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行路难(1 / 1)

加入書籤

行军虽然艰难,不过对于霍嬗来说也不是特别大的问题。

克服一下就好,这也没有太大的问题,现在也谈不上时间紧、任务重,只要天气不是特别恶劣,完全可以从容的继续向北行军。

现如今也确实没什么可说的了,没什么过年的概念、没什么寒冬腊月的意识。

霍嬗等人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这么持续的行军,天汉二年也就这么到来了,对于霍嬗来说也是决战时刻的越来越近了。

这不只是对于大汉来说无比关键的时刻,对于匈奴来说也是一个无比重要的节点。

大汉和匈奴这两大政权的未来走向,很有可能就会因为接下来的决战而决定。

眼看着积雪化了一些,霍嬗等人继续行军。

赵河西有些担心的说道,“君侯,照这个速度,咱们至少还要一个月才能到鸡鹿塞。”

这个行军速度确实比较慢,毕竟不是大军,精锐兵马、自重齐全,而现在的速度甚至比不上一些普通的军队,这就有些让人不太满意了。

霍嬗对此倒是不太在意,“一个月能到的话还算是好的,要是天公作美才行。现在也不急着打仗,用不着担心太多。”

赵河西就说道,“我倒不是担心急着打仗,就是这些战马有些疲惫了。就算是粮草足,这些天下来战马掉膘也利害。”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不要说战马了,人都瘦了一圈。”霍嬗只能无奈开口,“到了地再好好歇息,现在还是咬咬牙。”

选择在这个寒冬腊月的行军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谁让战争需要选择在春天开打呢,那就只能提前准备了。

冯武就有些好奇的问道,“君侯,边关之上现在如何了?我们这都如此疲惫了,他们肯定也好不到哪去。”

霍嬗就笑着说道,“还在行军的自然不好受,在边关的也好不到哪去。要么天寒地冻,要么就是蜷缩屋舍。”

这么个天气,大家确实都不会轻松,这显然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好在朝廷此前就准备了许久,征调了足够多的物资,所以倒也不需要特别担心大量的非战斗减员。

“我们打完了这一仗,以后的子孙就轻松了。”刘漠有些期待的说道,“想一想,咱们这些人可是打了几代人该打的仗。”

真要是这么说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自从皇帝决定对匈奴展开反击之后,有些形势就是在不断的扭转。

从边关的一些百姓不用过于担心匈奴人南下,再到一些戍卒不需要继续北上边塞,这些显然也都是在不断的改变。

最主要的是大汉的这两代人的战争,已经为大汉创造出来了相对安宁的外部环境了。

一旦灭了匈奴这个持久的心腹之患,接下来的大汉百姓就可以有着更多休养生息的机会了,到那时候就真的是拔剑四顾心茫然。

只不过那时候的局面是没有了南越、没有了夜郎,高句丽已经归为汉四郡,西域近乎纳入大汉的版图了。

只要匈奴给灭了,大汉四周真的也就是没什么真正意义上的敌人了,到那时候的百姓应该是可以轻松一些吧。

起码没有外患的存在,这就是少了很多的不稳定因素,这就足以让人觉得安心。

“这么说来倒也没错,咱们现在打完了仗,以后的子孙就轻松了。”霍嬗就笑着开玩笑,“只是到了那时候,想要再取得军功就难了。”

冯武不太认可的说道,“怎么都能得军功,剿匪缉盗不说,这不是还有乌孙吗?咱们都可以打到大宛去,哪里还去不得?”

这一下子也就让霍嬗无话可说了,真的要是想要打仗,怎么着也都是能够找到一些敌人。

就算是没有敌人,也可以创造出来敌人。

不过想想看也没必要特别担心,现在看起来也没有那么极端,还是解决了匈奴这个百年死敌最为重要,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敌人。

这也不只是霍嬗的个人想法,想来这也是很多人心里的一些看法,也只有匈奴称得上大汉真正的敌人。

其他的敌人就是根本不值一提的事情罢了,即使是看似比较强大的乌孙等,那也就是西域实力较强的一个势力而已,谈不上对大汉有什么威胁。

所以还是不要去想太久远的一些事情,做好眼前的事情更为重要,彻底的打败了匈奴才是霍嬗应该去考虑的事情。

至于其他的敌人,完全可以放一放,甚至现在都没有所谓的‘假想敌’。

继续行军就好,即使有些小的风雪也顾不上了,虽然现在不需要特别重视时间,但是也有不能完全不在乎。

冯武疾驰而来,有些激动的说道,“君侯,安国派人送来了信报。”

霍嬗挺开心的,有些开玩笑的说道,“他出征之后就和我断了联系,估计也就是说明军情才会来信报。”

赵河西就更加忍不住吐槽了,“老赵更是如此,这三四年才收了他几封书信?他们父子都是如此,根本就靠不住。”

想想看还真是有些无奈,如今往来不便、信息难以通畅,赵破奴自从镇守受降城以来,回京述职的次数有限,书信往来更是少的可怜。

倒不是说他和霍嬗有了嫌隙等,单纯的就是因为信息往来不便,送封书信也都是要跟着奏报军情一起。

吐槽归吐槽,可是大家也都能够理解这些事情,说到底就是因为条件有限,有些时候也只能克服一下了。

结果书信,霍嬗也仔细的看了起来,心情还是非常不错,因为按照赵安国的奏报来看,大军现在已经顺利的抵达了。

虽然这些人早动身,可是人数多、辎重多,而且还是以步兵为主,所以行军的速度自然是慢了不少。

这一下霍嬗也算是松了口气,只要大军顺利的抵达了位置,那就算得上是好消息了。

“现在看来也就是我们还没到了。”霍嬗忍不住打趣说道,“一旦我们到了,说不定会被大军嗤笑,哪有精锐兵马最后才到的。”

赵河西倒是不太在意的说道,“可没人敢笑话君侯,你本来就是大司马,肯定是要最后关头才到。大家伙也都明白,你还得和陛下、大将军商议军情。”

这虽然是在为霍嬗找补,不过这么说好像也确实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几乎是等同于事实了。

所以说晚一点到就晚一点到,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看起来大家也都是可以理解这件事情。

刘漠这时候也关心问道,“君侯,那海西侯他们也应该到了吧?按说也该发来军报了,只是为何迟迟没有动静?”

虽然是部曲,赵河西等人也确实没有太多的带兵天赋,可是对于一些比较基础的军事常识等还是心里有数。

赵河西也有些不满的说道,“他们是有些过了,虽说陛下准许他们各领一路大军,只是归根到底也都是需君侯节制,这些人迟迟不来奏报军情,实在可恶!”

李广利也好、赵破奴也罢,这都是各领一路大军,人马看起来也不少,要是放在此前甚至都可以认为这就是主力了。

不过大家也都心里清楚,他们确实是归霍嬗节制,这一次决战匈奴的十多万人、三路大军,还是以霍嬗的军令为准。

霍嬗倒是不太在意的说道,“离的远罢了,我们这又是一路行军,还是要等到我们到了地才好接到军报。”

赵河西等人的担心和不满确实没必要在意,也不是说李广利的翅膀硬了等等。

单纯的就是因为现在的一些条件不允许罢了,有些事也没必要急着上纲上线,更没必要去斤斤计较了。

毕竟对于霍嬗来说,李广利还真的不算是什么威胁,这几年也将这位海西侯压制的非常厉害。

尤其是出征大宛和西域,李广利在霍嬗的帐下都是执行军令坚决,这算得上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将领了,算得上是霍嬗的‘左膀右臂’。

不能收为心腹是真的,可是作为大汉的将军来说,李广利的存在还是非常有用,尤其是处在现在这样的时刻。

不要说优秀的将领了,就算是一个合格的将领都能够带来不小的帮助。

继续行军,既然没有什么值得担心的事情,那就继续行军好了。

有些艰难困苦是真的,有些条件需要去克服也是事实,霍嬗对此也根本不在意,只需要继续行军就好。

一切也都是朝着预定的方向发展,事情也都算是在可控的范围之内,还都是在计划之中。

这就是霍嬗最喜欢看到的局面,一切都是按照计划来就好,这自然也就意味着接下来的战事推进会更加的可控,这才是最为关键的事情。

霍嬗的要求一点都不算高,这就是他所希望看到的事情,他不希望在有些时候迎接一些挑战和考验。

如果能够轻松的灭掉匈奴,那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没必要给自己、给大汉上强度。

不过这些显然也就是想一想而已,事情那可能那么轻松啊,尤其是接下来的决战,势必会有很多的变数,肯定会有不少超出预料之内的事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