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进步飞速的四人(1 / 1)
众神闻言,皆感意外。昊天此等处置,既维护了天庭律法,又未过于严苛,倒是显得十分宽宏大量。
同时,对杨天佑的惩戒虽有,但是却并未取其性命之意,也留有几分余地。
要知道,瑶姬可是第一个违反天庭律法的生灵,而且其还是天庭的长公主,她明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违反了天庭规矩,但还是一意孤行。
而按照天庭律法,瑶姬与杨天佑理应被处死才是,但是因为孔宣的出面,二人只受了这等不轻不重的惩罚,已经算是十分幸运了!
“另外……”
昊天此刻看了一眼下方的众神,然后继续开口说道:“本帝将派遣太白金星作为使者,前往鸿蒙门下,表达天庭的善意与尊重,并请求孔宣允许瑶姬公主在历劫期间,其子女能偶尔探望,以维系亲情。同时,本帝也将向鸿蒙门下承诺,天庭将不再追究此事,勿要让此事影响了天庭与鸿蒙岛的关系。”
太白金星闻言,心中一定,连忙躬身领命。他深知,昊天的这般处理方式,已是十分不易,更是展现了天庭对于鸿蒙门下的诚意。
“此外,还有一点……”
片刻之后,昊天不由再次开口补充道:“天庭需加强天庭律法的宣传,以防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同时,对于瑶姬公主与杨天佑之事,天庭内部需统一口径,不得私自议论,以免传出不好的言论,影响天庭声威,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众神闻言,纷纷点头赞同。他们深知,昊天的处置既维护了天庭的尊严,又避免了与鸿蒙门下的冲突,实为明智之举。
于是,大殿内气氛逐渐缓和,众神开始散去,各自准备执行昊天的命令。
而昊天则独自坐在上首,望着众神离去的背影,心中仍在不断暗自思量。
他知道,此次事件虽然得以妥善处理,但天庭与鸿蒙门下的关系仍需小心维系。
毕竟鸿蒙门下太过特殊了,哪怕是三清等人面对其也会慎重万分,更何况是他!
况且,他与瑶池当初刚刚被道祖确认为天庭新任掌控者,无法服众时,太易可是给了他与瑶池不少帮助。
所以此次孔宣既然出面,他自然也会给其这个面子,就当是当初太易之恩的一分报答吧!
不过,瑶姬公主与杨天佑之事,也给昊天敲响了一个警钟,提醒他需更加重视天庭内部的秩序与纪律。
这种事情,天庭发生一次就够了,绝对不能再有第二次!否则他天庭的颜面可就真的荡然无存了!
想到此处,昊天不由缓缓站起身,目光也变得严肃而坚定起来。
而这时,另一边的鸿蒙岛中……
哪吒与杨蛟、杨戬、杨婵四人一直在跟随自己的师尊努力修行。
而在这四人中,哪吒与杨戬或许是因为乃是此次封神量劫关键人物的缘故,修炼速度尤为恐怖。
不过短短十年,二人便从一丝修为都没有的普通生灵达到了天仙之境。
十年光阴,对于洪荒世界的生灵而言,不过是弹指一挥间。
然而,对于哪吒与杨戬而言,这十年却是他们修为突飞猛进,生命轨迹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期。
而这般进境,连二人的师尊孔宣与金翅大鹏都不由有些惊异,因为他们从未见过有生灵能在十年之内,从一丝修为也没有,到踏入天仙之境!
这也让孔宣与金翅大鹏更加重视起了杨戬与哪吒的天赋,毕竟这般天资,在洪荒天地中的确少见。
于是,对二人的教导也不由更加用心,在孔宣与金翅大鹏的悉心教导下,哪吒与杨戬不仅将各自所得的先天灵宝威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更是在修行路上屡破瓶颈,修为一日千里。
与此同时,杨蛟与杨婵虽比之二人进境稍慢一些,但是却也并没有落下,尤其是在太易所赐予的灵宝的加持下,二人能发挥出的实力也是不容小觑。
杨蛟以番天印为依仗,镇压之力日益强大,无论是面对何种敌人,哪怕修为高出他一筹的存在,他都能以番天印所释放的绝对的力量将其压制。
而杨婵,则借助灵柩宫灯的神秘火焰,不仅洞察人心,更在炼丹之道上有了几分成就,这也算是一个意外之喜了。
还有一人,那便是冥河的弟子姜子牙,此时他也在鸿蒙岛上努力修行,他在肉身之道的修行上颇为刻苦,所以此时的实力也是不容小觑。
在这十年间,鸿蒙岛上空时常回响着他们修炼时的轰鸣与法术的绚烂光芒,整个岛屿仿佛都被一股蓬勃的生机与不屈的意志所笼罩。
太易也一直在远处远远地望着这一切,心中满是期待,他现在已经能想象,此次的封神量劫究竟会有多热闹了!
与此同时,洪荒天地中的劫气也开始越来越浓郁,在这劫气的遮掩下,一股股暗流在暗中涌动。
各方势力,还有一些未知的存在开始纷纷浮出水面。
太易很清楚,封神量劫只是针对洪荒世界内生灵的一场考验罢了,或许会有生灵渡不过这场考验,身陨劫中,但是也不会缺少成功度过量劫,并且获得机缘的生灵。
所以,此次量劫并算不得什么真正的考验,真正的考验还没有到来啊!
因此,太易希望这些弟子们能够尽快成长起来,如此方能在即将到来的那场真正的考验中保住性命,并且平安活下来!
想着,太易不由摇了摇头,轻叹了一口气,然后缓缓闭上了双眼。
此时,人族中,商王朝的帝辛也已经继位有十余载了。
在这十余年间,帝辛也算是十分有魄力,竟以强硬的手段,生生止住了商王朝之前的颓势。
不过,帝辛因性情太过强硬的缘故,所以其并不怎么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他身边能真正称得上忠臣的人并不多。
大多数朝臣或因畏惧其威严,或因不满其决策,都选择了明哲保身,甚至有的暗中勾结外敌,意图不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