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太易讲道众生(1 / 1)

加入書籤

随着心念的通达,通天周身环绕的剑意愈发浓厚,却不再带有丝毫戾气,反而透出一股超凡脱俗的平和。

他仿佛与这片天地间的每一缕剑气都建立了某种微妙的联系,剑即是心,心即是剑,达到了剑心合一的至高境界。

片刻之后,通天缓缓睁开了双眼,收敛了周身环绕着的剑意,随后径直向着问心大阵的出口而去。

与此同时,准提也并没有比众人慢到哪里去。

西方教昌盛的场景破灭之后,准提虽然几近疯狂,但是其究竟是西方教的教主。

而且他还一路谋划,顺利成就了天道圣人,其心性之坚韧,自然非同常人。

因此,准提很快便从疯狂中平复了下来。

他站在一片荒芜的西方大地上,看着四周破败的景象,心中虽有悲凉,但更多的是一种坚定。

“破灭又如何!吾既能从一无所有将西方教建起,那便也能从废墟之上,再次让它焕发生机!”准提低声自语,双目中更是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坚决。

“西方教,乃是吾立身之本,吾定会让它成为洪荒之中,令众生仰望的势力!”

准提的声音虽轻,却透着一股非同寻常的自信!令西方教强盛,便是他心中所愿,不管面对什么,都不会更改!

他的目光扫过四周的荒芜,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西方教重新崛起的景象。

“破而后立,方为大道。”准提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明悟。

这时,他缓缓抬起手,轻轻一挥,四周的荒芜景象顿时如同幻影般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清明的天地。

与此同时,准提也感受到了他道心中有一股通透明静之感,那是他内心深处想要壮大西方教的坚定信念所带来的。

他面上露出一抹笑容,然后身形一动,也向混沌问心大阵外而去。

此时,混沌问心大阵中的诸圣均已通过了最后的考验,准备出阵。

而除了众圣,三族族长、西王母、燃灯、雷泽等人,还有久未露面的帝俊、太一、鲲鹏、祖巫,乃至人族中的五帝等人亦都已完成了问心大阵的考验,准备出阵!

鸿钧、太易、扬眉三人站在大阵之外,看着逐渐消散的混沌雾气,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看来,大部分生灵均已通过了这混沌问心大阵的考验。”鸿钧轻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赞许。

太易闻言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不错,他们的心性经过此番,想必都有了极大的提升,道心也更加稳定,如此他们未来的修行之路也将会更加顺畅几分。”

扬眉听到这话也是微微一笑,道:“此次混沌问心大阵,的确是对他们的一次极好的磨砺。”

三人相视一笑,随后便静静等待着诸圣的出阵。

片刻之后,玄屹、镇元子、伏羲、女娲、冥河、红云、平心、老子、元始、通天、准提、接引等人陆续从混沌问心大阵中走出。

他们的气息显然都比之前更加凝实,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显然在这次的考验中,他们自身都有所悟。

太易看着众人,面带笑容,道:“诸位,此次混沌问心大阵的考验,尔等均已通过,未来的修行之路,必将会更加宽广。”

鸿钧也点了点头,道:“望尔等能够牢记此次考验中的感悟,继续前行,追求更高的境界。”

扬眉则笑着说道:“修行之路,本就是逆天改命,与天地争锋。望尔等能够继续保持这份坚定,如此未来的成就,必将不可限量。”

诸圣闻言,纷纷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他们知道,此次混沌问心大阵的考验,不仅仅是对他们心性的磨砺,更是对他们未来修行之路的一次指引。

况且,现在他们都已知道了圣人之上仍有更高的境界。

所以,他们自然不会轻易放弃更进一步的机会,不仅如此,诸圣此刻都在暗暗较劲,想要第一个踏入圣人之上的境界。

太易也看出了他们的心思。

于是,他轻轻抬手一挥,笼罩在鸿蒙岛上的混沌问心大阵便开始逐渐消散,四周的天地重新恢复了清明。

接着,他目光扫视过在场的诸圣还有一众生灵,神色淡然的缓缓开口道:“此次混沌问心大阵的考验,已让尔等直面内心的恐惧、迷茫与执念。修行之路,本就是逆天而行,与天地争锋。然而,真正的对手,并非天地,而是尔等自己。”

他的声音虽平和,但是却自带一股无形的威压,仿佛可以直击所有生灵的内心深处。

“心魔难除,道心难守。唯有直面内心的黑暗,方能真正超脱自我,踏入更高的境界。”太易继续说道。

“此次考验,不过是你们修行之路上的一个小小起点。未来的路,依旧漫长且艰险。”

他的目光扫过众人,见诸圣与众生皆神色肃穆,显然已将他的话听入心中。

“圣人之上,仍有更高的境界。那便是‘混元无极大罗金仙’之境。”太易这话响起后,瞬间便仿佛在众人的心海中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层层涟漪。

“混元无极大罗金仙,乃是超脱天地束缚,掌握着天地间最根本的大道,拥有创造或毁灭世界能力的存在,其实力也远超天道圣人。到了此境,天地万物皆在你们一念之间,生死轮回亦不过弹指一挥。”

诸圣闻言,眼中皆闪过一丝炽热的光芒。他们早已知道圣人之上仍有更高的境界,但此刻从太易口中听到“混元无极大罗金仙”这一境界后,心中依旧是难掩激动。

太易见状,微微一笑,继续说道:“然而,混元无极大罗金仙之境,并非轻易可至。它需要你们对大道有更深的理解,对自身有更彻底的超脱。唯有心无旁骛,方能窥见那一丝契机。”

他的话语刚落,鸿钧便接过话茬,声音沉稳而有力:“道尊所言极是。修行之路,本就是逆天而行,与天地争锋。然而,真正的超脱,便需彻底领悟与天地合一!”

扬眉也点了点头,然后开口道:“修行之路,本就是一场与自我的较量。唯有战胜内心的恐惧与迷茫,方能真正踏入更高的境界!这点望尔等明悟!”

三人的话语,仿佛为诸圣与众生点明了未来前行的方向。

诸圣纷纷点头,眼中不由闪烁起了一股坚定又向往的光芒。

片刻之后,玄屹平复下了心中的激动,他向前一步,向着太易恭敬一礼后开口问道:“敢问师尊,这混元无极大罗金仙之境,究竟该如何踏入?是否有具体的修行之法,或是需要某种契机?”

玄屹的问题一出,诸圣与众生皆屏息凝神,目光齐齐聚焦在太易身上。显然,玄屹问出了他们心中共同的疑惑。

太易闻言,微微一笑,目光扫过众人,缓缓开口道:“混元无极大罗金仙之境,乃是超脱天地束缚、与大道同存的至高境界。踏入此境,并无固定的修行之法,亦无明确的契机可循。”

说着,他扫视了在场的众人一眼,然后继续道:“混元无极大罗金仙之境,乃是心与道的极致融合。若要踏入此境,首先需彻底明悟自身之道,做到心无旁骛,道心通明。”

“其次,需对天地大道有更深的理解,领悟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乃至超脱其外。”

诸圣闻言,纷纷陷入沉思。太易的话听起来简单,却蕴含了极为玄奥的道理,他们一时间竟内,竟无法彻底领悟透彻。

老子此时也有些失去了往日的淡定从容,他上前一步,略带期待的开口问道:“敢问道尊,那吾等究竟有没有希望成功踏入混元无极大罗金仙之境?”

圣人之上的境界他们此刻已经明了,但是这却不代表他们真的能成功踏入这个境界,所以老子才不由有此一问。

太易闻言,微微一笑,目光深邃如星空,缓缓开口道:“混元无极大罗金仙之境,虽是至高境界,但并非遥不可及。尔等皆为天道圣人,早已超脱凡俗,踏入此境,并非无望。”

“然而,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尔等能否坚持本心,持续修行,不断探索天地大道的玄奥。”

太易的声音平静,但却带着一丝深意,在众圣心底激起了一道道涟漪。

而就在此时,一旁的准提眼珠子一转,仿佛是想到了什么一般。

他上前一步,然后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语气诚恳而急切地说道:“道尊慈悲,吾等虽已证道成圣,但对那更高境界的向往却从未停歇。准提斗胆,恳请道尊教教吾等,让吾等能有机会能一窥那混元无极大罗金仙之境。”

准提此举一出,其余诸圣也是纷纷反应过来,纷纷跪倒在地,目光中满是期待与恳求。他们深知,这或许是他们此生唯一能够触及那至高境界的机会。

而太易望着眼前这一幕,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他本就欲讲道众生,如今准提的恳求,正好给了他一个契机。

他缓缓抬手,一股温和的力量将诸圣轻轻托起,让他们重新站定。

接着,他微微一笑,声音平和且从容的轻声开口道:“尔等既有此向上之心,那吾今日便成全尔等,为尔等再次讲道一番,希望尔等能有所得,从而更进一步!”

听到这话,诸圣心头皆是一震,脸上露出了一股惊喜之色。

片刻之后,他们纷纷收起了心中的喜意与激动,期待的看向太易,屏息凝神,静静等待着太易开口。

太易目光扫视了一圈下方一脸期待的诸圣还有一众生灵,缓缓开口,声音如洪钟大吕,回荡在天地之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乎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变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大道境的存在讲道,自是非同凡响。

随着太易的声音缓缓响起,整个洪荒天地顿时都沉浸在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玄妙氛围之中。

天空中,原本流动的云彩仿佛凝固,星辰闪烁的频率也变得缓慢,整个红光天地在这一刻仿佛静止,只余下太易那蕴含着无尽智慧与玄奥的话语在回荡。

种种异象更是升腾而起,天花乱坠,地涌金莲,祥瑞之光笼罩了整个天地,使得每一寸空间都充满了神圣与庄严。

不仅如此,三千大道也在此刻具现而出,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它们在空中交织、缠绕,形成了一幅幅壮观的画卷。

每一道都代表了宇宙间的一种至理,每一种至理又都蕴含着无尽的奥秘与力量。

诸圣与众生沐浴在这无上道音之中,只觉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洗涤,仿佛在这一刻,他们与天地大道产生了某种奇妙的共鸣。

而此时,太易的声音却仍在继续,“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而神,不知其不神之所以神也。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

随着太易的讲述逐渐深入,那些异象也变得更加壮观。

天花乱坠,地涌金莲,更有无数瑞兽祥禽在空中翱翔,它们或嘶鸣,或欢歌,仿佛在庆祝这难得的盛事。

而太易的声音,也在这无尽的异象中愈发显得空灵与深邃。

他仿佛已经与天地大道融为一体,成为了这天地间最伟大也最至高无上的存在。

“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于目。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至乐性余,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