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成亲大典(三)(1 / 1)
阿离坐在梳妆台前,听着她们的谈话,也忍不住脸一红。
“公主殿下是天之骄女,出嫁排场理应如此。”
其中一个舞女见阿离梳妆完后,拿过手中的喜帕盖在了她的头上,轻轻笑了一声:“是啊,阿离也有阿离的福气呢。”
几人笑呵着,帮阿离打理好。
……
在从赢阴嫚的寝宫,到嬴政上朝的这一路上吹吹打打着,内外都笼罩在一片喜庆和祥和的氛围中。
在整个队伍中的宫女们手持彩绸和鲜花,为这场盛大的婚礼做着最后的准备。
悠扬的乐声中,队伍浩浩荡荡的出发着。很快,便来到了嬴政上朝的宫殿。
队伍来到了宫殿大门口后便停下,扶苏伸手从轿子里把赢阴嫚扶出来。
叶佑安和扶苏扶着赢阴嫚,朝堂之上,韩信身穿红袍,笑的一脸喜庆。
嬴政坐在龙椅上,目光望着前方,眼神晦涩不明。
两人扶苏赢阴嫚来到了韩信面前,韩信连忙接过他们手中的红绸,其中一头连着赢阴嫚。
两人牵着红绸,面对着嬴政。紧接着,两人跪下磕头行礼。
“儿臣,拜别父皇。”赢阴嫚眼眶微红。
“起来吧。”嬴政不急不缓的声音传来。
“多谢父皇。”两人异口同声,而嬴政也起身走下去来到了他们面前。
嬴政牵住了赢阴嫚的手,把她的手放在了韩信的手心中:“寡人把爱女交给你了,好好待她知道吗?”
这一刻,他似乎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帝王。而是一名,不舍女儿的父亲。
喜帕上的赢阴嫚眼眶一红,感受着手心传来的温度。
韩信也虎躯一震,看向嬴政:“诺,父皇,儿臣一定好好待她,绝不辜负您。”
听着韩信的承诺,嬴政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嗯,走吧。”
“诺。”韩信扶着赢阴嫚转身,亲自扶着她上了轿子。
“起轿—”随着轿夫大喊一声,所有文武百官一同跪下:“恭贺十公主殿下大婚,恭贺征北大将军。”
韩信翻身上了队伍最前头的那匹马,然后扯了扯缰绳,向四方见礼:“多谢,还请各位来公主府吃酒。”
“好。”文武百官一一应下。
……
随着队伍启程离开后,嬴政站在殿中,目光充满了不舍。
看着那身穿嫁衣的女儿,恍惚之间,他似乎看见了那个爱他如命的女子。
那个,为他放弃了海阔天空,在波诡云谲的朝堂争斗中护他周全。
只为,陪他全了他一统天下的梦。
中车府令看出他的心思,连忙对文武百官道:“诸位大臣都请回吧,今夜一同去公主府吃酒。”
“诺,臣等告退。”文武百官应下后,也一一告退离开了。
等文武百官离开了后,他才躬身见礼:“陛下,我们也前往公主府吧。”
根据规矩,在赢阴嫚的队伍绕行咸阳城一圈后,将会在公主府拜堂成亲。
他的声音,唤醒了思绪纷飞的嬴政。微微点头后,看向他应下:“好,走吧。”
……
队伍很快再次离开了,根据行程,赢阴嫚的队伍要绕整个咸阳城一圈。
而在其中,黑龙卫和黑凤凰不仅仅在队伍中,更是在暗中随时待命。
防止,有人企图想要刺杀。
队伍刚刚出了皇宫,街道两旁都是围观的百姓,眼中充满了好奇。咸阳城女子,更是羡慕的看着这排场。
“好大的排场,竟然连黑龙卫还有黑凤凰都出动了。公主殿下,不愧是陛下最宠爱的女儿啊。”
“可不是,还有几位公子护送着出嫁。公主殿下,真的是陛下最宠爱的女儿了。”
“看那,看队伍后面。”人群中的惊呼声,让众人的目光落在了队伍后面。
只见队伍后面,有征北将军府的侍卫,抬着一箱一箱的聘礼。
“我听说啊,这聘礼是征北大将军上任后的所有军功获得的奖励。一共换了99箱聘礼呢。”
“天啊,征北大将军真的很爱公主殿下呢。”
“哇,是黑凤凰和黑龙卫。”人群中,有人惊讶的看着浩荡队伍之中,出来的最后一批人。
只见黑凤凰和黑龙卫,一同抬着一箱箱的东西。上面的盖子打开,除了金银珠宝以外,还有很多稀罕之物。
“哇,那就是陛下给公主殿下的嫁妆吧。”
“是啊,简直是十里红妆啊。真让人羡慕啊。”
“可不是,公主殿下和征北大将军的爱情也让人传唱呢。”
……
叶佑安骑在马上,听着街道两旁传来的讨论声,忍不住回头看向了轿子里的赢阴嫚。
她盖着喜帕坐在轿子里,季风和另一名领头黑龙卫,左右骑着马保护着她的安全。
扶苏看向旁边的韩信,问道:“韩信,今日可欢喜?”
他忽然想起那位小桃姑娘出嫁时,韩信特意来相送,甚至为她舞剑送行。
现如今,他自己大婚时,却收货了满满的祝福。
韩信听出了扶苏的意思,也忍不住恍惚:“楚兄,那日相救你们。实不相瞒,那是我第一次拔剑。”
第一次拔剑救人,却没有想到救了自己的一生。
实话说,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胆怯的竟然第一次出手救了陌生的女子。
他想,大抵是远远的看着赢阴嫚手握长剑靠坐在马车门前,那倨傲又孤独的目光,吸引了他。
扶苏轻笑一声:“那我很荣幸,希望你手中的剑,继续保护阴嫚,保护整个大秦。”
韩信抱拳见礼,笑的一脸幸福:“嗯,一定。”
赢阴嫚坐在马车内,感受着这份来自四面八方的祝福和喜悦,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尤其是城中贵女,几乎都羡慕她时,也忍不住让她有几分喜悦。
大概,这就是十二弟说的,人生幸事之一,和所爱携手一生。
她很想掀开喜帕,看看骑着马在队伍前头,要和她携手一生举案齐眉的男子。
但是众目睽睽之下,她还是保住了大秦公主该有的尊贵和矜持。克制着自己的心,依旧端坐在轿子中,听着四面八方的祝贺和队伍的礼乐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