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禁区当灭(1 / 1)

加入書籤

自古以来,那些高居云端的天尊、古皇、大帝们,其内心世界远非世人所能窥测。他们每一个人都怀着摆脱尘世枷锁的渴望,对那遥不可及的仙境充满了无尽的向往。

这一切的背后,何因?

只因这片宇宙过于贫瘠且四分五裂,缺乏能够让生命得以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仙途无望。

为了追求生命的永恒,为了成就仙班的梦想,他们不惜摧毁自己的家园,残忍地进行杀伐,使得原本脆弱的九天十地修炼环境愈发恶化。

自神话时代、太古时代、荒古时代,直至现今的后荒古时代,修炼环境一直在持续恶化。

这一切的罪魁祸首,难道不是那些天尊、古皇、大帝们犯下的罪行吗?

所谓的帝尊终结神话时代,实际上是他为了九十九龙山,不断吸取宇宙的菁华,导致一颗又一颗生命古星黯然陨落。

神话末年,众帝之间的杀伐引发的连番神战,对天地宇宙造成了无法估量的破坏,神话时代因此落下帷幕,太古时代登场。

谈及太古时代,那位斗战圣皇为了化身仙界,采取了何种极端手段,直接导致天地急剧退化,太古万族无法存续,只能选择自封。

于是,荒古时代降临,那是一个荒芜遍野、凄凉无比的时代。

尽管这个时代人族大帝层出不穷,但与之前的太古、神话时代相比,宇宙更加荒芜,生机勃勃的星辰化作死星,甚至化为宇宙尘埃。

宇宙变得一片荒芜,生命古星在无数星辰中寥寥无几。

现今的后荒古时代,更是令人绝望,宇宙星空中大多一片死寂,寻找一颗有生命的星辰变得异常艰难。在宇宙中漫游,很容易迷失在这无垠的黑暗之中。

千万年来,天地宇宙的演变不断衰退,这一切的恶行,难道不是那些天尊、古皇、大帝们所造成的吗?

他们与天心印记融合,万道相合,原本应是这片宇宙的守护者,是修补这片宇宙的引领者,但遗憾的是,他们却成了最大的破坏者。

面对这些,姜明忍不住长叹一声:“帝尊当诛!禁区当灭!对于这片天地宇宙来说,他们都是罪人,他们的破坏力太过巨大!”

姜明叹口气,平复因感慨天地而涌起的悲悯之情,然后皱眉思索着解决之道。

若是他能成就大帝,他将如何守护这片宇宙,如何增强它的本源底蕴,让整个宇宙恢复生机?

即使无法让这片宇宙恢复到乱古时期、仙古时期的辉煌,至少也应让它回到太古时代和神话时代,那时宇宙充满生机,星辰之上都有生灵居住。

如火星,在神话时代它曾是一颗修行繁荣的星辰,而现在却是一片荒芜之地。

又如地球,昆仑遗族源于此地,帝尊也出身于此,足以推测出神话时代的地球是多么繁荣。

若非叶凡阻止了九十九龙山继续吸取地球精华,地球恐怕仍处于末法时代。

想要恢复这些星辰的生机,恢复宇宙的繁荣面貌,并非易事。

首先,必须消除那些破坏宇宙的不安定因素,如暗中的帝尊、不死天皇以及各个生命禁区,它们都是潜在的威胁,必须彻底铲除,才能确保宇宙的稳定发展,用强大的力量恢复宇宙生机。这就是稳定之后再发展的道理。

当这些不安定因素被消除后,宇宙才能逐渐恢复繁荣。

姜明推测,在一位位大帝的不懈努力下,可能需要十万年甚至百万年才能让宇宙恢复到太古时代,百万千万年后才可能恢复到神话时代。

建设永远比破坏更困难。

若要让宇宙恢复到乱古时期、仙古时期,则不仅需要在宇宙中努力开拓,还需夺取其他天地的本源和底蕴来加以补充。

否则,仅在这片宇宙中努力,最多只能恢复到神话时代。

然而,这只是一位位大帝努力的结果。若真仙们参与其中,效果肯定会更快,甚至能够补充天地本源。

比如,若叶凡、狠人大帝、无始大帝他们成仙之后选择留在宇宙,共同修补演化这片宇宙,那么宇宙很可能只需一两万年就能恢复到太古时代,十万年就能恢复到神话时代。

再根据九龙拉棺中的方法构建仙域,百万年或许就能让遮天世界恢复到乱古时期,甚至仙古时期。

但是,他们会选择留下吗?

留在这片贫瘠的宇宙中,承担起恢复宇宙的重任,几乎就是免费的劳动力,却可能得不到任何回报。

因为在宇宙恢复到全盛时期之前,成仙之后,他们仍需前往仙域寻求进一步的修炼之路。

想到这里,姜明再次长长的叹了口气,苦笑道:“之事人人争抢,无利之事则无人问津。不知道叶凡这位英雄,遮天宇宙的救世主,若他知道留在宇宙能造福万灵,他会选择留下吗?我也不知道。如果他留下,那位女帝或许也会留下。”

“还有青帝,他的道路本无错,确实应在现世开辟仙域,但他不应在荒塔中自闭。历史证明,闭关锁国无出路,应与同道共同探索仙域的开辟构建之法。若我邀请他出山,共同演化修补宇宙,不知道他是否会答应?”

“唉!还是算了吧!我现在自身难保,还是先找到自己的蜕变之法,活出一世新生,然后再慢慢规划。”

姜明伸出手掌,取出了一具小巧而精致的石棺,正是神蚕族神皇的神灵古棺。

永生之秘,蕴藏无尽奥妙。

在长生观的幽深殿堂中,姜明静坐于莲台之上,指尖轻触那精致绝伦的小石棺,深邃的目光中流露出沉思之色,良久之后,他才缓缓启唇,含笑而问。

他轻轻抚弄着长须,神情悠然,言道:“棺中道友,你是否已然觉醒?若已破茧而出,何不与我共论长生之道?让我们一探那即将揭开的成仙之谜,探讨何为长生不老,何为踏足仙途。你我皆已抵达此等境界,唯有这些至高议题,方值得我们深入探究,道友意下如何?”

然而,掌中的小石棺寂然无声,内部空寂,没有任何回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