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阵中世界(1 / 1)
“道友可知此处为何地?”老子沉默半晌,然后接过茶盏,轻声开口问道。
老翁闻言却是笑而不答,只是反问道:“道友可知‘无为’真意?”
老子听此一怔,他如何会不知无为之意,要知这可是他多年来苦苦参悟的大道真谛。
于是,他放下茶盏,正色道:“无为者,顺其自然,不妄为也。”
老翁笑着摇了摇头:“若洪水滔天,可无为否?若妖魔乱世,可无为否?”
老子听到这话,眉头顿时紧锁,随后便陷入了沉思之中。
忽然,周围景象变幻,草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汪洋。
滔天巨浪中,无数生灵挣扎呼救,而他就站在云端,俯视这一切。
“救,还是不救?”老翁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老子见此,沉默良久,突然长叹一声:“无为非不为,乃不妄为也。该为时当为,不该为时不为,此乃真无为。”
话音未落,那滔天汪洋瞬间消散,而老子再抬眼时,便发现自己已置身于一片星空之中。
脚下是旋转的星河,头顶是无尽虚空。那老翁则是化作一团清光,融入了老子体内。
“原来如此……”
片刻后,老子眼中精光暴涨,顶上三花绽放,一道清气冲天而起,在星空中演化出一方小天地。
与此同时,外界大阵中,代表老子的那片莲瓣突然光芒大放,七十二品浑沌青莲微微震颤,一道清光直冲混沌深处。
太易嘴角微扬:“老子已悟。”
这边,元始入阵后,眼前出现了他十分熟悉的玉虚宫。
只见十二金仙分列两侧,恭敬行礼道:“恭迎师尊。”
元始见此,微微颔首,接着便登上了云床。
而就在这时,他忽然发现十二金仙中竟混入了几个陌生面孔。
一个狼首人身的妖修,一个浑身魔气的魔修,甚至还有一个背后生有羽翼的妖族。
“尔等何人?怎会在玉虚宫中?”元始沉声喝问。
那狼首妖修上前一步,咧嘴笑道:“师尊怎会说这般话!莫非您忘了?当初是您亲自收吾等为徒的!”
“怎么可能!真是荒谬!”元始听到这话,顿时大怒,然后袖袍一挥,想要将这几个异类驱逐!
但是就在这时,他却发现自己体内的法力竟然根本无法调动!
与此同时,他的云床旁突然多了一个人影!
而这个人影,正是另一个“元始”,只是这个“元始”与他的一脸严肃截然不同!其面带慈悲,一身气息更是十分柔和。
“道友何必动怒?”
那“元始”微微一笑,然后轻声对着元始道:“道法自然,万物平等。妖、魔、人,皆可修道,何分彼此?”
元始闻言,顿时冷笑一声:“难道妖魔鬼怪,都配入吾玉清门下?这话简直可笑!”
另一个“元始”听此不由叹息一声:“当年紫霄宫中,道祖讲道,可曾分过彼此?红云让座,准提接引成圣,岂非机缘?道友执着于教统之别,反倒落了下乘。”
元始闻言,如遭雷击。他回想起自己无数年来对教统的执着,对非我族类的排斥,忽然感到一阵茫然。
“难道……吾真的错了?”
而这位“元始”此时却是不再言语,只是静静看着他。
殿中的十二金仙和那几个异类弟子也保持沉默,似是在等待着他的决断。
良久,元始长叹一声,周身玉清仙光突然变得柔和起来:“罢了,或许吾的想法真的错了,吾好像忘了道法自然!”
一直以来的经历,还有他们三清兄弟的分道扬镳,其实早已动摇了元始的心!
此时,眼前的一幕幕,算是给了元始最后一击,同样也是给了他一个走下来的台阶!
而元始的话音刚落,那几个异类弟子的形象突然变化,化作人形,向他恭敬行礼。
而那个“元始”也微微一笑,融入了他的体内。
随着这个“元始”的融入,元始只觉灵台一阵清明,多年来对教统的执着如冰雪消融。
他的气息开始蜕变,玉清仙光越发纯净,再无半分排斥之意。
外界大阵中,代表元始的莲瓣绽放出前所未有的清光,与老子的清光遥相呼应。
另一边的通天入阵后,眼前却是一片血色战场。
残阳如血,映照着满地尸骸。折断的剑戟插在焦土上,乌鸦在低空盘旋,发出凄厉的鸣叫。
远处,一座巍峨城池正在熊熊燃烧,城墙上的旗帜依稀可见“截”字。
“这是吾截教?!”通天见此瞳孔骤然一缩,身后青萍剑自动出鞘,环绕周身。
这时,一道黑影忽然从天而降,落在通天面前。
那人一身黑袍,面容模糊,唯有一双眼睛猩红如血。
“通天,你看到了吗?这就是截教的结局。”那黑影声音沙哑,带着无尽的嘲讽。
“因为你的一意孤行,因为你所谓的'有教无类',截教万仙尽殁,道统断绝!”
通天闻言,顿时握紧青萍剑,指节都有些发白,他沉声开口道:“你又是何人?”
那黑影听此不由大笑出声:“吾?吾就是你啊!是你心中的悔恨,是你不敢面对的自我!”
说着,黑影突然化作通天模样,同样手持青萍剑,只是剑身漆黑如墨。
“来啊,打败吾,你就能够接受这一切!”
说着,那黑影便挥剑斩来,同时一道道剑气撕裂虚空。
通天见状,立刻举剑相迎,只见两柄青萍剑瞬间相撞,迸发出刺目的光芒。
二者每一次交锋,都有一幅画面在通天脑海中闪现,万仙阵破、弟子陨落、截教道统衰微……
“不!”通天突然暴喝一声,青萍剑猛然挥出,将那黑影逼退。
“截教之道,本就在于海纳百川!弟子陨落,非道之过,乃时运也!”
黑影闻言,身形一顿,狞笑道:“那你就眼睁睁看着他们去死?”
通天听此,眼中剑意顿时暴涨:“剑者,宁折不弯!截教之道,纵使万劫不复,吾亦往矣!”
话音未落,他手中青萍剑突然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一剑刺穿那黑影胸膛。
那黑影顿时惨叫一声,然后瞬间化作黑烟消散。
此时,周围景象再次变幻,通天发现自己站在一片剑冢之中,无数名剑插在地上,剑身轻颤,似在向他致敬。
“原来如此……剑道真意,在于坚守本心。”
通天喃喃自语,青萍剑自动归鞘,而他身上的气息却开始节节攀升。
外界大阵中,代表通天的那片莲瓣剑气冲霄,搅动混沌。
而太易的大弟子玄屹亦已踏入这问心大阵!
只见其踏入的瞬间,眼前景象便骤然变化。
他发现自己站在一片浩瀚星空之中,脚下是无尽星河,头顶是深邃虚空。
“这是……”玄屹眉头微皱,手中鸿蒙量天尺微微颤动。
忽然,星空中浮现出七十二座悬空仙山的虚影,每座仙山上都盘坐着一个“玄屹”。
这些“玄屹”或老或少,或喜或悲,形态各异。
“吾等皆为汝。”众“玄屹”齐声开口,声音在星空中回荡。
玄屹闻言,目光凌厉的扫过这些身影,然后喝道:“不过区区幻象,也敢乱吾道心?”
他话音刚落,那位最年长的“玄屹”便缓缓起身,白须垂地:“非也。吾等皆是你心中所念,是你可能的未来。”
接着,那最年轻的“玄屹”则是蹦跳着上前,然后嬉笑着开口道:“你若选择逍遥自在,便可如我这般无忧无虑。”
而最威严的“玄屹”则冷哼一声:“若执着于权势,便会如吾一般,终日不得安宁。”
玄屹听着这些话语,心中波澜渐起。
他想起自己作为太易首徒,肩负着统领鸿蒙岛的重任,却也因此失去了许多自由。
“何为真我?”此刻,那年长的“玄屹”突然向着玄屹发问。
玄屹听到这话顿时沉默下来,许久之后,他才忽然仰天长笑道:“真我便是此刻之我!既承师尊厚望,自当担此重任,何须犹豫?”
话音未落,七十二个“玄屹”同时化作流光,汇入他体内。
玄屹只觉灵台一片清明,刚突破的修为竟再次突破,真正迈入了混元无极大罗金仙之境!
与此同时,外界大阵中,代表玄屹的莲瓣也绽放出了耀眼的光芒,七十二道鸿蒙紫气环绕其上。
太易见此,微微颔首,面上尽是满意之色,对于玄屹这个大徒弟,他实在是无可挑剔!
而镇元子入阵后,便发现自己已站在了五庄观前,但此时观中却空无一人。
原本五庄观中的那棵人参果树此刻竟已枯萎凋零,地书则一派残破不堪的模样。
“怎会如此?”镇元子见此大惊失色,连忙上前查看。
这时,一个樵夫打扮的老者从观中走出,笑道:“道友可是在寻你那童儿?”
镇元子定睛一看,这樵夫竟是自己的模样:“你是……”
樵夫抚须而笑:“我便是放下一切后的你。无牵无挂,逍遥自在。”
镇元子闻言,心中瞬间一震!
“放下,方能得大自在。”那樵夫再次轻声开口道。
镇元子听此沉默良久,然后便见他忽然摇头道:“不,守护亦是修行。地书承载洪荒地脉,守护大地,此乃吾之道!”
说罢,他袖袍一挥,五庄观恢复如初,清风明月从观中跑出,人参果树重新焕发生机。
樵夫见状,欣慰一笑,化作青烟融入镇元子体内。
镇元子顿时只觉对地道的感悟更深一层,修为亦是大进,顺利踏入了混元无极大罗金仙之境!
另一边的女娲入阵后,眼前却是出现了一片荒芜的天地。
没有山川河流,没有花草树木,甚至没有日月星辰,只有一片灰蒙蒙的虚无。
“这是……”
女娲看着一片虚无,本能地祭出山河社稷图,想要创造生命。
但她却发现,此时图中的世界和她眼前的景象一般,同样也是一片荒芜。
忽然,一个与她容貌相似的女子从虚无中走出,手中同样持着一卷图卷。
“姐姐,你终于来了。”
那女子娇笑一声道:“姐姐看看吾创造的世界如何?”
说着,她展开图卷,其中显现出一个完美的世界,山川秀丽,万物和谐,没有任何纷争与痛苦,尽是一片祥和之景。
但女娲看着这个祥和的世界,却是不由蹙起了眉:“好完美的世界!不过却好虚假!”
那女子听到这话,笑容不变道:“可这才是理想的世界,不是吗?没有杀戮,没有痛苦,所有生灵都安居乐业。”
女娲闻言,皱着眉摇了摇头道:“可没有黑暗,何来光明?没有痛苦,何知快乐?你创造的就不是真实的世界。”
这话一出,那女子脸色突然阴沉下来:“那你创造的世界就很好吗?人族互相残杀,生灵涂炭,这就是你想要的?”
随着她的质问,女娲脑海中浮现出人族征战、生灵涂炭的景象,心中不由一痛。
“正因有不完美,才有进步的空间。”女娲坚定地开口道。
“吾创造的生命,自有其道路要走!要知完美不是赐予的,而是自己争取的!”
女子听此,不由冷笑一声:“姐姐,你这就是在强词夺理!”
说着,她手中图卷突然飞出,化作一个完美世界向女娲压来。
女娲不慌不忙,展开自己的山河社稷图,两幅图卷在空中相撞。
完美世界如泡沫般破碎,而女娲的图中世界却越发真实鲜活。
“你输了。”女娲面色平静的轻声开口道,显然这一幕并没有出乎她的意料。
但那女子却是一脸不可置信,她低声喃喃道:“为什么?”
这话像是再问女娲,又像是在问自己一般。
而女娲此时却是一脸平静的开口道:“因为虚幻的完美,永远敌不过真实的残缺。”
这话一出,那女子身形开始渐渐消散,化作点点光芒融入女娲体内。
女娲只觉对造化之道的理解更深一层,不再执着于创造完美,而是懂得了生命自我完善的真谛。
外界大阵中,代表女娲的莲瓣绽放出造化之光,无数小世界在其中生灭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