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胜出(1 / 1)

加入書籤

回到酒坊的陆丰鸣就在思考该怎么在三日后的聆音夺魁大会中胜出。

吉他、钢琴都是现代才有的乐器,这放到古代来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最后陆丰鸣还是决定表演口琴,毕竟这个他还比较熟悉,之前在大学社团里他报的就是这个口琴社团,他记得当时学校举办了一个比赛,他还靠着这个得了一个奖。

从系统里用积分兑换了一个口琴后陆丰鸣就靠着脑海里残存的记忆吹了一下。

这么长时间没吹还是生疏了,这吹出来的完全就是噪音嘛。

现在时间紧任务重,就只能抓紧时间学习一个简单一点的歌曲了。

那就吹一首送别吧,这是陆丰鸣之前最喜欢的一首歌。

又从系统里兑换了《送别》的简谱后陆丰鸣才总算找到了点儿感觉。

抓紧时间练习了两天后,为了验证自己的练习成果,陆丰鸣还专门让陆颦雯、李灵灵还有李曼曼以及村里的婶娘们听了一下自己吹的这首《送别》。

舒缓优美的旋律随着口琴声悠扬的传入在场的每个人耳中,这其中伴有的淡淡忧伤也使在场的人感同身受。

李曼曼和李宁宁都想到了自己逝去的父母,陆颦雯则是想起了自己的娘亲,蒋婶子想到了自己年轻时候的好姐妹,她们最后一次见面就是在她出嫁的那天,从那以后她们便再也没有见过面了,蒋婶子到现在还想念她们之前那些无忧无虑的时光。

一曲毕,在场的婶娘们有的都哭出声了,陆颦雯也抽噎着鼻子投入了哥哥的怀抱。

“好了,不哭了啊,乖,不是还有哥哥陪着你吗?娘亲已经变成了天上的星星,你晚上可以抬头看看,夜空中最亮的那一颗就是咱们的娘亲。”

“婶子们都别伤心了,不然我罪过就大了,活着的人总会再相见的,逝去的人也会化作风化作雨化作云化作这世间的一切陪在我们身边,大家都不必伤怀。”

等大家都调理好自己的情绪后转而又开始围在陆丰鸣身边七嘴八舌的发起问来。

“陆东家,你这是用什么吹出来的呀?”

“是呀,陆东家你这手上拿的这黑乎乎的像梳子一样的是什么呀?”

“真是神奇,就这个小玩意儿能吹出这么好听的曲子,我真是闻所未闻。”

“…”

就连陆颦雯也睁着一双大眼睛好奇的看着陆丰鸣手中的口琴。

他将口琴递给陆颦雯,示意她自己拿着瞧瞧,然后对着众人解释道:“各位婶娘们,这叫口琴,只要像我刚才那样把它放在嘴边采用正确的方式就可以吹出曲子来了。”

一时间大家都对这个小玩意儿好奇的不得了,大家都觉得这陆东家可真是厉害,什么都会。

三日后,陆丰鸣一早就来到这聆乐居参加聆音夺魁大会。

一进门陆丰鸣就发现这聆乐居被装饰过了,朱红色的廊柱上缠绕着紫藤花,鎏金宫灯依次亮起,乐手们都身着月白暗纹样式的衣服整齐的排列在大堂中央的高台上。

一名身着红衣头戴玉簪手拿琵琶的女子说道:“欢迎各位来参加我们今日的聆音夺魁大会,凡是想要参赛者都可到这大堂中央进行演奏,台下的诸位看客们进行投票,最后票多者胜出。”

第一位上台的是一位身着月白色长裙的女子,她弹奏的是箜篌。

把这段箜篌陆丰明只觉得果真是如听仙乐耳暂明,古代的女子果真都是多才多艺,技艺双绝。

台下的人纷纷都给这位姑娘投了票。

第一位都这么厉害,陆丰鸣觉得自己有点儿危险。

在等第二位上场的间隙时谢清宴突然神不知鬼不觉的坐到了陆丰鸣的旁边。

“你怎么现在才来?”陆丰鸣问道。

听到这话的谢清宴脸微微一红,没有说话。

他斜过眼恶狠狠地瞪了一眼站在他旁边的人。

“你认识他吗?谢兄。”

陆丰鸣记的这个站在谢清宴旁边的人,这不就是那天那个高冷兄弟吗?

难不成这两人早就认识了?难怪那天谢清宴在他走后还凑过去和这个人说话。

“他叫裴云舟,是我的朋友。”

陆丰鸣总觉得谢清宴说朋友两个字时语气有点不自然,不过他也没在意这么多,下一个就轮到他了。

在比赛开始之前,他们这些要参赛的人都抽了签,不巧的是他刚好抽到第三个。

唉,其实要是可以抽到最后一个就好了,现在大家听了这么多首曲子肯定是都有些疲累了,这个时候要是他带着他的口琴闪亮登场,那小曲儿一吹一定能拔得头筹。

等到陆丰鸣上场后,他把口琴一拿出来,台下的人立马开始窃窃私语。

“这个人手上拿的是什么?”

“不知道呀,这玩意儿好像没见过。”

“就是啊,这长长的感觉长得有点儿像梳子。”

“这能吹出来曲子吗?这个人莫不是来搞笑的吧?”

“…”

陆丰鸣没理会台下这些或好奇或质疑的声音开始集中注意力吹口琴。

一个音符如清晨荷叶上的滴露滑落琉璃碗中,悄然的划破寂静,“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旋律莫名让人感到平和、美好;“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让人感到不舍与牵挂,心中仿佛泛起无边的波澜,让人心中无不感叹。

大家一时间都沉醉在这如梦似幻的旋律中,一曲终了,台下的听客们久久不能回神。

“这还真是个神人,一个小玩意儿竟然能吹出这么好听的曲子。”

“就是啊,我听下来感觉时而平缓美好,时而愁绪满怀,这旋律也极为优美啊。”

“这个人真是深藏不露啊。”

“…”

看到台下听客们这样的反应,陆丰鸣觉得这把应该是稳了。

在他上场时大家不了解他手中拿着的口琴,必然都是质疑和不解,但等他吹完之后,大家都沉浸在美妙的曲声之中,又会觉得就凭这么一个小小的玩意儿就能吹出这么好听的曲子。

这样先抑后扬,就充分调动了在场所有人的心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