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齐军大败,形势逆转,统一势不可挡(1 / 1)

加入書籤

几日时光匆匆而过,章邯已然来到边境之地,他伫立在蒙阴山隘口的巨石之上,

身上青铜甲胄的鳞片挂满晶莹露珠,在晨曦的微光中闪烁着清冷的光泽。

“将军,大王下令只需守住即可,我等这般做法是否太过激进了?

万一战败,那我等可就成了大秦的千古罪人呐。”

“苏角,你还是太过年轻了,我大秦军队装备精良,

向来所向披靡,又怎会轻易战败?你只管看着便是。”

章邯俯视着脚下那条蜿蜒伸展的官道,只见三十里外,

齐军斥候所扬起的烟尘,在秋日暖阳的映照下,格外醒目。

此时,副将王离正率领着五千轻骑兵在谷底佯装溃退,

他们刻意抛掷在官道上的青铜戈矛,反射出凌乱而刺眼的寒光。

这,便是诱使田儋六十万大军踏入陷阱的第一道诱饵。

“齐人真的会相信吗?将军,这其中会不会有诈呀?”

裨将苏角擦拭着手中的环首刀,刀柄上缠着的赤绢,早已被汗水浸成了暗红色。

“蠢货!齐军多年来兵力空虚,即便如今凑出六十万军队,

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更何况他们的主将也是无能之辈。”

章邯头也不回,目光依旧紧紧锁定在谷口那随风摇曳的旗影上。

他清楚地记得,半月前在营帐中,与申公豹借着铜灯的微光,在沙盘上推演征战策略的情景。

此刻,眼前谷中的扬尘仿佛正将那沙盘上的推演,逐渐化为现实。

不多时,齐军玄色战车碾压官道的轰鸣声,惊飞山崖间栖息的寒鸦。

田儋的战车裹着三层犀牛皮甲,冲在队伍的最前方,此刻竟将全部兵力压成锥形阵。

当先头部队的驷马战车撞上秦军故意遗落的青铜弩机时,

章邯清楚地看到,齐军那绛色的令旗突然剧烈晃动起来。

就在这一瞬间,巨大爆炸将蒙阴山两侧的崖壁撼动,骤然崩塌。

三百架床弩从伪装得如同山岩般的掩体后,露出狰狞的獠牙。

那婴儿臂粗的弩箭,带着淬毒的三棱箭镞射向齐军,

将他们引以为傲的驷马战车瞬间钉成血肉模糊的筛子。

“风!风!风!”

犹如山呼海啸般的战吼声,从云端轰然砸下,两万秦锐士顺着垂降的牛皮索滑落战场。

这些头戴鹖冠的精锐之士,左手持着丈二长铍,右手紧握着经过淬火处理的环首刀。

落地之时,他们整齐划一地挥刀劈向齐军的战车轮轴。

章邯留意到,有个齐军百夫长试图用铜殳进行格挡,

然而秦军的环首刀却如切腐竹一般,轻易地斩断了铜柄,顺势削去了那人的半个脑袋。

田儋那裹着犀甲的战车,已然陷入如泥沼般的混战之中。

这位齐军统帅终于意识到自己中了埋伏,顿时惊慌失措地吹响了撤退的牛角号。

但章邯精心布下的三重杀阵已然全面启动,他们又怎会轻易逃走。

而这杀阵中最为致命的,当属那些隐藏在乱石之后的抛车。

它们此次抛出的不再是寻常的礌石,而是灌满猛火油的陶罐。

当这些陶罐在齐军后阵轰然炸开时,整个蒙阴山谷都瞬间腾起裹着人肉焦香的滚滚浓烟。

“报!齐军左翼出现车悬阵!”

斥候的声音被战场上金铁交鸣的声响撕得破碎。

章邯眯起双眼望去,只见约有两千齐国技击士正结成圆阵。

这些剑客确实身手不凡,他们以战车为支点,竟成功将秦军铁骑的冲锋阻滞了半刻。

但章邯只是轻轻一摆手,二十架改良后的连弩车便被迅速推到阵前。

这些装有棘轮装置的杀人机器,在墨者精心设计的青铜机括声中将短矢泼向了那剑阵。

当最后一名技击士被七支弩箭同时贯穿时,他手中那柄价值百金的玉具剑,正插在某个秦军伍长的肩胛骨上。

日头渐渐西斜,齐军那象征主帅的大旄终于折断。

章邯踩着浸透血水的粟米地,缓缓走向被亲兵紧紧护着的田儋。

“本将着实没想到,大秦竟还有你这般厉害的名将,当真令人意想不到啊!”

“大秦岂是你们这些人能够相比的?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来人,将他押回咸阳!”

“哼,我大齐还有近四十多万军队!你们秦国必定灭亡!”

田儋在被押解下去之前,还不忘恶狠狠地放狠话,而秦军根本不理会他口中所说的这些大逆不道之言。

“敌众我寡,如今的形势对我们不利,传令下去,采用分兵偷袭战术!”

“将军,我军本就兵力不足,再进行分兵的话,是否太过……”

“按照军令行事!”

章邯不容置疑,这种作战方法,正是申公豹所传授给他的。

众将见无法劝阻章邯,只好遵从命令,将十五万秦军化整为零,以五百人为一个单位,沿着济水一带铺开。

这些向来精通“追亡逐北”战术的虎狼之师,此刻就如同梳子一般,细密地篦过齐鲁大地。

他们专门挑选雨后发动突袭,秦军特制的皮质军靴踏在泥泞的地面上悄无声息,而齐军那沉重的木底舄却总是深陷在田埂之中。

经过多日的突袭,齐军接连败退,最终再也抵挡不住,

只好躲进了高宛城,然而,章邯的抛车已然在城外迅速架起。

这次抛车投射的是装满火药的陶瓮,当它们在城墙上方炸裂时,发出的闷响比任何战鼓都更令人胆寒。

“投降者不杀!可享受大秦百姓的待遇!”

一轮投射之后,章邯并未继续进攻,而是开始劝降。

然而,接连多次劝降,城中主将都坚决不愿主动开城投降。

直到一日之后,城中百姓以及众多士卒发动反叛,这座城池才最终被秦军拿下。

短短几日时间,齐国众多城池都如同高宛城一样,顺利被秦军攻克,秦军的兵锋直指齐国都城临淄。

临淄城下,齐王建望着浩浩荡荡的秦军,心中难免生出退却之意。

“大王不必害怕,城中守军加上返回临淄的十五万齐军,守住临淄城绝对是绰绰有余!”

“丞相,不如前去求和吧,六十万大军都被秦军十五万击败了,我们未必能战胜秦军。”

“大王,您难道忘了秦王对待各国贵族以及君王的态度吗?

一旦投降,宗庙社稷都将被毁,我们万万不可投降啊!”

不仅是田成,周围的大臣们也纷纷劝阻已然动摇的齐王建。

这些大臣大多都是贵族,即便心里明白齐国或许敌不过秦国,但他们心中还是存有一丝侥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