的阻力,就是这位。
毕竟,如果真的按照嬴政的新政,以后只采用大学里的人,并且把朝廷换血,那么第一批换掉的,肯定就是吕不韦那些门客。
吕不韦自然会不惜一切代价硬钢嬴政。
“那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嬴政露出了笑容,继续询问道。
他开始意识到,这个家伙,确实是一个人才。
“草民以为,这三百余判官改涂试卷,蒙蔽黑白,但有他人撑腰,不可冲动行事,打草惊蛇,其次,陛下召集三百所大学学子进行考试,无非是为了选贤选才,只需昭告天下,说已经处死泄露答案的臣子,并且安排几位死囚于菜市场斩首,告诫天下,随后进行重考,待其放松警惕,想要再偷改试卷之时,方可一网打尽。”
陈胜春娓娓道来。
他这一番话,让嬴政的眼前一亮。
聪明!
当然,他更聪明的一件事,嬴政没有说。
吏部!
作为掌管整个大秦帝国人事安排的吏部,说句实话他们就是最不想大秦换新政的,因为几乎下面七成的官员,都是自己提拔起来的,你要换新政以后从大学里面选人才,那么他们的培养自然而然也就失去了作用。
以后也只从大学里面招生,那更是让吏部完全失去了作用。
这也就有了判官案。
可是陈胜春却没有点名这件事,有些话,点到为止会显得一个人更聪明。
如此一来,嬴政正好也可以找借口,清洗吏部。
“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