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鹤唳残躯恸帝陨(1 / 1)

加入書籤

就在姜明沉浸于对乱古大帝悲惨结局的感慨万千之时,静谧的空间里,一阵扑腾翅膀的声音由远及近,打破了这份沉重的寂静。那只苍老的白鹤,正匆匆朝着此地赶来。

它的身姿不再轻盈,岁月在它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每一次挥动翅膀,都带着几分迟缓与沉重。

然而,当它刚一靠近那间闭关室,便被乱古大帝残躯所散发出来的那股凌厉气势震慑住。

这股气势犹如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得白鹤喘不过气来,像是被一股不可抗拒的神秘力量死死压制,它竟不敢再往前靠近一步。

只能在闭关室外,隔着一段距离,远远地凝视着那具横陈在地上的无头残躯。

只一瞬间,白鹤便已认出了这具残躯的身份。毕竟,它已长期追随乱古大帝,历经无数的风雨与岁月的磨砺,它们之间的羁绊早已深厚得如同血脉相连。

即便如今乱古大帝只剩下这四分五裂、惨不忍睹的残躯,可那熟悉的气息,就如同烙印般,深深地刻在了白鹤的灵魂深处。

无论时光如何流转,无论乱古大帝的模样发生怎样的改变,这股气息,都是它辨认大帝的永恒标识,无论如何都不会认错。

刹那间,白鹤的眼中泪水决堤,如泉涌般落下。它的眼眶早已哭得通红,每一滴泪水都饱含着无尽的悲痛。

它悲痛欲绝,发出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哭诉:“大帝!这怎么可能?怎么会变成这样?你曾亲口说过,要闭关蜕变,等到成仙路开启之时,就会出关,还说要带着我一起成仙。那些承诺,仿佛还在耳边回响,可是,如今成仙路已然近在眼前,为何你却落得这般下场?大帝啊!”

白鹤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带着无尽的哀伤与绝望,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悲痛之中崩塌。

白鹤悲从中来,整颗心仿佛被撕裂成无数碎片。它似乎根本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在极度的悲痛之下,不自觉地透露出许多鲜为人知的秘辛。它的身体微微颤抖,每一个字都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我还记得,那些与大帝共度的日子,我们一起看遍山川美景,一起面对无数的挑战。大帝的雄心壮志,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对成仙的执着,我也一直感同身受。可如今……”

姜明听到这些话语,神情微微一动,陷入了沉思。他的目光中透露出一丝凝重,脑海中思绪万千。

片刻之后,他的脸上忽然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他终于明白,原来这只白鹤之所以一直守护在这片神湖,并非是在守护一座冰冷的陵墓,而是它从心底坚信乱古大帝仍在闭关之中。

它是忠诚的守护者,一心只为防止外界的任何干扰,影响到乱古大帝的闭关。在它的心中,乱古大帝就如同它的信仰,它愿意为了这份信仰,默默守护,不离不弃。

原来,在乱古大帝晚年封印它的时候,曾许下承诺,说会闭关蜕变,直到成仙路开启才会破关而出,并且信誓旦旦地承诺,要带着它一起闯荡成仙路,共赴那飘渺的仙境。

那时的乱古大帝,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自信,而白鹤,也满心欢喜地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它想象着与大帝一起踏上成仙之路,迎接新的生活。

姜明这才恍然大悟,难怪白鹤始终守在外面,无论风吹雨打,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它都从未离开。原来它一直在执着地等待乱古大帝出关!它的坚持,它的忠诚,让姜明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意。

然而,现实却无比残酷。白鹤终究没有等到乱古大帝出关的那一刻,等来的,却是他蜕变失败的悲惨结局。这残酷的现实,如同晴天霹雳,彻底击碎了白鹤心中的希望。

姜明轻叹一声,看着悲痛欲绝、泪如雨下的白鹤,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怜悯。他轻声安慰道:“死者已矣,你也不必过于哀伤。不成仙者,各有各的天命。只要生命还在,就应当珍惜每一刻时光。我想,乱古大帝若是泉下有知,也不愿看到你如此悲伤。他一定希望你能好好活下去,带着他的那份希望,继续走下去。”姜明的声音温和而低沉,试图给予白鹤一丝慰藉。

然而,姜明的安慰之言,不但没有让白鹤的情绪有所缓和,反而让它更加决绝。

白鹤泪眼朦胧地望着地上的无头残躯,声音带着无尽的悲痛,缓缓说道:“其实,自我从神源中苏醒之后,就隐隐有一种不祥的预感,预料到可能会有这样的结局。我曾多次来到大帝闭关之处,轻声呼唤,却始终无人应答,那时,心中便已充满了不安。每一次的寂静无声,都像是一把刀,刺痛着我的心。但我始终心存幻想,或许大帝只是在闭关沉睡,等到成仙路真正开启的时候,自然就会醒来。我一直这样欺骗自己,可实际上,我心里清楚,大帝恐怕早已凶多吉少了。所以,我才会外出寻找一个传人,将他带到这里,希望他能继承大帝的传承,完成大帝未竟的心愿。”

“果然,一切都如我所料,大帝终究还是遭遇了不测!唉,大帝这一生,实在是坎坷至极。证道之路上,恋人离散,亲人惨死,师门覆灭,好友遇难,他所承受的痛苦,常人难以想象。唯有我,自幼便陪伴在他身边,见证了他的喜怒哀乐,他待我如同亲人一般。如今他已离去,我在这世上,也再无牵挂,只愿随他而去。”白鹤的眼神中充满了决绝,它已经做好了追随乱古大帝的准备。

话音刚落,白鹤缓缓闭上双眼,神情决绝,显然已抱定了自绝的决心。它的身体微微前倾,似乎下一秒就会冲向那具无头残躯,结束自己的生命。

姜明见状,心中猛地一惊,下意识地就要出手阻止。他深知,白鹤一旦做出傻事,将永远无法挽回。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声悠长而又充满沧桑的叹息,悠悠地传了过来:“唉!小白,你又何必如此?”

这声音仿佛穿越了时空,带着无尽的感慨与无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