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扶贫没小事(1 / 1)

加入書籤

宋明远心中一紧。

他何尝不知上平镇暗流汹涌?

田来富两面三刀、祁桐伟虚伪阴鸷、胡为狠毒嚣张,再到这上平镇背后的三股恶势力盘根错节的利益网,每一步都暗藏杀机。

老师作为空降的县委书记,在常安县同样根基未稳,这通电话与其说是提醒,更像是两人心照不宣的默契——唯有彼此扶持,才能在这泥潭中站稳脚跟。

“老师放心,我明白。”宋明远沉声道。

“明远,老师相信你的能力,但也要学会审时度势。记住,遇到难处,尽管开口。”

宋明远刚要回应,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张晓芸抱着一摞文件走了进来。

她目光扫过宋明远握着电话的手,微微一顿,放下文件,轻轻带上门。

宋明远对着话筒说道:“好的,老师,您多保重身体。”

挂断电话后,他抬手示意张晓芸:“张镇长,坐吧。”

张晓芸将文件推了过来:“镇长,这是上平镇的扶贫方案,今年重点推进三个贫困村的产业帮扶,还有一笔专项资金的申请材料需要您签字。”

宋明远端起桌上的茶杯,抿了口茶水。

看着文件上“扶贫”二字,宋明远突然想起一件事。

前世的上平镇,扶贫资金不知被多少人雁过拔毛,真正落到贫困户手里的寥寥无几。

他记得有个叫李老根的老汉,一个人拉扯孙子,爷孙俩挤在漏雨的土坯房里,最后小孙子发了高烧没钱医治,活活的给耽误了……

可这件事很多年以后才在村民的集体上访中被爆出来,那些贪污的所谓的父母官早已平安落地。

“镇长?”

张晓芸见他盯着文件出神,轻声唤道,“是方案有问题吗?”

宋明远回过神,目光变得锐利:“张镇长,这些年镇里的扶贫工作,资金使用明细都有存档吧?”

张晓芸愣了一下,随即点头:“有的,每年的收支都有专项审计报告,田书记和以前的镇长都签字了。”

宋明远指尖重重叩击桌面:“从现在起,重新核查所有扶贫项目,尤其是资金流向,每一笔都要查清楚。”

他脑海中闪过许多画面,“有些人,怕是觉得扶贫款是块肥肉,该给他们敲敲警钟了。”

张晓芸眼中夹杂着几分担忧:“镇长,您刚处理完红星矿业的事,现在又动扶贫这块……会不会太冒险?”

宋明远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镇政府大院里来来往往的工作人员,目光如炬:“红星矿业的事只是个开始,扶贫资金关乎老百姓的生计,这根‘高压线’,绝不能碰!”

他转过身,眼神坚定地看着张晓芸,“张镇长,你对李老根这个人有印象吗?”

张晓芸眉头微蹙,思索片刻后说道:“有点印象,好像是向阳村的贫困户。”

张晓芸快速翻动着扶贫名单,手指在密密麻麻的字迹间游走,突然猛地顿住:“找到了!”

“李老根,向阳村三组,严重疾病特困家庭每月领取500元特困补助,最后一笔记录是上个月25号。”

她将名单推到宋明远面前,指尖点在泛黄的纸张上,“宋镇长,你看……”

“张镇长,备车,咱们现在就去向阳村。”他抓起外套,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冷意。

约莫一个小时,车子颠簸着驶进坑洼的村道,扬起的尘土裹着刺鼻的煤渣味。

宋明远摇下车窗,目光扫过路边“精准扶贫示范村”牌子。

村口一棵老树下,几个村民围坐在一起抽旱烟。

“叔,劳驾问一下,李老根家在哪?”宋明远走下车来客气的询问道。

一位缺了门牙的老汉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惊讶:“李老根?你说的是咱们这的李老根吗?”

宋明远拿起文件确认了一眼,说道:“是啊,向阳村三组的李老根。”

“他啊,坟头草都长两尺高了!”

老汉磕了磕烟袋锅,“三年前的冬天,咳血没熬过去就死了……”

“他那土坯房子都早已经倒了,哪还有家啊!”

“什么?”

张晓芸震惊不已,握着文件袋的手指泛白,不可思议的问道:“那……那他那小孙子铁柱呢?”

老汉又叹了口气,烟袋锅里的火星随着摇头的动作簌簌掉落:“铁柱那娃,打小就没个囫囵命。生下来没满周岁,爹妈在矿上干活,一个瓦斯中毒,一个得了尘肺,前后脚就没了。”

“是啊,听说是一个黑煤矿,一分赔偿款都没捞着,白白丢了两条人命。”一个村民附和道。

老汉吧嗒着烟嘴,浑浊的眼眶泛起不忍:“老根拖着病身子,靠捡煤渣把娃拉扯大。”

“后来铁柱生病了,因为没钱医治耽误成了脑膜炎,把脑子给烧坏了……”

“是啊,真是可惜了!”几个村民都低着头叹气道。

“那他们家这个情况,政府都有扶贫政策,村干部不管吗?”张晓芸关切的问道。

“管?咋个管哟!”

老汉把烟袋锅在鞋底狠狠磕了几下,“老根去村委会求了八回,上面不肯盖章,后来好不容易批下来补助,到手的钱还不够买几包药……”

这一个消息像一记耳光,重重的甩在了宋明远的脸上,让他的脸火辣辣的疼。

“那铁柱孩子呢?现在在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