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积蓄力量,二圣回归洪荒(1 / 1)
经过一刻钟休养,申公豹身上的伤势虽未痊愈,但也足以让他能够自如行动。
只见申公豹径直走到昊天身前,一把将他拎起,而后朝着城楼方向走去。
郢都城下,楚军仍处于骚乱之中,不少士卒不知出于何种原因,
竟突然临阵倒戈,纷纷朝着秦军方阵猛冲过去。
而秦军并不想伤害那些已有投降之意的人,所以并未进行攻击。
“楚王在此!速速投降!”
申公豹一声高呼,然而在这混乱不堪的战场上,并未引起太大的波澜。
但杨端和一眼便看到了申公豹以及他身旁的人,虽然他从未见过昊天,
不过那人从楚王宫出来,又身着龙袍,因此他立刻便知晓眼前之人为何人,并明白接下来该做些什么。
“楚王被俘,速速投降!”
杨端和话音刚落,所有秦军齐声高呼,那些楚军听闻,纷纷朝四周张望,寻找昊天的身影。
当他们看到昊天之时,那些临阵倒戈的士卒瞬间失去士气,并丢掉手中武器,全部俯首跪地投降。
而那些楚国贵族,在呆愣的瞬间,便直接被秦军的强弓劲弩射杀。
“放下武器,集中到一起!”
杨端和下达命令后,秦军立刻行动起来,将幸存下来的七万楚军全部聚集在一处,并留下八万重步兵负责看守。
“启禀国师,一切都已安排妥当,那些叛军该如何处置?”
“即刻核实投降士卒的身份,派人救治受伤的修士。若是无辜之人,便给些盘缠让他们回去;
若是贵族,就直接斩杀,另外,派出十万军队,对那些欺压百姓的贵族进行地毯式搜索,
切记一个都不许放过,你就留在此处镇守,再派出一万军队护送本座与楚王返回咸阳宫。”
申公豹说完最后一句话,仿佛用尽浑身力气,随即沉沉倒下。
当申公豹再次醒来时,发现自己已躺在咸阳宫的床榻之上,映入眼帘的第一个人便是嬴政。
“大王,臣这是睡了多久?”
嬴政听到申公豹的声音,立刻惊醒过来,脸上的疲惫瞬间一扫而空。
“不过十多日而已,国师无恙便好。”
“各地情况可还安好?”
秦军此次一举攻下楚国大片土地,一时间根本无法完全消化,所以申公豹十分担心会再次引发暴乱。
“虽有一些叛乱,但都已被镇压下去,改革之事也在顺利推行,
国师大可放心,大秦兵锋锐不可当,小小叛乱轻而易举便能镇压!”
听闻此言,申公豹长舒一口气,心中的巨石总算落地。
片刻后,申公豹从储物袋中掏出几本典籍,全部交给嬴政后,便直接消失在宫中。
“你可从这些书中学习,按照书中的制度进行改革,一年后挥兵直指燕赵之地!”
在咸阳宫的最高处,这个大秦帝国权力汇聚之地,申公豹伫立于此,遥望着东方。
虽说燕赵齐之地的军队根本无法抵挡如今的大秦,
但赵、齐毕竟有圣人支持,想来事情必定不会如此简单。
倘若他们如昊天一般鱼死网破,就连他自己都可能面临身死道消的风险。
然而,就在此时,申公豹突然感觉自己的意识开始变得模糊起来,
仅仅一息过后,他竟彻底被卷入一片识海之中。
当申公豹再次睁眼时,眼前浮现出两张熟悉的面孔,
这两人让他心底猛地一惊,下意识后退一步,运转全身修为进入警戒状态。
“通天怎么会和元始混在一起?哼,该死,果然利益才是重中之重!”
“在小友眼中,本座就是个只看重利益的人吗?你不必如此紧张,
本座此次前来,只是为了调和你与二兄之间的关系罢了。”
通天见申公豹依旧高度警惕,没有丝毫放松的迹象,
便抬手间直接将他定在原地,以防他做出什么无法挽回的举动。
“传道已然完成,本座打算返回洪荒,齐国之地任凭你处置,至于赵地,只要你答应保留二兄的道统,
那么他便不会再参与其中,毕竟,你也不想再发生像楚地那般规模的大战了吧!”
元始的阐教如今仅剩下他与白鹤童子两人,已然名存实亡,气运低迷至极点。
若气运持续如此,修为难以精进还是小事,倘若他日遭遇劫难,恐怕连圣人果位都会跌落。
因此,元始实在别无他法,只好找到通天,希望以此来调停,从而保存自己的道统及弟子。
“三弟所言极是,只要小友愿意,那么人间界之事本座一概不会再参与!”
申公豹心里清楚,如今答应下来才是最佳选择,但他仍装作一副难以抉择的样子。
“这……唉,两位圣人所言确实都有道理,只是这人间界的规则还不够完善,
就好比洪荒阵法竟能产生超越常规的压制之力,然而,
若让贫道独自去修改这些规则,实在是有些困难,所以……”
话说到此处,两人又怎会不明白申公豹的意思,对于通天而言,他传道已毕,
本就不在乎这些,为人间界重新设立规则不过是举手之劳。
反观元始,若是人间界规则彻底完善,那么他若想再次插手人间界事务,无疑会变得更加困难。
只不过,若不答应,他必定会与人族不死不休;若是答应,好歹还能保留一线火种。
“怎么?贫道都已经做出让步了,两位圣人也该拿出些诚意来,不是吗?”
“为了人间界万千生灵不被涂炭,本座自然没什么不愿意的!”
通天表明态度后,瞥了一眼身旁的元始,随后便不再言语,静静等待着他表态。
“可以,本座答应你,但我的道统及弟子绝不能受到任何歧视!”
“没问题,圣人弟子可进入大秦朝堂为官!”
得到申公豹的肯定答复后,元始的虚影立刻从申公豹的神识中消失,紧接着,通天的虚影也同样消失不见。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大秦发展迅猛,整个改革全面覆盖大秦各地,各地的叛乱也都彻底平息。
而赵、齐两地在失去圣人这一后台后,那些追随元始和通天的弟子纷纷进入大秦境内。
两国则为防止被秦国吞并,也开始暗中积极备战,与楚国不同的是,
他们对于控制舆论这一点做的很好,并没有引起本国百姓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