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空地契?你好大的胆子(1 / 1)
林婆子哭得撕心裂肺,恨不得把眼泪都抹在卢知县的裤腿上。
林二郎恨得咬牙切齿。
这地契到底是真是假你心里没点逼数吗?
昨天看这群外乡人在丈量土地,他就想着玩个手段,最好等这群外乡人把地都开垦好了,自己再据为己有,让他们重新换一块地开垦,省下自己家开垦土地的时间。
于是找唐主簿买了地契,又趁着唐主簿外出的时候,让柳典吏提前写下地方,等开垦完毕直接入鱼鳞册也就行了。
可谁知道这陆家人居然下手那么快,才一天时间,那么大的地就开垦了一半出来。
甚至用不到明天,这些地就可能全部开垦完毕。
到时候他们找县衙入册,只需要写地址盖章就行。
事情紧急,这才匆忙出来冒认田地。
本以为没什么事,可万万没想到,知县大人怎么下来了?
这些事都是提前给林婆子通过气的。
她在外人面前装装也就算了,现在知县,县丞,主簿这些县里的大官都在,就连帮自己办事的柳典吏也在这,真要追究起来,这事情岂不是立刻被拆穿了?
卢知县面色铁青,看着林二郎说道:“林二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林二郎连忙躬身哈腰,嘴里还在赔笑道:“回知县大人,我娘她老糊涂了,很多事记不清楚,这件事就是个误会,没什么大事的。”
说着,伸出手用力想要把自己亲娘从地上扶起来。
就在这时,只见雯雯悄悄走出来,冲着唐主簿欠身行了一礼,奶声奶气地说道:“唐主簿大哥。”
唐主簿见过雯雯,当初就对这个面相可爱,性格可人的小丫头十分喜欢,既然认了陆丰鸣为结义兄弟,那雯雯自然也是他妹妹。
见到雯雯问好,唐主簿当即蹲下身子,笑呵呵地说道:“雯雯妹子好,你们家这到底是怎么了?你放心跟唐大哥说,只要你们占理,唐大哥一定帮你们撑腰!”
雯雯点了点头,软声软气地说道:“我们家今天开荒开到一半,这个婆婆突然出来说这是他们的地,还说我哥哥,永康哥哥是强盗。”
“我出来跟她讲道理,她反而骂我是有娘生没娘养的贱货。”
“永康哥哥生了气,就拔刀吓唬了她一下,然后那个林二郎就出来说要带我们去县衙。”
“他还拿出了一张田契,里正叔说和我们家的田契一样。”
“唐主簿大哥,田契真的可以一模一样吗?”
唐主簿闻言顿时眉头紧锁,冷哼一声站起身,看着林二郎说道:“林二郎!把你的田契拿来给本官看看!”
此话一出,林二郎顿时吓尿了,慌忙跪在地上说道:“主簿大人,是下官猪油蒙心,求主簿大人饶命!”
“下官?”
唐主簿冷喝一声道:“你一个小小皂吏,连品级都算不上,也敢称官?本官不想说第二遍,把你的田契拿出来!”
林二郎心里惊骇不已,这才拿出田契,哆哆嗦嗦地递到唐主簿面前。
唐主簿接过田契,只看了一眼,就认出了柳典吏的字迹,冷笑着转过头看向柳典吏。
“本官怎么不记得什么时候批过这样一张田契?柳典吏,这是你的字迹吧?”
柳典吏原本还在看热闹,此时听到唐主簿突然喊自己的名字,顿时愣了一下,凑过去看了一眼,霎时头皮发麻。
这才想起昨天确实帮林二郎批了一张田契。
“唐主簿,这事……我真不知道。”
“林二郎他昨天来找我,说要买一块田,来回跑着签字盖印太麻烦,就让我提前写下田亩地址,等回头丈量了之后直接入册。”
“我想着反正不过是几天的时间差而已,可……”
“请唐主簿恕下官失责之罪!”
唐主簿闻言,这才转头看向卢知县,躬身道:“知县大人,事实已经查明,请您定夺!”
卢知县抬眼看了唐主簿,柳典吏一眼,不苟言笑地说道:“唐主簿认为该如何责罚?”
唐主簿点头道:“下官认为,林二郎身为皂吏,欺压百姓,借职务之便私造公文,当脱去皂服,杖四十,收入牢房三年!”
“柳典吏和下官失责,罚俸半年,以儆效尤!”
卢知县当即点了点头。
“来人,将林二郎押回衙门!”
林婆子一行人闻言顿时吓得哭爹喊娘。
可在卢知县的气势下,顿时鸦雀无声,只能眼巴巴看着林二郎被人拖走,灰溜溜地跑了回去。
两家都有地契的这一闹剧终于搞清楚了。
陆丰鸣也是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忙上前感谢知县大人等众人。
唐主簿笑着向知县还有几位武职官介绍道,之前自己得到的戚家刀图纸就是来源于陆丰鸣。
几人又惊又喜,惊的是陆丰鸣的年纪也太小了吧!
喜的是见到本人可以交流如何锻造这把刀。
他们都是行伍出身,对兵器尤为喜爱。
尤其是见到戚家刀图纸李县丞更是爱不释手,还找了县里最好的铁匠。
铁匠叫李铁牛,是小柳村隔壁村里的人,一见图纸便被它吸引住了,但很快,他摇头叹息,“刀是好刀,可这么长的刀很难锻造,就算是强行锻造出来,也达不到它的效果,要是用力过猛还是容易被砍断,可惜啊!”
李县丞和唐主簿也都找了几个爱兵器的同僚,众人说的难点都是一样,这让几人很不甘心。
今日一见陆丰鸣,李县丞便急忙说出了心中的疑问,陆丰鸣闻言道:“各位大人不必忧虑,此事其实非常好解决。”
几人闻言又是意外,知县大人在旁边没插话,也是一脸期待的样子。
陆丰鸣道:“几位刚才所说是这刀身太长锻造不出来,可有没有想过把锻造所用的火温度持续升高。”
唐主簿疑惑,“这原本是用的木头,后来都用上好的木炭,现在同时开两炉火,才能保证温度。”
一旁的李铁牛也是点头称是,这已经是保证温度的极致了。
陆丰鸣点头,“我们家乡有一种土做的高炉,然后用鼓风机将加热的空气送到炉内,这样不光能省下一半的碳还能将温度升到最高。”
李铁牛不愧是县里最好的铁匠,一听就明白了,忙询问道:“这是不是就是将一个桶装的罩子罩在炉火上,罩子上方那里的温度就最高。”
陆丰鸣忍不住冲着李铁牛竖起了大拇指,“没错,就是这个理,我给你把图纸画出来,你回去可以试试。”
李铁牛佩服的看着陆丰鸣将图纸画在地上,感叹道:“这陆小兄弟真的是太聪明了,这脑子也不知道是怎么长的,这个办法我怎么就想不出来呢!”
陆丰鸣见众人都盯着自己,脸上罕见的露出了不好意思,“我这办法都是家乡人们想出来的,我不过是站在巨人身上摘果子,当然说的容易。”
知县平时最喜欢的就是说话做事靠谱的人,见陆丰鸣不光本事有还能说出站在巨人身上摘果子这样富含深意又浅显易懂的话,顿时两眼放光。
假以时日这陆丰鸣必定有所成就,当时就起了交好的心思。
李铁牛兴奋的告别了知县准备去试着建造高炉,陆丰鸣也满是佩服。
就是因为有了李铁牛这样的工匠精神,才有了他今日装的这一波大的。
另一边的赵永康心里暗自琢磨,他怎么没有在北方见过这样的高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