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我能多带几个人么(1 / 1)
韩家,韩焉被爷爷韩颓当和大伯韩婴叫到了大厅。
韩家也在惦记着阳信公主。若是说之前只是让田蚡去探探路,而现在则是有些迫不及待了。
韩焉身为太子伴读,又和天天和阳信公主玩在一起,韩颓当虽然不认为韩焉能够帮到什么忙,但也不会放着韩焉这么好的消息窗口而不用。
面对爷爷韩颓当的询问以及大伯殷切的眼神。韩焉没有立即回答。反而是反问了爷爷。
“爷爷,大伯,你们真觉得娶了阳信公主对韩家有好处?”
“你堂哥要是娶了阳信公主,自然恩宠无比。而你又是太子伴读,等将来太子殿下登基,朝堂有你两兄弟相互扶持,我韩家自然可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韩颓当已经老了,他认为娶了阳信公主,至少能保证韩家能再往下传三代。
韩焉赶紧劝道,“爷爷啊,大汉的公主娶不得啊。”
“为什么?”
“这还用问吗?你们不觉得堂邑侯的头上有点绿么?”韩焉理所当然道,“看看馆陶长公主在长安城的所作所为。那个卖珠宝的董偃,都已经住到馆陶长公主的府上了。”
韩颓当和韩婴尴尬的笑了笑。堂邑侯陈午活的确实窝囊了点。
事实上,大汉朝稍微强势一点的公主,都会养一些长得好看的少年。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
“还有呢。”韩焉趁热打铁,“当初长安城里可是流传的那个关于皇后娘娘的歌谣你们还记得?”
身为太常博士官的韩婴对此嗤之以鼻,“这种子虚乌有的歌谣,岂能当真。”
“那好好的姚翁怎么突然死了?”韩焉提醒道,“先是杀了个皇后娘娘的老乡,然后又在牢里自杀。你们不觉得这事很蹊跷么?”
经过韩焉这么一说,韩颓当和韩婴也觉得不对劲了。
韩焉继续往外掏炸弹,“当初皇后请姚翁给阳信公主测测姻缘,具体情况我不太清楚。我只知道皇后为此三天没吃下饭。而阳信公主甚至都快把漪澜殿给拆了。”
韩焉越说越玄乎,韩颓当和韩婴越听越胆寒。
真有这么邪乎?
韩焉又道,“爷爷啊,咱家有世袭的弓高侯爵位,将来大伯说不定也能封个侯爵。那时候,咱家一门两侯爷,那还需要靠娶公主来光大门楣啊。”
韩颓当觉得有理,就算自己的长子韩婴不能封爵,将来韩焉也是有大概率封爵的。
“我是没指望了。”韩婴对此却没报什么希望,“汉朝自立国以来,一直奉行庄老的无为而治。而我学的却是儒家。我能留在太常,已经是皇上宽容大度了。”
“大伯此言差矣。”韩焉不认同,“高祖当年实行无为而治,乃是因为刚刚经过战乱,百姓需要休养生息。而历经孝文先帝和当今陛下两位圣上的轻徭薄赋。我大汉朝早已兵强马壮。老子的无为之学,已经不再合适了。而能够取代道家的也就只有儒家学说了。”
“当真?”韩婴眼睛一亮,可随机有暗了下来,“纵然如此,那也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改变祖宗法度,终究是大逆不道之行。”
“这事谈不得,就此打住。”韩颓当制止了这个话题,“焉儿刚才说的不错。则儿尚公主一事,可能也并非百利而无一害。”
韩焉问道,“你们有没有问过堂哥的意思?”
韩颓当和韩婴奇怪的看着韩焉,这种事情他们决定就好了呀,需要问韩则么?
韩焉从两位长辈的表情中看到了答案,心中替堂哥默哀了一秒钟之后,便告退了。
院子里,韩则拦住了韩焉,但却支支吾吾的,“焉弟,晚上有空不,我请你去百岁楼喝酒。”
“堂哥放心。”韩焉笑道,“我在皇上皇后面前把你一顿猛夸。但皇上皇后愿不愿意把阳信公主嫁给你,那我就不能做主了。”
“我没问这个。”韩则被自己这个堂弟说的脸色通红。
“你不问这个?”韩焉不解,“那你好好的请我吃饭干什么?”
“不是我请,是曹寿他们要请。”韩则无奈道,“曹寿有心请你,可又因为上次的事情,不好意思,所以让我来传话。”
“只有曹寿一个人?”
“还有夏侯颇、灌强。”
“灌强?”一想到灌强,韩焉就一阵恶寒,“他不是只喜欢男人么?怎么也惦记起公主来了。”、
“你别废话,话我给你带到了,晚上必须给我过来。”
韩则拿出了堂哥的态度。
堂哥的面子,韩焉当然得给,“我先问问,饭钱谁出?”
“百岁楼是曹家的产业。”
韩则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要我去也行,但必须答应我一个条件。”
韩则吓了一跳,“你不会要让曹寿亲自来请你吧?”
“哪能啊。”韩焉道,“我要多带几个人去。”
“就这事,我替曹寿答应了。”
韩则送了一口气,“你爱带谁就带谁。你要是有本事把阳信公主和太子殿下带来。我让曹寿他们亲自来抬你过去。”
韩焉严肃道,“这不行,必须曹寿亲口答应。”
“你要是不想去就直说!”韩则以为韩焉这是故意找借口,“我直接用绳子把你绑去得了。”
“去,我肯定去。”韩焉笑道,“我先去太和山那边的院子。曹寿要是答应了,你让他派人去那传个话就行。”
韩则没把韩焉的话放在心上,只认为韩焉是耍小孩子脾气。
太和山警卫营,这边正在上课。
“张大嘴巴啊啊啊。”
“圆圆嘴巴哦哦哦。”
给童子军上课的是卫子夫的姐姐,卫少儿。
卫少儿今年也有十三岁了。虽然算不上绝色,但也出落得亭亭玉立。
孩子们都喜欢这个大姐姐,尤其是那些小男孩,虽然坐在凳子上,但眼神一直没从卫少儿的身上转移。
韩焉走到卫青面前,卫青难得的在休息。
“你姐姐也应该找个婆家了吧?”
大汉朝就这点不好,这才十三四岁的小萝莉。就要被摧残,这实在是让韩焉心里很不舒服。但奈何,这件事并不在韩焉的掌控之下。
“没经过平阳侯的允许,姐姐是不能嫁人的,姐姐的命契还在平阳侯府呢。”
提到同母异父的三个姐姐,卫青的心情实在是好不了。女子十五而嫁,但不包含家奴。因为奴才不算人,只能算是家主的私人财产。
韩焉安慰道,“等几年也好。十三四岁就嫁人实在是太早了。你放心吧,你的几个姐姐将来的生活都不会差的。”
卫青捏紧拳头,表情认真而又严肃,“我不会让姐姐们受委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