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朝局洗牌,人心浮动(1 / 1)

加入書籤

西山大营易主的消息,如同一场八级强度的地震,在天亮时分,传遍了京城的每一个角落。

朝野上下,一片哗然。

所有人都没想到,这场惨烈的夺嫡之争,第一个轰然倒下的“出局者”,竟然不是太子,也不是三皇子,而是那个一直隐藏在幕后,看似稳操胜券的平南王!

这盘棋的走向,已经完全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东宫之内。

当太子听到平乐公主以雷霆手段,兵不血刃地夺取了西山大营的控制权时,他先是震惊,随即,一股极其复杂的情绪,涌上了心头。

他既为自己这个一向被他视为“骄纵任性”的妹妹,竟有如此的果决和魄力,而感到一丝欣慰。

又对自己在这整个事件中,被蒙在鼓里,完全沦为谢远棋盘上那颗用来吸引火力的棋子的事实,感到深深的羞恼和不安。

“殿下,我们……都小看那个谢远了。”

老太傅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了后怕和敬畏。

“他送来兵符,并非是向我们投诚。而是借我们的手,去吸引三皇子和所有人的注意。”

“他算准了,只要兵符在东宫,三皇子必然会倾尽全力来攻击我们。而这,就为公主殿下的行动,创造了最完美的掩护。”

老太傅看着太子,声音干涩。

“此子……心机深沉如海,行事滴水不漏。可怕,实在是可怕。”

三皇子府邸,则是一片死寂。

当三皇子得知,自己最大的,也是最后的外部援助——平南王,一夜之间,竟被连根拔起时,他彻底陷入了绝望。

他瘫坐在冰冷的书房里,双目无神。

他明白,自己已经失去了与太子,不,是与那个手握遗诏的谢远,继续抗衡的最大资本。

他输了。

输得一败涂地。

他的心腹谋士,面色惨白如纸,跪在他的面前,声音颤抖地进言:

“殿下……大势……大-势已去了。”

“如今之计,唯有……唯有主动向谢远示弱,交出所有兵权,或可……或可保全一条性命啊!”

“滚!”

三皇子猛地站起身,将桌案上所有的笔墨纸砚,全部扫落在地,发出了歇斯底里的怒吼。

“本王没输!本王还没输!!”

与此同时,都察院的张御史,在确认西山大营已经被公主和九门提督陈将军彻底掌控之后,终于,打出了谢远交到他手中的那张,最后的王牌。

他联合了数十名忠于先帝的“保皇派”清流大臣,连夜上奏,呈上了那份记录着平南王所有罪证的,弹劾奏折!

“平南王,名为皇叔,实为国贼!拥兵自重,意图谋反!其罪当诛!”

这封奏折,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朝中那些原本还在持观望态度的中间派官员,在看到平南王大势已去之后,纷纷倒戈。

他们争先恐后地附议弹劾,唯恐落于人后,拼命地与平南王一系,划清所有的界限。

一场针对平南王在京城所有残余势力的政治大清洗,在谢远的遥控之下,由都察院的清流派主导,轰轰烈烈地,正式展开了。

而谢远,在风华书局内,并未因这场大获全胜,而有丝毫的松懈。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现在京城看似平稳,实则暗流之下,人心浮动。

这,正是收拢人心,稳固基本盘的最佳时机。

他做的第一件事,是脱下常服,换上官袍,亲自前往了九门提督陈将军的府邸。

他没有带任何金银珠宝,奇珍异玩。

只带去了一副陈将军最爱下的,用上好楠木雕刻而成的象棋。

棋局之上,谢远与他,只字未提朝堂政事,只一心一意地,谈论着棋道与兵法。

在棋局即将结束,谢远马上就要赢下之时,他却“无意”中,走错了一步,将大好的局面,拱手相让。

陈将军疑惑地看着他。

谢远却笑着,将棋子放回棋盘,意有所指地说道:

“将军,这棋局,就如我大离的江山。”

“将军您,便如这棋盘上的‘帅’,只需坐镇中宫,稳如泰山,便能保车、马、炮各行其道,整个江山,自然稳固。”

“可若是……帅位不稳,总想着御驾亲征,那……便是满盘皆输啊。”

陈将军是聪明人,他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

他立刻听懂了谢远的言外之意。

——谢远承诺他,只要守好九门提督的本分,稳住京城的军务,不参与任何党争。未来无论谁主新朝,都绝不会动摇他的地位和兵权。

“谢大人……棋艺高超,陈某佩服。”

陈将军放下茶杯,心中的最后一丝疑虑,烟消云散。

他,彻底归心了。

安抚完手握兵权的武将,谢远又立刻请德高望重的唐太傅出面,以“商讨先帝国葬事宜”为名,宴请了朝中那些立场中立的内阁阁老,和六部尚书。

宴席之上,唐太傅没有替谢远说任何一句好话,更没有提任何关于站队的事情。

他只是将谢远亲自撰写,已在京城传遍的《告大离臣民书》,分发给了在座的每一位重臣。

然后,他举起酒杯,老泪纵横地感慨道:

“诸位,国之不幸,莫过于储位之争,手足相残啊。”

“老夫别无他求,只盼着,我大离能早日重归正途,天下的百姓,能免受这动荡之苦啊!”

在座的这些老臣们,本就对皇子相争的乱局,心怀忧虑。

此刻,看了谢远那篇痛陈储位之争的利害,呼吁以民为本的檄文,又听了唐太傅这番发自肺腑的言语,他们心中的天平,开始彻底地,倒向了那个“一心为公,不拉党羽”的谢远。

文臣、武将,京城的局势,已尽在谢远的掌握之中。

然而,就在他紧锣密鼓地整合京城势力,准备进行最后一步之时。

唐宝派去南阳的心腹,传回了一封紧急密报。

“老师!”唐宝冲进密室,脸色惨白,“出事了!”

谢远心中猛地一沉。

密报上说,那支押送他家人的官兵队伍,在行至江南地界时,竟被一伙身份不明的“山匪”,给中途袭击了!

如今,他的父母,他的妹妹,下落不明!

而据幸存的官兵描述,那伙“山匪”,行动专业,配合默契,装备极其精良,绝非普通匪类!

这个消息,让谢远瞬间如坠冰窟。

他立刻联想到了那封他派人送往江南,试探平南王态度的信!

很显然,他的信,惊动了平-南王!

他虽然在京城的布局,被谢远全盘摧毁。

但他,依然是那个手握二十万重兵的江南之主!

他劫走谢远的家人,就是捏住了谢远最致命,也是唯一的软肋!

他要用谢远的家人,作为他与即将到来的新朝廷,谈判的终极筹码!

谢远第一次感到,事情的发展,开始超出了他的掌控。

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攫住了他的心脏。

平乐公主得知此事后,看着他布满血丝的双眼和紧锁的眉头,心疼不已。

她第一次,主动地,握住了他那因为愤怒而冰冷的手。

她的眼神,无比坚定。

“谢远,你放心。”

“你的家人,就是我的家人。”

“我这就派皇家卫队最精锐的探子出京,哪怕是把整个江南,都给你翻个底朝天,也一定,把伯父伯母和小晚,安然无恙地给你找回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