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集市卖兔!(1 / 1)
林海棠一番鼓动,有人开始朝赵平安问话。
赵平安正思索怎么回应,人群中一位大哥抢先说道:“早上巡役队长老许不是已经通报了吗?县里提醒最近尽量别去海边,说是有海盗出没。”
“要你多嘴。”那名先问赵平安的人回头怼了一句。
“什么意思?难道我说的不是事实?”大哥瞪着眼回敬道。
“你一不是这期分来的屯垦户,二又不住集体楼,瞎掺和什么?”对方怒声呵斥。
“大家都是来屯垦代替服刑的,谁又比谁高贵?还分什么新来旧人,三六九等?”
“不分?那凭什么你住独院,我们就要睡大通铺忍臭气?”
“……”
两人你来我往,吵得越来越激烈,引得旁人纷纷插嘴,场面愈发混乱,眼看就要演变成群体斗殴。
“干什么呢!”
巡役队长老许带着两名队员走来。
能当巡役的都是屯垦期满、恢复自由身后自愿留下的,算是巡检司的正式成员替补,有官府背景。
一群带罪之人不敢招惹,一旦犯事不仅加重屯垦期,甚至可能失去改过的机会。
现场顿时安静,众人低头快步走过赵平安家门前。
赵平安悄悄松了口气,算是省去了和林海棠这些人纠缠的麻烦。
待人群走远,他转身回院抓兔子。
封闭的院子里,他一只只抓、一只只宰,很快处理干净。
吃过午饭,他留下六只挂在房梁,剩下三十只收进储物空间,骑着毛驴赶往镇上准备出售。
东湖镇靠近边境,和北边敌国仍有摩擦,局势不稳,物价自然比内地高得多。
像肉类最便宜也得八十文铜钱一斤,具体要看当日市场的供应情况。
赵平安抵达镇上后,先到肉铺打听行情,再到集市摆摊。
他定价每斤一百文铜钱。
兔子是现杀的,肉质鲜嫩,加之价格比早市便宜三成,一挂出招牌就有人上来问:“给我两只。”
做买卖的都知道,开市第一单成交顺利,往后运气才好。
果然,第一位顾客买走后,后面顾客络绎不绝。
三十只净兔,每只平均五斤,不到一小时就销售一空。
赵平安收入碎银、铜钱共计十五两,骑着毛驴欢欢喜喜回家。
回到家已是傍晚。
这个时空的生产力相当于宋明时期,郡城尚有夜生活,乡下则天黑就歇。
赵平安早早就上床,抱着媳妇睡觉。
第二日,公鸡还没打鸣他就起了床,先喂毛驴和绵羊,再与媳妇一起烙饼。
面粉是前一天李玉兰姐妹和邻居程奶奶一起到田安村磨回来的粗面。
吃惯精面的赵平安虽然嫌弃,却也无可奈何。
眼下加上昨日收入,手里总共55两银子,还得买棉花过冬,留存部分应急。
若想吃好面粉,只能再等一段时日。
吃过早饭后,他思索片刻,海边不能去,断头峰疑似有虎豹出没也不宜深入,那就先去捡柴换钱。
在这个时代,木柴是唯一稳定的燃料来源,需求量巨大。
程书书来找时,赵平安一边准备一边问了市场行情,差点咬到舌头:“四十文?你确定没听错?”
程书书点点头:“北州郡五十年前被北方蛮夷占据,那群人烧山放牧,破坏惨重。几年前咱们打回来后,外围十年以上树龄的树都快绝迹了。内围又蛇虫猛兽成群,柴火却家家户户都得用,自然就贵。”
“那也太夸张了,我老家一斤木柴最多七文,就算是雪天寒冬,也不过十文。”赵平安皱眉。
“其实还有一道禁令,才是导致木材价格飙升的真正原因。”程书书说道。
“什么禁令?”赵平安追问。
程书书神色凝重:“官府颁布封山育林公告,禁止砍伐树龄超过五年的树木。”
“凭什么!”赵平安忍不住惊呼。
这年头没有柴火,做饭都成问题,别说过冬,平时都得饿死,他不信没人因此闹事。
“确实有理由。”程书书叹了口气。
北边敌国与舟县接壤之地草木不生,野兽绝迹,冬天封路,物资运不进来,没吃的当地人便组团南下抢掠。
舟县地盘太大,巡逻人手又不足,于是想出个法子,丰富山林资源,引导盗匪进山狩猎,避免他们祸害百姓。
要想山中猎物丰富,草木生态就得稳定。
“所以就是让吃草的动物能吃饱,吃肉的动物不饿肚子,盗匪就不至于下来祸害居民。”
程书书神色缓和些,说道:“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北州郡官府安排其他县供应木柴,再加上本地人捡拾的,勉强维持平衡。”
赵平安听得明白了,但还是对价格感到不满。
若真供需平衡,就不该贵五倍以上。
但转念一想,穷则独善其身,背后的道理再合理,也不如先把钱赚到手实在。
既然木柴这么值钱,今天就多捡些卖钱,把棉花目标提升到三十斤,多做几套冬衣,过个暖冬。
“走,一起捡柴去。”赵平安发出邀请。
程书书本来也不能出海,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二人简单收拾后,让毛驴拉上板车,告别家人出门。
青龟双峰是村里默认捡柴地点,赵平安却将目标锁定在断头峰。
“断头峰不好走,常有猛兽出没。”
程书书忧心忡忡,“上月镇里有个老猎人带三个儿子进山,结果只有小儿子逃出来,还断了一条胳膊,说是碰上了老虎,咱还是别去了。”
“咱们只在山脚下转转。”赵平安解释道,“大伙都怕去,说明木柴少有人捡。咱们趁人少,找个三五百斤的,下个月交公粮任务也提前完成了。”
程书书眼睛一亮:“要是能多捡点,妹妹和奶奶的任务我也能帮上,她们就不用冻得手裂掉哭了。”
“好孩子。”赵平安拍了拍他的肩膀。
程书书脸一红,嘿嘿笑道:“都是跟平安哥学的。”
“你们要去哪儿?”身后有人开口。
赵平安与程书书一同转头,看到巡役队老许背着弓,提着刀,身边还带着两条大狼狗。
“许叔叔也要去打猎?”程书书问道。
“难道我穿这一身是去捕鱼?”老许跟他关系不错,开口打趣。
程书书指着断头峰方向问:“去哪打?”
“是那边。”老许干脆点头承认。
程书书神色一变:“许叔叔千万别冲动啊。”
“不得不去。”老许语气低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