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我也不退(1 / 1)
针对要新开的档口,陈家志又和李才、薛军进行了诸多讨论,包括承租位置面积、经营方向、以及市场冷库建设。
拟在市场新建的冷库可以和档口结合,前面是门面,后面冷库。
刚好江南市场会推出一批新档口,如果继续选择在江南,陈家志有意拿下两个连号的档口,一次性到位。
还有个选择,就是到深城布吉农批租档口经营。
无论怎样选择,都会让货源压力倍增,交易量必须得冲起来。
陈家志把目标放在了土豆、番茄、黄瓜、洋葱等大宗类耐储蔬菜上,冬天经营本地货源,夏天则从云南等西部地区组织货源。
云南的种苗基地会兼顾组织货源等职能,甚至也会有冷库、泡沫箱等配套的投资。
不过这些都是长久规划。
万丈高楼平地起,云南的种苗基地和市场的档口就是两个支点。
“陈哥,云南的种苗基地你打算让谁去负责呢?”
面对李才的问题,陈家志心中已有答案,“前期我会跟着去,后期可能会让李明坤去吧。”
李才摸着下巴,“会不会太保守了点,他胆子不够,让他组织货源或者卖苗可能会吃亏。”
陈家志沉吟道:“他的确胆子小,但做事也比较稳,现在农村不太稳定,做事情不能太激进,种苗本身也是长期事业,没打算一两年内就盈利,让他去合适。
至于组织货源,可以从当地招人来做。”
李才不太理解种苗业务的意义,一时也想象不到种苗该怎么盈利。
他的目标还是早点解决货源。
“如果云南没解决,可以先找北方的蔬菜经纪人,从北方先发货过来吧?”
“只要档口开了还没货,这当然可以,不用太死板,先找到货源,把生意做走。”
“我明白了,我会先接触这方面的资源。”
看着踌躇满志的李才,陈家志还是理解不了他咋就失恋了呢~
回去得和李秀聊聊。
在市场耽搁了半天后,陈家志又和薛军开着方头捷达车回了灵山镇。
他没先去菜场,而是在家门口就停了下来。
老爹陈少昌就坐在院子外的大树下拿着烟杆抽叶子烟。
车停下后,也站了起来,“回来了?哎哟,薛军也跟着一起来了?”
“爸,抽烟呢,刚好从云南给你带回来了烟叶,晒得干得很。”
抽过叶子烟的人都知道,叶子烟潮湿或者没晒干,抽着抽着火就灭了。
而云南的特殊环境,让当地的烟叶质量特别高,在玉溪通海时,薛军就从当地供销社买了几捆上好的烟叶。
“好,好得很。”陈少昌拿过烟叶,翻看了两下,就笑眯了眼,喊道:“国真,薛军来了,快倒杯水~”
“嘿嘿,爸,不用,我自己来。”薛军嘴上喊着不用,却忍不住舔了舔嘴唇,这天气也是真热。
这时,彭国真也从屋里出来了,一起的还有易龙易虎两兄弟,都在家里看电视。
“薛军来了,快进来坐,家里有冰镇的酸梅汁。”
“舅舅,你可算回来了,我期末考试语文数学都考了85分,达到买电脑标准了。”
陈家志揉了揉易虎的脑袋,易龙反而进了屋。
进了屋,正放着电视,地上铺了张凉席,豆豆就往易龙身上爬。
彭国真给两人倒了酸梅汁,坐下来拉起了家常。
陈家志抱起了儿子,又问易龙:“小龙期末考得怎么样?”
易龙挠了挠头,“还行吧,但离买电脑还差了点。”
薛军这时也问起了买电脑的事,易虎想说话,但被易龙在背后暗搓搓点了一下。
陈家志注意到了,彭国真也在向他打眼色,不过陈家志还是如实说了和两兄弟的约定。
“军哥,我一视同仁哈,要是小波和燕子两兄妹在学习上也肯下功夫,我也同样买电脑辅助他们学习,还有大姐家的两姐妹也一样。”
“这…这怎么行啊!”薛军有些受到冲击,本能觉得这不太好。
陈家志摆了摆手,“如果不能一视同仁,我也不会开这个口子了,但前提是得真学哈。”
如果没记错,前世他六个外甥和外甥女,只有易虎一个人读完了初中。
其他都是小学和初中就中途辍学。
三姐和薛军家的小波和燕子也都是猛人,从小和他家离得近,来往比较密切,两儿子留守在老家时,都靠了这两表哥表姐才没怎么受欺负。
有次豆豆陈正云被欺负了,还在读初一的燕子直接拿把菜刀追着个初中男生在村里死命跑了两圈~
对他和李秀也一直都比较尊敬。
大姐家的两个女儿来往相对少一些,但也都是正常家庭,没那么多屁事。
按原本轨迹,这6个外甥外甥女,除了易虎,其他人都读不进去书。
如果能因为这事,让几人有所改变自然更好。
当然,闲话依然少不了,听彭国真说,大姐家的吴英已经没读书了。
不过有些闲话听着就是了。
薛军也听明白了,摇头苦笑道:“看来,我也得想办法把家里两孩子接出来读书了。”
陈家志说道:“能接到一起最好,就老家那环境,几十年也未必能出一个大学生,何况农村也在涨学费了吧,不如早点弄出来。”
“行,我和你三姐商量下。”
聊了会儿天,彭国真就张罗着做晚饭,薛军进了厨房帮忙,陈家志问他要不要去菜场,想也没想就拒绝了。
陈家志嗤之以鼻,像他去老丈人家里,从来没动手做过饭。
太阳已在下山路上,不过热度不减。
骑了小会儿车,汗水就湿了衣衫,不过夕阳下的菜场格外亲切。
在田间道路边上,他遇到了同样戴着草帽,骑着自行车的李秀。
“可以呀,秀,这车也骑得像模像样了。”
“还可以吧~”李秀笑了笑,在旁边停了下来,“在外面跑累不累?”
“不累。”陈家志也下了车,问道:“你在家里怎么样,累不累?”
李秀摇了摇头,说:“也还好,我也就早晚出来骑车转一圈,市场上去得也少,不过,你没在这段时间,两边都还挺顺的。”
两人推着车边走边聊,从家里琐事到菜场管理,就如李秀所说,都还挺顺。
陈家志也不吝称赞,李秀很好的充当了一次‘监工’角色。
转了一圈,两人又回了办公室,陈家志依次找了各部门、各小组的负责人谈话。
从生产、包装、入库、发货、招人、回款,到已开始的大食堂,还有建设中的新基地、苗圃等等逐一了解,乃至于洪中也来和他聊了会儿。
他也没做什么安排,只是单纯了解情况。
等忙完,已到了晚上。
“家志,你还真是一刻也闲不下来啊,要多休息。”
“在花城折腾也就算了,还要跑到云南和沪市去,以后岂不是更忙了,你看你,一点也不长肉~”
晚饭弄了一大桌子菜,大姐陈家华和吴成勇也来了,一桌人吃饭聊着天,聊到工作时,喝了两口酒的彭国真就念叨起来。
陈少昌瞪着她也没用。
“我哪说错了,你看小虎才过来多久,又长个子,又长肉,这么多人里,就属家志最瘦,天天在外面跑,哪能吃好睡好。”
“嘿,我们在外面跑还真吃好睡好了。”陈家志跟着说:“不信问薛军,他清楚,我们在外面天天下馆子,住酒店。”
“是撒,家志大方得很,就是这开销着不住,他还带我去东方明珠塔上去吃了饭……”
随着薛军的述说,众人也被这趟行程中的见闻吸引了注意。
晚饭还算尽兴。
吃了饭,易定干又拉着吴成勇、薛军陪老丈人打了会儿牌。
陈家志站在旁边看了一会儿,三个姐夫心机都不少,想方设法的让着老爹,但又不好明着让。
陈家志看着别扭,在客厅里带娃看了会儿电视,便回了房间,整理明天开会的内容。
“家志,去洗漱,准备睡觉了。”李秀推开门,走了进来,“妈说得也对,你是该多歇息,回来就又想着工作。”
陈家志放下手中的钢笔,靠着椅子,“那么多人指望跟着我挣钱呐!”
“你是说易哥他们?”
“嗯~也不止他们吧。”陈家志起身,笑道:“别想那么多了,我去洗完澡准备回来交公粮了。”
李秀红着脸,咬着牙,轻声道:“你当我怕你呀!”
“呵,你等着。”
洗完澡,一番酣畅淋漓的大战过后,陈家志半坐在床上,抽着事后烟,轻松又惬意。
次日,陈家志便组织菜场开会,由于有前一天的摸底交流,进展很顺利。
除了日常工作,育苗大棚、苗圃、新接地也都继续进行。
同时,也定下元谋苗圃和沪市菜场两个新的项目。
不过对于去云南投资,菜场另两名股东一起表达了不满。
沿海才是经济重心,跑去偏僻的山疙瘩里投资,不论何种理由,徐、黄两人都难以接受。
“徐总,接受不了就退股吧,账上该给你的分红也一分不少。”
“我不退。”
“不退就只能接受。”
“我还是持保留意见,云南太偏僻太穷,交通又不方便,看不到任何投资价值。”
“那退股。”
“我不退。”徐闻香沉吟道:“在靠谱鲜生上,我和黄总可以给更多的支持,甚至让靠谱鲜生整合了菜场也行。”
“嗯,这个可以。”
想来两人也关注到了花城要建设无公害蔬菜城市的新闻。
陈家志又说:“不过对于投资的事,你们干涉不了,这云南我是去定了。你们不看好,就早点退股,现在退出,收益也不菲。
真去了云南,账上的钱可就不知道会被我花到什么地方去了哦~”
“你!”徐闻香被气笑了,“你不是这种人!”
“别太自信了,你看人也不准。”陈家志又说:“你们退股吧。”
“不退。”
啪的一声,电话被挂断。
陈家志又打了过去,一被接通就说:“退股!”
“不退!”
再打就打不通了。
陈家志轻声往门外走了几步,一开门,就见徐瑶、童刚、黄川、谭忘机几人匆匆从走廊上消失。
…
徐闻香联系了黄建远,提了陈家志让他们退股的事。
“徐总,你怎么想?”
“不退,别的不说,陈家志在经营菜场上能力很强,菜场盈利能力也好到夸张,他要去云南和沪市投资去就好了。”
黄建远略有些急,“如果他始终不给股东分红,甚至借投资名义转移资产呢?”
“他应该不是这种人。”徐闻香沉吟道:“如果他要做手脚,菜场和市场档口结算就不会采用代销费,而是直接给低价收购~”
黄建远听明白了,“以后呢,只能寄托于他的人品了吗?”
徐闻香默认了。
黄建远嘀咕道:“这还不如直接退股拿笔钱走了呢。”
“也可以啊,实话告诉你,菜场如今账上趴着852万现金,现在退股陈家志承诺给分红,但你舍得吗?”
“八百多万…”黄建远震惊的说道:“怎么可能,这才多久!”
“真的。”
徐闻香早就知道了,但说起这事也难免心绪不宁静。
“我们在酒店上折腾那么久,耗费诸多精力,赚钱却远比不上菜场。”
“现在你还愿意退吗?”
黄建远迟疑了,现在退股固然能拿一笔钱,然而,半年赚了八百万,再给他更长的时间呢?
在云南的投资前景有待考究,但在沪市投资菜场,他觉得前景并不差。
而且,主要是这人在经营菜场上确实很有魔力。
徐闻香又说:“陈家志只是觉得我们没发挥应有价值,躺着拿钱,现在提醒我们罢了。”
黄建远心中一动,问道:“所以最近你才积极给靠谱鲜生找客户?”
徐闻香笑了笑,算是承认,“刚才和他通话,我还同意让靠谱鲜生和菜场整合。”
“……”黄建远思索着其中得失,拿一笔钱走固然好,但菜场的赚钱能力太让人欲罢不能。
徐闻香也把话说得很明白,陈家志就是嫌弃他们提供的价值少。
一开始供港渠道吹了后,还是他自己又重新打通了渠道。
此后几个月,他和徐闻也光顾着酒店和自家生意,也难怪会有情绪。
那自己还能提供什么呢?
也许香江人的身份就是种资源,更别提还经营着酒楼,应该有他需要的。
“想好了,我也不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