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七娘的小算盘(感谢哈记小卖部的盟(1 / 1)
宋时官员所休的各种节假,天数之多,节日之繁,为历朝历代之最。不算旬休,光是法定节假日便有三大节(休七日)、五中节(休三日)和十八小节(休一日)。
七夕虽只是十八小节之一,但在商人的推波助澜下,于城中各处都开设有“乞巧市”,“自七月初一日为始,车马喧阗,七夕前两三日,车马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
愣是生生造出个“黄金周”来。
东京最大的乞巧市开设在内城潘楼前,另有五处规模稍逊的,分别位于保康门、丽景门、阊阖门外以及睦亲宅、广亲宅前。
说是陪徒弟采买节货,其实吴铭也想切身感受一下千年前的节庆氛围。
他嘱咐李二郎两句,谢清欢戴上帷帽,师徒俩离了吴记川饭,径往保康门而去。
近两日,麦秸巷中的人流密度明显高过以往,不少商贩甚至将摊位摆到了巷中,令本就不甚宽敞的巷陌越发逼仄。
行至巷口,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浪随着热浪扑面而来:
“磨喝乐!精捏细作,彩装栏座!”
“生花盆儿!五六寸的生花盆儿!”
“新铸的水上浮!彩画金缕,无所不有!”
保康门大街上彩幕帐设,棚肆沿街铺陈,一眼望不见首尾,各色布幌迎风招展,诸般节货琳琅满目:
红纱碧笼、手举荷叶的泥塑玩偶“磨喝乐”、形形色色的蜡制水禽玩偶“水上浮”、以红蓝彩缕装饰的绿豆苗盆栽“生花盆儿”……更有精致巧食罗列其间:巧果、巧芽面、果食花瓜,不一而足。
车马盈市,罗绮满街,食物的香气夹杂着淡淡脂粉香袭来。
不同于其他市集,乞巧市的消费主力军是女性和孩童。
放眼望去,结伴出游的闺阁仕女自是华服彩裳,鬓影钗光;寻常人家的女子亦早早换上新衣;垂髫童子则手执新荷效仿磨喝乐,欢笑嬉闹之声不绝于耳。
吴铭初来乍到,此间所售货物他大多不识,谢清欢也深知师父不食人间烟火,遂化身导游为师父逐一介绍……倒像是徒弟在陪他逛街一样。
谢清欢没有买巧食,因为师父说了,他不仅要亲自雕刻花瓜,还要请太师祖下凡,制作糖画。
她虽然不知糖画为何物,但可以笃定的是:市面上的食物再精巧,也绝不及糖画万一。
她只买节俗所需的物什:七孔针、彩线、喜蛛……
七夕节有一系列的乞巧习俗: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
吴铭随口问:“你会做女红?”
谢清欢轻轻点头:“学过,但做得不好,穿针乞巧我从未赢过。”
穿针乞巧也叫“赛巧”,即女子比赛结彩线,穿七孔针,穿得越快意味着乞到的巧越多,穿得慢的称作“输巧”,要将事先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得巧者。
吴铭笑道:“这回你赢定了。”
谢清欢也笑起来,只是笑容略带感伤,她又思念起娘亲和妹妹了。
“咦?”
吴铭突然从一众商贩中瞧见一张熟面孔。
对方也已看见他,立刻挥手喊道:“吴掌柜!”
“何厨娘!”
走至何双双的摊前,师徒俩既惊讶又意外。
“巧极!”何双双笑靥如花,“竟能在乞巧市上见到吴掌柜,也是稀奇。”
“我陪徒弟来逛逛。”
吴铭扫过摊子上用各色果蔬雕刻而成的花朵和小人,当真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好俊的刀功!不愧是梵正的传人。
视线最终落到那条昂首翘尾、金黄酥脆的鳜鱼上。
“???”
何双双注意到他的目光,笑着解释:“吴掌柜的松鼠鳜鱼造型精巧,十分切合七夕的节俗,我冒昧挪用此菜,还望吴掌柜见谅。”
略一停顿,又问:“不知这条鳜鱼,有吴掌柜几分火候?”
吴铭坦诚道:“已得其形。”
单看外形确有原版七八分水准,至于味道如何,他没尝过,不予置评。
何双双的笑容更显明媚,拿起一朵瓜雕的水芙蓉递给谢清欢:“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仅以此花赠与谢厨娘,祝巧!”
“祝巧!可我没有准备礼物……”
吴铭接过话茬道:“小店将于后日至七夕推出乞巧活动,若是何厨娘光顾,饭钱全免,再赠糖画一个,算作小谢的回赠。”
“糖画?”
“小店秘制巧食,类似乳糖狮子,精巧犹有胜之。”
乳糖狮子原是蜀地的小吃,如今在东京的街头同样常见,以乳香调味的蔗糖为原料,加热熬成糖浆,再用模具制成狮子的形状,被视作糖画的雏形。
何双双当即应下:“好,自后日至七夕,我定不缺席!”
这……倒也不必天天来,挑一天来就行了。
也罢,天天来就天天来吧,他请得起。
何厨娘雕刻的花瓜无疑是此市最佳,尽管售价并不便宜,最普通的也要卖五十文每个,问津者依然络绎不绝。三人说话间,锦儿和另一名胖妇人已经卖出去不少。
吴铭见状,便不再打扰人家做生意,和徒弟告辞离去。
待吴掌柜师徒走远,锦儿才恍然大悟道:“怪不得师父偏要来这保康门的乞巧市摆摊!”
每逢七夕佳节,她师徒二人都会在乞巧市设摊卖巧食,只不过,以往俱是去最繁华富人最多的潘楼乞巧市,今日却一反常态,原是为此!
何双双立时敛起笑容,正色道:“你想哪儿去了?为师只是嫌潘楼乞巧市人多,闹哄哄的,瞧着心烦,这才换个地方摆摊,并无别的意图。”
“师父说得对!”
锦儿点头称是,又问:“那咱待会儿还去吴记用饭么?”
“你觉得哩?”何双双不答反问,“这周遭还有比吴记川饭更美味的食肆么?”
锦儿抿着嘴笑,不再多言。
……
“爹爹!”
王安石甫一回府,便听见脆生生的呼喊,紧跟着是哒哒哒的脚步声,小女儿飞也似地迎上来。
王蘅连脚都没站稳,便急急说道:“爹爹!七夕将至,爹爹几时带我和姐姐去乞巧市?”
她最喜欢七夕节了,因为织女和她一样,都是七娘。
王安石几乎忘了这茬,这些年在外为官,地方上只在六日和七日庆祝七夕,唯有四京这样的大都市才会提前多日筹备。
这是王家在东京过的第一个七夕节。
王安石还真不太了解京师的乞巧市,笑问:“看样子,你已经打问清楚了?”
“嗯!”王蘅重重点头,“我听说东京有好多个乞巧市,数保康门的乞巧市最热闹!我和姐姐都想去逛逛!”
——
ps:写书多年,终获第一个盟主,感谢【哈记小卖部】大佬!明天加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