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悟空修道(1 / 1)

加入書籤

太虚闻言点了点头,然后转身道:“好了,且随我来吧。”

说罢,便直接步入洞府,孙悟空见此不敢犹豫,连忙跟上。二人穿过氤氲灵气,眼前瞬间豁然开朗。

但见洞天福地中,瑶草奇花遍地,仙鹤灵鹿徜徉。

一株参天桃树矗立中央,树下摆着青玉案几,上面摊开一卷竹简。

太虚在桃树下盘膝而坐,示意孙悟空坐在对面:“修行之道,首重心性。你且说说,何为长生?“

孙悟空挠头想了想,然后答道:“长生就是不老不死,与天地同寿!”

“谬矣。”太虚听此摇了摇头,显然并不赞同孙悟空此言。

只见他指尖凝聚一点灵光,然后缓缓开口道:“你看这朝生暮死的蜉蝣,可算长生?”

那灵光中浮现微小生物,在朝霞中诞生,又在暮色里消亡。

孙悟空看得十分入神,片刻后,他凝视着那灵光中的蜉蝣,摇了摇头,认真回答道:“蜉蝣朝生暮死,生命短暂,自然不能算作长生。”

太虚微微一笑,又问道:“那山川河流,日月星辰,它们历经亿万年而不变,可算长生?”

孙悟空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思索,他抬头望向洞外那永恒的天空,缓缓说道:“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确实长久存在,但若天地崩塌,宇宙毁灭,它们又焉能独存?弟子愚钝,不知这算不算长生。”

太虚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轻抚长须,继续道:“你心中有疑,此乃修行之路上应有的态度,这很好!”

“若只求肉身不朽,不过是顽石死物。而真正的长生却并非不死不灭,而是超脱生死轮回,明心见性,自在无碍。”

“山川河流,日月星辰,虽长久却受限于天地,未得真正自由。真正的长生,是心灵与精神的永恒,不受外物所困,不被时间所限。”

孙悟空听后,似有所悟,却又觉得难以捉摸。他低头沉思,心中充满了对长生更深的渴望与疑惑。

太虚见状,也不急于一时,他缓缓站起身来,走到那参天桃树旁,摘下一颗熟透的桃子,递给孙悟空:“修行之路,如这桃树,需经历风雨雷电,方能结出甜美果实。长生亦是如此,需历经磨难,方能悟透真谛。你且先食此桃,感悟其中生机。”

孙悟空接过桃子,大口咬下,只觉一股清甜与生机涌入体内,仿佛连灵魂都被洗涤了一番。

他抬头看向太虚,眼中闪烁着更加坚定的光芒。

“师父,弟子明白了!长生非是永生不死,而是超脱桎梏,明悟本心。弟子愿随师父潜心修行,参透这天地至理!”孙悟空双手捧着桃核,郑重叩首。

太虚闻言大笑:“善!你有此念甚好!“

说罢,他眼中紫气流转,忽然并指在悟空眉心一点。霎时一道金色符箓如游鱼般没入其灵台,化作一篇玄奥功法。

“这是《鸿蒙道经》基础篇,你先修习三年。三年后若能入门,我再传你更高深的法诀!”

但孙悟空闻言却没有任何反应,他此刻已呆立在原地,似乎并没有听到太虚的话一般,一门心思只剩下了脑海中那玄妙的修行法门,激动得抓耳挠腮。

而太虚见此只是点了点头,显然并没有在意此事,也没有再多言,直接返回了洞府中。

一旁的孙悟空并没有注意到太虚的动作,而是当即在山巅寻了处平坦岩石,盘膝而坐,按照功法的指引开始吐纳天地灵气。

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转眼间三年便过去了……

这一日悟空正在修炼,忽觉体内灵力奔涌如潮,周身毛孔迸发金光。它猛地睁眼,两道金光直射斗牛!

“师父!弟子好像入门了!”孙悟空高呼一声,然后兴奋地跃起,一个筋斗翻到洞府前叩门。

随着孙悟空的呼声,石门缓缓开启,太虚负手而立,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他没想到这小猴子竟在短短三年内就修成了《鸿蒙道经》第一重,这般天赋,可以说是十分罕见了。

其实,太虚也不知这《鸿蒙道经》究竟是何来历,只知这是他脑海深处一直存在的功法,似乎与他的本源息息相关。

而且,他隐隐有感觉,这《鸿蒙道经》似乎极为不凡,其中玄奥,连他都有些摸不透。

此时,一旁的孙悟空见太虚现身后,连忙跪伏在地,恭敬道:“师父,弟子已能引气入体,运转周天!”

太虚听到这话,眼中紫芒微闪,仔细打量着这个徒弟。

只见孙悟空体内灵力纯净无比,经脉中隐隐有鸿蒙紫气流转,竟已触摸到地仙门槛。

这般修行速度,饶是太虚也不由暗自吃惊。

“不错。”太虚微微颔首,神色看起来十分满意。

接着,他继续开口道:“既已入门,那为师今日便传你第二重心法。”

说罢,他指尖凝聚一点紫光,轻轻点在孙悟空眉心。

霎时间,更为玄奥的功法烙印在悟空识海,同时一道禁制悄然形成,这是为了防止功法外泄。

孙悟空只觉脑海中轰然作响,无数金色符文如星河般流转。

他顿时也顾不得其他,连忙盘膝而坐,开始参悟新得的功法。

但此刻的太虚看着入定的弟子,眉头却是不由微微皱起。

因为,方才传功时,他竟从孙悟空体内感应到一丝十分熟悉的气息。

此前,他亦从孙悟空身上感应到了熟悉的气息,但是那时却没有如此明显,因此他便没有放在心中。

但是,这次他却感觉到了十分明显的熟悉感,好似他本来就与孙悟空相处许久,甚至是有什么关系一般。

“奇怪……为何会有这种感觉……”

太虚喃喃自语道:“难不成我真的与悟空有什么关系?”

他心中十分不解,于是便打算深入探查自身记忆。

但是就在这时,他忽然觉得眉心一阵刺痛,仿佛有什么东西要破封而出,令他心神无比躁动。

太虚见此,也不敢再继续探查,连忙稳住心神,将那股躁动压下。

“看来此事,与我失去的记忆封印有关……”太虚顿时有些若有所思。

随后,他轻叹一声道:“也罢,或许是时机未到,不可强求!”

说罢,他便直接转身,进入了洞府深处。

转眼又是三年过去……

这一日,孙悟空正在山巅演练神通。

只见他身形如电,在空中留下道道残影;口中吐出一道金光,将百丈外的巨石击得粉碎。

接着,又拔下一把毫毛,吹口气便化作数十个分身,各持棍棒演练武艺。

“师父请看!”孙悟空收了神通,连跑带跳的来到太虚面前,然后神色得意的开口道:“弟子已将第二重功法修至圆满,还自行悟出了几样本事!”

太虚眼中闪过一丝讶异。这小猴子不仅如今修为已达天仙境界,竟还能自创了神通,天赋之高实属罕见。

“除了这些,你可还领悟了其他神通?一同展示与为师看看!”太虚淡淡道。

孙悟空闻言,眼中金光闪烁,兴奋地抓耳挠腮:“师父且看!“

说罢,便见他深吸一口气,身形突然暴涨至百丈高下,头如泰山,腰似峻岭,赫然是法天象地之术。

接着又缩成芥子大小,在草叶间翻腾跳跃。

紧接着,他又开始施展变化之术,一会儿变成一只翱翔天际的雄鹰,一会儿又化作一条蛟龙在云海中游走,最后更是分出了三道与他一模一样的身影,各自施展不同的神通。

太虚看完,心中震动。这些神通看似简单,实则暗合大道变化,绝非寻常神通可比。

甚至,他还从这些变化中,感觉到了一丝那传闻中三千魔神之一的混沌魔猿的影子。

“悟空……”太虚忽然面色十分严肃的开口问道:“这些神通你是如何悟出的?”

孙悟空听到这话不由挠了挠头,然后有些不知所措的回道:“弟子也不清楚,修炼时脑中自然浮现这些法门,仿佛...仿佛本就该会一般。”

太虚闻言,眼中紫芒大盛。他猛然意识到,自己这弟子体内恐怕隐藏着什么!

就在此时,天际忽然乌云密布,雷声隆隆。

太虚抬头望去,只见劫云汇聚,竟是孙悟空的天仙劫将至!

“师父,这是……”孙悟空见此,心头不由有些惊慌。

太虚闻言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莫慌,此乃你的天仙劫,渡过便可成就天仙道果。记住,这雷劫虽凶险,却也是淬炼肉身元神的最佳时机,不要错过!”

他话音刚落,第一道雷霆已然劈下!

孙悟空猝不及防间,瞬间便被劈得浑身焦黑。但他很快爬起,眼中金光更盛,竟主动迎向第二道雷霆!

“来啊!俺老孙可不怕你!”孙悟空仰天怒吼。

随着孙悟空的怒吼,天际的劫云仿佛被激怒了一般,一道黑色雷霆顿时如怒龙般咆哮而下,直劈向孙悟空。

而孙悟空见此,却毫不畏惧,只见他身形一震,浑身金毛根根竖立,眼中闪烁着不屈的光芒。

他仰天长啸,不躲不闪,硬生生地接下了第一道天雷。

雷霆之力在他体内肆虐,却也被他体内流转的鸿蒙紫气逐渐吸收,转化为自身的力量。

孙悟空只觉浑身一颤,仿佛有无数电流在体内游走,让他浑身舒畅,力量又隐隐增强了几分。

太虚在一旁微微颔首,显然对于孙悟空的表现颇为满意,以雷劫淬炼肉身,的确对于肉身提升大有裨益。

然而,天雷一道接一道,愈发猛烈。

到了第五道天雷时,雷霆之力已如狂风暴雨般倾泻而下,将整个山巅都笼罩在雷光之中。

孙悟空咬紧牙关,双手紧握,浑身金光大放,与天雷硬撼。

每一次雷击,都让他浑身颤抖,但他却始终咬牙坚持,绝不退缩。

太虚在一旁看得暗暗点头,自己这弟子虽然性子有些跳脱,但是身上的坚韧与毅力却是一点也不少!

随着雷劫的不断劈落,第九道天雷终于轰然落下,这是天仙劫的最后一道,也是最为强大的一道。

孙悟空浑身金毛已被雷火燎得焦黑,但他的双眼却愈发明亮,仿佛两团燃烧的火焰。

他仰天长啸,周身灵力沸腾,仿佛要与这天地之力决一死战。

“给我破!”孙悟空怒吼一声,体内灵力疯狂涌动,化作一道紫色光柱,直冲云霄,与那天雷硬撼在一起。

只听轰然一声巨响,整个山巅仿佛都被掀翻了一般,气浪四溢,尘土飞扬。

待得烟尘散去,只见孙悟空浑身赤裸,皮肤呈现出淡淡的金色,眼中闪烁着兴奋与喜悦的光芒。

“师父,弟子成功了!”孙悟空太虚面前。

太虚点点头,然后立刻挥手取出一枚丹药,轻声开口道:“服下它,可助你恢复伤势。”

孙悟空闻言连忙接过丹药吞下,服下丹药后,他便发现,此刻他身体上因雷劫而产生的伤势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

片刻后,他看向太虚认真开头道“弟子谢过师父!只是不知师父何时才能传授弟子长生之法?”

太虚看着这个徒弟,心中复杂。按理说,天仙已有千年寿元,算得上长生了。

但他知道自己这弟子所求的,是真正的大道长生。

“悟空……”

太虚轻叹一声道:“你可知何为真正的大道?”

孙悟空听到这话顿时一愣,然后不解得开口道:“弟子愚钝,请师父指点。”

太虚望向远方,然后目光深邃的缓缓说道:“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与天地同寿虽为长生,却仍受天道约束。唯有证道混元,修得大道,方能真正逍遥自在。”

“混元……那这混元又是何境?弟子又该如何证道混元?”孙悟空急切问道。

太虚听到这话,不由微微一笑,然后缓缓说道:“准圣之上,便是混元之境,乃是所有修行者的追求,这个境界是真正与道合真,万劫不灭的境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