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孤皇证道(1 / 1)

加入書籤

自亘古岁月以来,天尊、古皇、大帝们便深陷于无边无际的孤独泥沼之中,即便是如姜明这般以另类之姿成就大道者,亦难以挣脱这份孤独如影随形的纠缠。

试想想,除却最初那些至交好友,茫茫世间,又有几人胆敢靠近天尊、古皇、大帝,与他们结下真挚的友谊?众人莫不是心怀敬畏,战战兢兢,俯首称臣。

天尊、古皇、大帝们或许在漫长岁月里,早已对这份小心翼翼的敬畏感到厌倦。就如叶凡,在圣体大成之后,昔日在北斗的好友,如瑶池圣女、大夏皇子夏一鸣等人,与之相处时也变得拘谨不安,不复往日的自在。

这并非叶凡所期望看到的局面,他也曾试图努力找回往昔那份纯粹的友情,然而终究是事与愿违,往昔的情谊如同流逝的江水,一去不复返。

这份与生俱来的威严,或许正是天尊、古皇、大帝们独特的气质,使得众人在他们面前,不由自主地便会心生敬畏。毕竟,他们所拥有的力量堪称无与伦比,一念之间,便能让天地为之变色,乾坤为之颠倒。面对如此毁天灭地般的存在,任何人在其面前,都难免会被深深震撼,从而心生敬畏,这实乃人之常情。

林佳等人曾经能与姜明随意说笑,这在世间实属罕见之例外。如今,他们也不过是认清了现实,摆正了自己在这天地间的位置。或许,天尊、古皇、大帝们高高在上,俯瞰芸芸众生,才是他们在世人眼中应有的模样。

姜明与叶凡试图维系旧日那种平等亲密的关系,反而显得与这既定的规则格格不入。

离开函谷关后,姜明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失落,仿佛觉得与林佳十几年的深厚情谊,在这一瞬间便如梦幻泡影,化为乌有,他对林佳难免感到失望。

然而,他心中也十分明白,面对自己这般威势滔天的力量,又有谁能做到不胆战心惊?

姜明深知,从这一刻起,他那刚刚萌动的情素,尚未真正开始,便已宣告终结。他渴望的,是一位能与自己相互扶持,在漫长岁月中携手共度的爱人,而非一个面对自己谨小慎微、善于审时度势的聪明女子。如此看来,林佳,或许并非那个与他灵魂契合之人。

在这段经历中,姜明深刻地体会到了天尊、古皇、大帝所承受的孤独之苦。原来,被世人顶礼膜拜般地敬畏,并非全然是一件幸事。过度的敬畏,往往意味着众人对其敬而远之,避之唯恐不及。难怪古语云:古来天尊古皇大帝皆孤独。

姜明一步踏入地球昆仑,眼前云雾氤氲缭绕的仙山,宛如一幅如梦似幻的画卷,瞬间令他心中那一丝无谓的惆怅消散无形。他抖擞精神,重新振作起来,因为他深知,这里或许将成为他获得新生的关键起点。

他目光扫过周围的老子、释迦牟尼等人,微笑中带着一丝叹息:“千百万年悠悠岁月过去,昆仑仙山依旧屹立不倒,可当年辉煌一时的昆仑仙族,却已然成为消逝在历史长河中的遗族。世事无常,变化莫测,莫过于此。这昆仑仙山,当年唯有那无上的帝尊能够成功攻克,他驾驭着九十九龙山降临此地,以这座仙山孕育成仙鼎,最终耗尽了它的灵蕴。”

神农、黄帝、老子等人听闻此言,并未做出回应。对于他们而言,这天地间诸多隐秘,早已洞若观火。他们知晓昆仑仙山的前世今生,明白成仙地的用途所在,也深知帝尊当年为何要不惜一切代价,驾驭九十九龙山降临这颗生命古星。

然而,他们与姜明所秉持的道截然不同,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

释迦牟尼双手合十,垂眸,打破了此时的尴尬氛围:“帝尊为了冲击仙路,妄图让整个教派皆能成仙,故而不惜攻打昆仑仙山,以其孕育成仙鼎。可惜,终究是黄粱一梦,他耗尽了众多生命古星的灵机灵蕴,这颗古星也因此遭受大劫,灵气变得极为稀薄,大道亦显得愈发高远,已然不再适合修行。”

姜明轻轻摇头,苦笑道:“成仙鼎中的碎片已被叶凡取出,如今九十九龙山成仙地开始反哺这颗古星。或许在一两百年内,还难以看到明显成效,但假以一两千年,这颗古星或许会焕然一新,甚至比往昔更为繁盛。”

老子、释迦等人听闻,神色微微一动,纷纷运功仔细观察昆仑仙山。果然,他们察觉到仙山似乎正向外散发着一股极为微弱的灵机灵蕴,虽然这股力量极其细微,但确确实实是在反哺这颗古星。

释迦牟尼面露赞叹之色:“善哉!善哉!这成仙地当年吸取了这颗古星的灵机灵蕴,如今又开始反哺,一饮一啄,莫非皆为天意。”

姜明轻笑一声,暗自摇头,心中并不认同这种所谓因果循环的说法,但他并未过多言语。他运转神通,仔细推算出成仙地的入口所在,而后化作一道璀璨光芒,疾飞入其中,只留下余音在空气中袅袅回荡:“今日入这成仙地,要么踏出一条前所未有的成仙路,验证我的成仙法,要么便坐化于此,一切皆成空。”

老子、释迦等人闻言,不禁一怔,纷纷望向那云雾缭绕、神秘莫测的仙山,各自轻轻叹了一口气。

即便是神农、黄帝这般对生命禁区深恶痛绝之人,听到姜明这话,也不由心生感慨。

释迦牟尼微微叹息:“成仙!成仙!这是多少修行者穷尽一生的执念,然而茫茫世间,却难寻仙踪啊。”

神农缓缓摇头:“仙之一道,虚无缥缈,如梦似幻。与其执着于追求那长生不死的虚幻之境,倒不如坦然面对一世终结,如此反而来得更为实在。”

黄帝沉默片刻,缓缓开口问道:“他既然已经进去了,短时间内恐怕难以出来,我们是否要在此守护?”

老子沉吟少许,点头道:“留两人在此守护,其余二人返回函谷关,北斗的成仙路随时都有可能开启。”

他话中未言明的深意,众人自然心领神会——史上最为恐怖的黑暗动乱,亦随时可能如汹涌潮水般降临世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