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剜心传说(23)(1 / 1)

加入書籤

“你的计划的确很完美,我也从未怀疑到你的身上。要说为何怀疑到你,也是密道一事。其实,除了掌柜,小二,还有秦俊和另外一个死者,伱也是知道的,这正好解释,为何凶手可以肆无忌惮的杀人。因为是秦俊告诉了你。”

梁煜给刘赢使了个颜色,刘赢同羽儿二人开始四处寻找。

“你杀秦俊,无非是因为受不了他的虐待,可那些跛脚书生,是无辜的,你为何要杀他们?”伶韫百思不得其解。

秦刘氏却依旧在替自己辩解:“这只是你的猜测,没有任何证据,你凭什么诬陷我?”

“想要证据是吗?我便给你证据。”

刘赢同羽儿跑出来,手中还拿着一把血迹斑斑的柴刀。

“证据,这便是。”

刘赢将手中的柴刀扔到妇人身旁。

“如今证据确凿,你还有什么好抵赖的,不过,我还是想不明白,你为何要杀人?你可知,他们当中,有人是家中独子,有人卖房卖地,为了这次的科举,他们付出太多,而你却因为一己之私轻而易举地将他门杀掉。”

秦刘氏傻笑,语气哽咽:“他们都该死,世间书生,都只是空如其表,他们的内心,肮脏龌龊,他们嘴上每天都是夫子长夫子短的,表面上一副文静书生的模样,私底下却无恶不作,乱嚼舌根,散播谣言,多次骚扰,言语挑逗我一个寡妇,毫无书生意气。若非杨涛相助,如今的我,早就不堪折磨。”

“可是,你究竟是如何杀人的?又为何只杀跛脚书生?”

“杀秦俊,不单是为了我,还有杨涛。杨涛为还救命之恩,不惜去求他爹,让秦俊高中,可秦俊却拿杨涛的瘸腿玩笑,他若不去客栈肆意乱说,又怎会死。至于跛脚书生,我杀他们,也是为了杨涛,每次看到他们,杨涛总会想起自己的腿,为了杨涛,我做什么都愿意。”

梁煜却丝毫不信妇人的措辞:“一派胡言!毫无根据!事到如今,你究竟在隐瞒什么!”

大门咣当一声打开,杨涛从门外走了进来。

看见秦刘氏趴在地上,眼角含泪,他一时心酸。

“够了大人,别再为难她一个妇人了,你想要真相是吗?我说,我全都说。”

众人看向杨涛,他一瘸一拐地拐进来。

梁煜好奇:“原来你并没有走?”

杨涛将妇人扶起来,二人相偎。

他擦掉妇人脸上的泪,咧出嘴微笑。

“别哭了,所有的一切,都该结束了,不过,我不后悔。”

秦刘氏痛苦地摇着头,嘴上哭着说“不要。”

杨涛拿起地上的柴刀承认道:“这柴刀,的确是凶器,不过杀他们的,可不是她,你们要找的人,一直都是我。”

梁煜眉头紧锁,对杨涛的话半信半疑。

杨涛接着道:“大人可还记得,你问我这辈子,有没有为人拼过命?”

梁煜“嗯”了一声,“当时你的回答,才让我确定,你不是凶手。”

“大人,我骗了你们,这辈子,我只为她一个人拼过命,您当时说的都对,是我杀了秦俊,也是我杀了其他的书生,我认罪。”

梁煜看了一眼杨涛,又看了眼泣不成声的秦刘氏。

“密道的事,你又如何知道?”

杨涛解释道:“是秦俊不小心说漏嘴的,她根本什么都不知道,更何况,她一个弱女子,哪来的力气去杀比她还强壮的男人?她刚刚那样说,也只是在包庇我而已,不算数的。”

梁煜眉头舒展,一切水落石出。

“其实我一直在赌,赌你会不会来,现在看来,你还是很爱她的。秦刘氏那些话,想必也是你教的吧?”

秦刘氏直接哭喊着,眼中的泪啪啪地掉。

“不,不是的,大人,你莫信杨涛。”

“凶手本官早就知道是谁,你们也不必在互相包庇,其实,秦俊与那些书生,不是死于一个凶手。”

刘赢三人诧异:“这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杀那些跛脚书生的凶手,是杨涛,而杀死秦俊的,却是另外一个人。”

杨涛同秦刘氏相视无语,面上虽无表情,可心里却在瑟瑟发抖。

杨涛强装淡定,强颜欢笑道:“大人这是说的什么?我怎么听不懂?”

“听不懂?那我就来说个明明白白。秦俊对你而言,有救命之恩不假,你也曾真心待过他,彼时你亦不愿拆他姻缘,可是当你发现秦俊对秦刘氏非打即骂时,一切都变了,你对秦俊起了杀心,却迟了一步,因为秦俊已经被秦刘氏杀死。而你并不解恨,秦俊的话,深深地伤害了你,所以,你将恨意,全都转移到同你一样深受其害的跛脚书生身上。”

杨涛仰天长笑,将秦刘氏护在身后。

“你说的一点都没错,我将秦俊当成兄弟,助他高中,他倒好,四处张扬此事,害我爹清誉受损,我不止一次看见秦俊殴打她一个弱女子,将她生生地拖到院外,拳打脚踢,我好言相劝,他却嘲笑我的瘸腿,我被他推倒在地,自那日起,我痛恨自己,为何没有死在悬崖,为何像个废人一样苟延残喘着,我这样做,也只是给他们解脱,何错之有啊!”

梁煜无奈摇头:“你真是个疯子,杨涛,你残害无辜性命,只是为了宣泄对自己的恨意,像你这种人不配活在世上!”

秦刘氏哭着磕头认罪:“大人,所有的冤孽,都由民妇一人而起,我才是那个罪魁祸首,秦俊是我杀死的,杨涛他也都是听了我的蛊惑,才会杀人,您就让我一人伏罪吧。”

梁煜不再看向身后郎情妾意的二人,而是异常的平静。

“县令大人会带着衙役,将你二人收押,至于作案详情,有县衙的师爷整理成卷宗,上交大理寺。若一切属实,签字画押,你二人也可共赴黄泉,为那些冤魂赎罪孽。”

杨涛亲吻着秦刘氏的眉梢,将她凌乱的发丝别到耳后,一脸深情。

“这下,我们可以做一对鸳鸯,在那里,没有任何人打扰,你愿意吗?”

秦刘氏哭着点头,依偎在杨涛怀中。

“妾何德何能,伴君左右,此生足矣。”

……

炜安县剜心一案,水落石出。

杨涛与秦刘氏二人供认不讳,签字画押,被判秋后问斩。

杨大人因徇私舞弊受到牵连,被贬庐州,成了散官。

此时,距科举之日,唯有一日。

客栈内的书生,意气风发,彻夜赶路,上京赶考。

梁煜一行人,边寻访当今太后,边体察民情,为民申冤。他们所到之处,皆是一片祥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