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姬昌入朝歌(1 / 1)

加入書籤

而随着一众圣人教派的行动,此时的洪荒天地已经逐渐风起云涌,同时也诞生了一丝乱象。

各路势力之间更是暗流涌动,一场关乎洪荒未来格局的较量已经悄然拉开序幕。

与此同时,赵公明则带领着一众灵教弟子,一路疾驰,很快便抵达了朝歌城外。

朝歌,这座大商的王都,此刻虽表面上依旧繁华,但暗地里却早已暗潮汹涌,各方圣人教派的眼线密布其间,全部都在伺机而动。

赵公明深知此行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他先是秘密拜访了姜子牙,将镇元子的吩咐一一转达。

而就在这时,西伯侯姬昌却突然来到了朝歌城中,想要拜见帝辛。

同时,他还扬言帝辛之前种种举措,已违背大商自建立以来便立下的规矩,是对大商历任君主的蔑视与大不敬。

不仅如此,姬昌还传话出来,说此次他特意来朝歌,便是想要要求帝辛恢复大商的古老礼法,恢复大商往日的秩序。

而他的这一举动,无疑在朝歌城内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了层层波澜。

赵公明得知此事后,眉头顿时紧锁。

他意识到,此番这位西伯侯姬昌的到来恐怕并不是什么偶然,背后定有更深层次的目的。

或许,这正是某些圣人教派为了搅动大局,特意安排的棋子。

而赵公明猜得也并没有错,西伯侯姬昌此行的确是受人指使,而这个人正是元始的大弟子,阐教门下的二代首徒,南极仙翁。

他特意让西伯侯姬昌来朝歌,目的很简单,就是想逼迫帝辛。

若是此次帝辛服软,同意了姬昌的要求,那么他们便会占据大势,这对他们以后的行动会有不少好处。

若是帝辛反对,甚至因西伯侯姬昌的话而惩戒其,那么帝辛便是站在了一众贵族势力,还有八百路诸侯的对立面。

而这对于阐教还有西伯侯而言,同样也算是一件好事。

姜子牙此时也迅速想到了这一层,然后他立马将众人召集起来,商议对策。

他看着眼前的赵公明等人,然后缓缓开口道:“姬昌此人,表面看起来倒是十分仁厚,但是心机深沉。他此时前来,想要恢复礼法是假,想要借机做些什么,干涉大商内政才是真!吾等不可不防啊。”

赵公明点头赞同,随即提出:“吾灵教弟子擅长隐匿与探查,不如让吾派些弟子,暗中监视姬昌及其随行人员,看看他们究竟有何图谋。”

此时,杨戬也开口道:“两位师叔,此行杨戬也一同吧,吾天眼已开,这探查之事,吾更为合适。”

早在鸿蒙岛修炼之时,孔宣发现了杨戬那颗隐藏在眉心的天眼。

于是,他便请求玄屹,以大法力为杨戬开启了这颗天眼。

这颗天眼虽是后天开启,但是却是杨戬生来便有的,算是一道异常了不得的天赋神通。

之前杨戬并未修行,只是一普通生灵,体内也无任何修为,自然无法开启这等天赋。

而踏入修行之后,这等天赋方才初步显现,孔宣发现之后,怕耽误杨戬,于是便特意请了玄屹,以混元大罗金仙之力,强行为杨戬将他这天眼彻底开启了。

毕竟,这等天赋神通,自然是越早开启越有利。

杨戬这天眼倒也没有白费孔宣这番心思,其神力颇为不凡,可洞察世间一切虚妄和幻象,还具有辨别善恶、看透事物本源的能力。

不仅如此,他这天眼还具备强大的法术攻击功能,并克制一切邪力。

所以,杨戬去探查西伯侯一行人的动作,的确颇为合适。

姜子牙听到这话,也是缓缓点了点头,然后开口道:“好,如此便麻烦公明师兄还有杨戬师侄了,吾还需尽快去将此事禀报给大王,让他也有所准备。”

几人迅速分工合作,赵公明与杨戬亲自带领一部分灵教弟子,悄无声息地散布在姬昌一行人周围,密切注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而姜子牙则进宫面见帝辛,将西伯侯姬昌来访的情况详细汇报。

帝辛听后,脸色阴沉如水。他深知姬昌此举背后的意义,更明白这就是对他这个人王的挑衅。

但他并未表现出丝毫慌乱,而是沉声道:国师,此事你有何看法?”

姜子牙恭敬地回答道:“大王,姬昌此行必有图谋,但只要我们准备充分,便无需惧怕。臣建议,大王可亲自接见姬昌,以礼相待,但大王的立场,却不可因他所言而动摇。”

帝辛闻言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一丝凌厉道:“自是如此!寡人乃人王,他西伯侯算个什么东西,凭他就想动摇寡人之心?他也配!国师,就按你说的办。寡人倒要看看,这姬昌究竟有何手段。”

姜子牙退下后,帝辛心中仍在暗自思量,他明白西伯侯姬昌的不臣之心已彻底无法掩饰。

而且,如今西伯侯背后恐怕也有其他势力在为其谋划。

帝辛想着,不由叹了口气,揉了揉眉心,心中也升起了一丝压力,如今量劫开启,各方局势是越来越乱了啊!

但不管如何,作为大商的人王,也是人族的人王,他都要维护好人族的稳定。

次日,帝辛在朝歌王宫的大殿上接见了西伯侯姬昌。

姬昌身着华服,面容一派谦和,他步入大殿,行礼拜见,仿佛对帝辛十分恭敬一般。

而帝辛则端坐于上首,看着这位西伯侯虚伪的做派,露出了一丝略带深意的笑容。

片刻以后,帝辛缓缓开口道:“西伯侯远道而来,是寡人怠慢了,只是不知西伯侯此番特意前来朝歌究竟是有何要事啊?西伯侯不妨直言,寡人亦愿闻其详。”

姬昌闻言微微一笑,缓缓开口:“大王,臣此番特意前来,乃是为了大商的未来考虑。自大王即位以来,诸多新政实施,固然有其新意,然亦有不少偏离了大商古礼,恐引起朝野不安,诸侯离心,百姓不平。臣斗胆,恳请大王恢复古礼,以安天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