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抓周(1 / 1)

加入書籤

陈瑞卿夫妻的来到,一开始确实让张淑珍等人有些措手不及。

后来话说开了,大家解开心结,气氛慢慢好起来。大家伙儿说说笑笑的,倒也挺热闹。

吃过午饭,张淑珍张罗着,在炕上铺了张台布,然后在台布上摆了好多东西,、笔、秤、钱、勺子、尺、等等。

今天是盛新华一周岁生日,就算不摆宴席不张罗,好歹也要抓个周吧。

“婶子,你这是?”陈瑞卿夫妻一看,都有点儿懵,不知道张淑珍这是要干啥。

“哦,你们赶的巧了,今天是新华周岁。

哎呀,现在也不让讲究这些,所以家里就没张罗,我寻思着,简简单单,让孩子抓个周吧。”

按理,应该是中午吃饭前,让盛新华抓周。

这不是赶上陈瑞卿两口子来,就给耽误了么?所以才放在了午饭后。

“哎呦,婶子,你看这事儿闹的,我们也不知道啊。”

陈瑞卿一听,这个后悔啊,早知道今天是盛家孙子周岁,他们咋地也得带点儿贺礼来啊。

早晨来的时候,就拎了点儿点心、罐头啥的,东西太少了。

“咳,这有啥?一个小屁孩生日罢了。”盛希平在那头满不在意的笑了笑。

“现如今谁还讲究这些啊,这就是没事儿了,哄孩子玩呢。”

一边说着,盛希平就把儿子抱过来,放在了台布上。

“儿子,你看看这些东西,喜欢啥,你就抓啥。”

盛新华正跟陈峰玩呢,忽然被抱到了台布上,瞧见那么多平时玩不着的东西,一下子高兴起来。

瞅瞅这个挺好,瞅瞅那个也挺有意思,左看右看的,不知道拿起来哪个好了。

转悠了一圈,咦?有个好东西。

盛新华眼前一亮,朝着前面的一把木头枪就爬了过去,然后一把抓起来,拿在手里摆弄着。

“这是谁的枪?咋把这玩意儿也摆上了?”

张淑珍愣了下,刚才她往台布上摆东西的时候,没往上摆枪啊。

“这是小峰的木头枪,刚才我趁你不注意放进去的。”

那边,盛希泰挠了挠头,小声说道。

他就是觉得东西太少了,随手找了几样儿放进去。

张淑珍仔细一看,合着多了好几样东西呢。

都是盛希平闲着没事儿的时候,给陈峰还有盛希泰他们弄的一些玩具,木头刀、木头枪之类的玩意儿。

当着陈瑞卿夫妻的面儿,张淑珍也不好发作,只能瞪了小儿子一眼完事儿。

而就在这时候,盛新华又把木头刀也拿在了手里。

好家伙,这一手刀一手枪,把小家伙美的啊,咧着嘴直乐。

男孩子嘛,有几个不喜欢刀枪的,这是天性。

“哎呦,婶子,你家这孙子可不得了啊,将来这不得是个当兵的好材料?”陈瑞卿一看,忙说道。

抓周嘛,就是取个好兆头,图吉利而已。

这年月对于普通人来说,当兵算得上是很好的出路了,要是能留在部队慢慢发展,将来的前程一定不错。

哪怕是当几年兵退伍了,林业系统出身的,回来也能安排工作,可比当知青上山下乡强多了。

所以陈瑞卿这么说,张淑珍立时高兴起来,“哎呦,那敢情好,新华要是将来真能当兵留在部队上,也算老盛家祖坟冒青烟了。”

盛家祖祖辈辈务农,没出来过什么有本事的人。

直到盛连成这辈儿,盛连成来东北招工成了工人,每个月工资寄回去一大半,供着老四老五念书。

后来这俩都考了大学,成家立业,算是兄弟几个里头,过的最好的。

到盛希平这一辈儿,老家那头大房家的几个依旧是务农,三房的有一个招了工,四房五房的孩子还小,人家在城里,估计往后不会差了。

算了算,老盛家还真是没有人当兵。

如今这年月,当兵可是非常光彩的事儿,光宗耀祖呢。盛新华要是长大了真能参军入伍,在老盛家也算是头一份儿了。

“那可不一定,指不定新华将来跟我大哥一样,爱打猎呢。”

就在张淑珍满心欢喜的时候,旁边盛希泰不紧不慢,来了这么一句。

这话一出,满屋子的人瞬间都愣住了。

大家伙儿瞅了瞅盛希平,再看看拿着刀枪爱不释手的盛新华,是啊,不一定当兵才能摆弄刀枪,猎户不也用么?

张淑珍一听这话,气的伸手就拍了小儿子一巴掌。

“你个死孩子,我不跟你一样的,你还没完了是吧?你要是会说话就说,不会说话就把嘴闭上。”

气死人了,抓周都是说好听的,不管将来能不能实现,就是个美好的寓意和祝福。

都盼着孩子出息成材,哪有希望孩子将来打猎的?

盛希泰挨了一巴掌,不敢再说话了,只瘪着嘴上一边儿去呆着。

那边陈瑞卿一看,赶忙解围,“爱好打猎也挺好的,你看希平兄弟不也爱打猎么?打猎不耽误正经工作就行,挺好的。”

刚刚张淑珍太生气了,才不顾陈瑞卿夫妻都在跟前儿,就给了儿子一巴掌。

此刻陈瑞卿好言相劝,张淑珍也不好再跟儿子计较,于是点点头笑了。

“是啊,家里有眼下的光景,老大出力不少,不说别的,一年到头,家里真不缺肉吃,是挺好的。”

这么一说,大家伙儿都笑了起来,就连炕上摆弄木头刀枪的盛新华,也跟着一起笑。

既然盛新华抓了刀枪,其他东西都不喜欢,这抓周也就算结束了。

于是周青岚把其他东西都收拾起来,只留下那木头刀剑给孩子玩。

过了一会儿,盛新华困了,开始闹觉,周青岚赶紧把孩子抱西屋去哄睡。

陈瑞卿夫妻虽然着急回省城,可陈峰不想走,再者盛家极力挽留,两口子也不好太急切,只能答应在盛家住下。

客人来家里,总要做点儿好吃的招待。

迎宾饺子送行面,中午时间太仓促了没能包饺子,下午张淑珍就领着闺女、儿媳妇,又是剁馅又是和面。

大家伙儿齐动手,又是包饺子又是做菜,弄了不少好吃的。

盛希平下午也没去上班,留在家陪着陈瑞卿说话,同时,还让盛希康去请了刘长德父子,以及王家川、郑先勇过来。

晚上,盛家摆了两桌,八个硬菜,再加上酸菜猪肉馅儿饺子,大家伙儿在一起,好一番热闹。

陈瑞卿夫妻在盛家住了一晚,第二天吃过早饭,便要告辞离开。

盛家人也知道,留不住,于是张淑珍和周青岚,开始给陈峰收拾东西,衣服鞋子、文具、玩具等等。

只要是这一年多陈峰用过的东西,都挑最好的,整理了给他带着。

这边收拾东西,那头陈峰就在哭,他是真的不想走。

“小叔,咱说好了啊,到时候你一定去省城找我。”陈峰拽着盛希泰的手,哭唧唧的说道。

“嗯呢,我肯定去找你,你回去了千万记得给我写信。

咱的地址知道不?松江河林业局前川林场,千千万万记住了。”

盛希泰也在那儿抹眼泪,俩孩子都舍不得对方。

旁边,盛云芳、盛云菲也挺难受的,就连还不懂事的盛新华,脸上也没了笑容,只朝着陈峰伸手,“哥、哥。”

这娃,如今能冒儿很多话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能叫,有时候会叫叔、姑。

发音略有些不标准,像今天这么标准的叫哥哥,也是极少数。

陈峰走过去,抱起来盛新华,亲了亲新华的脸蛋。

“哥哥要走了,新华要好好的,多吃饭,快点儿长大,等你长大了,哥哥领你去省城玩。”

盛新华听不懂哥哥在说什么,只看见哥哥脸上有眼泪,于是抬起小胖手,去帮哥哥擦眼泪。

“哥、哥。”小家伙嘴里不停的叫着。

那边,张淑珍和周青岚把陈峰的东西都归拢好,装在一个帆布大背囊里,交给了陈瑞卿。

“这些都是小峰用的东西,你们都带着吧,回去就不用买了,这些都是新的。”

“哎,谢谢婶子,这些东西,我会让小峰好好保管的,婶子放心。”

陈瑞卿接过了沉甸甸的大背囊,这里头,都是盛家人对陈峰的一片心意。

盛希平又递过来一个包裹,“哥,这些是咱山里的特产,蘑菇、木耳、松子,还有两张皮子。

你别嫌少,拿回去自己吃也好,给亲朋好友分一分也行。要是觉得好,明年秋天我再给你寄。”

东北林区,也就这些玩意儿了,不花钱,费点儿工夫,送人倒是挺不错的。

“这里还有煎饼、熟肉、鸡蛋、大葱啥的,你们回城坐火车的时候吃,省得花钱买了。”

昨天烀的肉,张淑珍特地给切了一盘,用油纸包着,到车上煎饼卷肉、大葱,就点儿热水,能吃饱,比别的干粮都强。

“哎呀,你看看这多不好。

我们来也没给家里带啥东西,这临走了,你还给我们装这老些吃的用的。还是留家里吧,我们路上都好说。”

陈瑞卿一脸的抹不开,人家帮着养了一年多孩子,分文不要,临走还给带了这么多东西,他觉得心里过意不去。

“哥,你要是不收这些,可就是看不起兄弟了啊。

咋地?你现在回城了,是大处长,瞧不上我这出大力的伐木工人了呗?”

盛希平把东西往陈瑞卿手里一塞,故意说道。

陈瑞卿以前是省商务厅主管外贸方面的小干部,这次从夹皮沟调回去,升职成处长了,所以盛希平才这么说。

这话说出口,陈瑞卿还能说啥?真要是不收东西,盛希平能跟他翻脸。

陈瑞卿无奈叹气,“弟,回头有啥事儿,记得给我写信、打电话都行。

要是啥时候有机会,一定带着大叔和婶子,去省城住些日子,我领你们去逛逛省城。”

“好,哥、嫂子放心,有空我们一定去。

时候不早了,我送你们去车站吧,咱林场的车应该在那儿等着了。”

昨天晚上喝酒的时候,王家川说了,今天他给安排林场的摩托卡,送陈瑞卿一家去松江河。

“小峰,戴好帽子,叔送你们去车站。”盛希平回头,拍了拍陈峰肩膀。

陈峰听话的戴上了帽子,一脸不舍的跟盛家所有人告别,然后一步三回头的跟着父母往外走。

盛希平帮忙拿着东西,跟在陈家三口身后出去。

张淑珍领着盛希泰,周青岚抱着盛新华,盛希康、盛云芳几个,都跟着出来,一直送到大门外,朝着陈家三口人挥挥手。

陈瑞卿领着媳妇和儿子转身,朝着张淑珍等人深深一鞠躬,算是谢过盛家人对陈峰的照顾。

“奶奶、婶子、三叔、四姑、五姑、六叔,新华弟弟,我走了,我会想你们的。”

陈峰没忍住,又掉了眼泪,朝着盛家人挥手,大声说道。

“走吧,回去好好念书,长大了有出息,就算没辜负你奶和你婶子的心意了。”

盛希平搂着陈峰肩膀,陈峰几步一回头的,就这么离开了盛家。

张淑珍等人站在门口,一直看着陈家人离去的背影越来越远、越来越小。

“唉,你说这养了一年多的孩子,说走就走,我这心里头,咋空落落的难受呢?”

张淑珍抹了抹眼角的泪,嘟囔道。

“是啊,好不容易养出感情了,这一走,可不是难受咋地?”周青岚也叹口气。

“行啊,小峰能找着亲爹亲妈,也是好事儿,要不然在咱家,他总觉得自己是外人。

孩子小还好说,等他长大了,保不齐有别的心思,想去找亲爹亲妈呢。

这样挺好的,人家小峰的爹是省里大官,小峰又是个儿子,回去也受不了委屈。

妈,你就别难过了。”这时候,周青岚也不好说别的,只能安慰张淑珍呗。

“唉,不说这些了,走,咱回屋吧,新华还小,别冻着他。”

张淑珍叹口气,没说别的,只抱过来盛新华,领着儿女往屋里走。

另一边,盛希平送陈家三口到了小火车站,场里的摩托卡已经在等着了。

盛希平把东西放到了座位上,又跟陈瑞卿父子说了几句话,就赶紧下车。

“希平,你等会儿。”就在盛希平下了车,刚要迈步走的时候,陈瑞卿叫住了他。

“那啥,昨晚上我们睡的枕头里,有五百块钱,你记得拿出来,可别丢了。”

白天盛希平没收那五百块钱,晚上趁着睡觉的工夫,陈瑞卿就把钱塞在枕头皮里面了。

盛希平回头,朝着陈瑞卿笑了笑。

“哥,小峰的一条裤子兜里,有五百块钱,你提醒嫂子注意点儿,别丢了,你们路上有点儿啥事,拿出来用。”

他早就知道,陈瑞卿夫妻不会轻易罢休,所以提前就做好了准备。

陈瑞卿被噎了个跟头,刚想回身去找钱,这时候摩托卡司机却发动了车子,关上了车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