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猪贩子(1 / 1)
宅基地边上,王建安、王太平和王建平三人正甩开膀子挖沼气池的大坑,泥土被一锹锹甩到坑边,堆成了小山。
猪圈的地基昨天就挖好了轮廓,春城光着膀子在旁边拌混凝土。
这年头农村没搅拌机,全凭人力。
大刚和小刚两兄弟正用木头和粗铁丝绑扎地基的模具,木头框架已经初具雏形。
“这边模具弄好了,你们的混凝土搅匀实了就能往里灌。”
大刚抹了把汗,朝春城那边吼了一嗓子,接着又弯腰去整下一个地基坑的模板。
日头快到头顶,尹祥平挺着已经微微隆起的肚子,慢慢走了过来:“吃饭了哈。”
堂屋的大圆桌上,菜盆子冒着热气,一大盆油光锃亮的回锅肉,一盆炖得软烂的豆角,还有一盆新鲜的空心菜。
众人围坐,埋头扒饭,大刚嘴里塞着饭,含糊地对王建安说:“这两天把地基的混凝土灌下去,就该弄你们这沼气池。
到时候坑也该挖好了,你们三爷子也可以挖你们的大棚了。
然后等地基混凝土干个七八天,咱再砌墙。”
王建安点点头,扒了一大口饭。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到了七月半。
这段时间除了下雨停工了一周,其他时间众人每天都忙到晚上9、10点。
如今猪圈的主体已经修建完成,就只剩下屋顶了。
这几天,大刚他们就在工棚底下“刺啦刺啦”地锯木头。
王建安差不多把自家的上了点年岁的树木都砍了回来。
他打算屋顶用木头搭架子,再铺上石棉瓦。
不光搭猪圈顶,后面建大棚也得用木头。
今天王建安早早的就出门,该去联系猪贩子了。
猪贩子都知道农村养猪的习惯,所以一般都是过年之前挨家串户的到每个队收。
现在这个时间,只能自己去找他们。
王建安到镇上后先奔向了镇上的菜市场。
菜市场里挤满了人,现在正是上午人最多的时候。
王建安挤到一个肉摊子前,摊主正挥着砍刀剁骨头,他大声喊道:“老板儿,猪肉啥子价?”
老板把砍刀往案板上一剁,抹了把手:“精瘦肉2块8,五花2块6。”
王建安默默的估量了一下,零售价2块8,生猪价估摸着得1块3、4,差不多接近今年的最高点,可以卖了。
下个月可能还会再涨点,但家里的猪已经长不动了,多一天就多吃饲料。
而且下个月估摸着养本地猪的也要忍不住了,大量上市的本地猪会对价格造成冲击。
出了菜市场,王建安直奔镇子西头的国营肉联厂。
厂子大门开着,里面冷冷清清,就门卫室坐着一个看报纸的老头。
王建安敲敲窗户:“老师傅,麻烦问下,你们这儿收活猪吗?”
老头推推老花镜:“收啊,你找采购科,进大门右拐第一间办公室。”
找到采购科,门开着,一个干部模样的中年男人正端着茶杯看文件。
王建安敲敲门:“同志,打扰下,请问你们收活猪啥价?”
男人放下茶杯,慢悠悠地开口道:“生猪收购价,良种猪1块2一斤,本地猪1块1一斤。”
“好的,谢谢你了。”说完王建安转身向外走去。
“小伙子,你不是卖猪吗?走啥子喃?”男人见王建安要走,追出来问道。
王建安摇了摇头:“价格太低了,我要回去想一下。”
“肉联厂都是这个价,不少啦。”
“还能涨价不嘛?”
“我们这儿是有政策的……”
见不能涨价王建安离开了肉联厂。
出来后王建安在镇上转悠,逢人就打听认不认识收猪的。
最后在镇子南头牲口市附近,一个老汉给他指了条路:“你找赵老四啊?你去他屋头看看,就在牲口市后面那条巷子,门口堆着几个旧猪笼子那家。”
王建安谢过老汉,找到那条巷子,果然看见一户人家门口堆着几个锈迹斑斑的铁笼子。
院门开着,一个黑胖的中年妇女正在院里洗衣服。
王建安站在门口喊了声:“大姐,请问赵老四在家吗?”
妇女抬头,甩甩手上的肥皂沫:“老四去张家湾了,还没回。你找他啥事?”
“想打听下收猪的价。”王建安说。
“哦,卖猪啊?那你等等,他应该快了。”妇女挺热情,“进来坐会儿?”
王建安道了谢,没进去,就在门口屋檐下的石墩子上坐着等。
约莫过了半个多钟头,一阵“突突突”的摩托车声由远及近。
一辆漆皮斑驳,车斗焊着铁笼子的三轮摩托停在了门口。
一个黑胖汉子跳下车,穿着件汗津津的背心,脖子上搭着条看不出颜色的毛巾。
“老四,有人找你。”妇女在院里喊。
赵老四打量王建安:“老弟,卖猪哇?”
王建安站起身:“赵师傅,你们现在收活猪啥价?”
赵老四从摩托座垫下摸出包皱巴巴的烟,自己叼上一根,又递给王建安一根。
划火柴点上,给两人点上后,深吸一口:“良种猪1块5一斤,本地猪1块3一斤。你那儿有几头哇?”
以前猪肉国家管控的时候,农户养的猪只能卖给国营厂。
赵老四到处跑跑还能偷偷的从一些人家收到猪。
现在取消统购统销了,不知道从哪儿突然冒出来许多猪肉贩子。
再想收猪就难多了,逼不得已大家只能打起价格战。
“10头。”
闻言赵老四眼睛一亮,今天出去跑了一圈,还是空手回来。
听到王建安说养了10头猪,不由的喜上眉梢:“老弟养的有点多哦。良种猪还是黑猪?”
“养的良种猪,猪肉好的很。”王建安看了看赵老四,“这价格……”
“老弟,我都收了10来年猪了,口碑没得话说,你今天就算在镇上问遍了,也找不出第二个比我报价高的。”
见赵老四这信誓旦旦的样子,王建安也没有再说价格,转而问了另一个问题。
“赵老哥,你收的猪不是卖到镇上的菜市场哇?”
今天王建安在菜市场看了,一天的猪肉销售量顶天了2头,这还是赶场的时候,不赶场一般都没开门。
而赵老四听到王建安家有10头猪时那表情,显然他能同时收下这么多猪。
那么只有一个可能,他的供货渠道不只是镇上。
“嘿嘿,不瞒老弟,我在县里面有点门路,大部分收的猪都是卖到县里面了。”
王建安一副了然的表情,没有在这个话题上深聊。
这可能是他未来肥猪销售一条路,这就要看明年合作社成立的情况了。
“老弟,今天能去收猪吗?”赵老四殷切的问道。
“可以,不过你这车?”王建安瞥了瞥赵老四的三轮车。
“车不是问题,我们现在就走哇。”赵老四向屋内喊道,“老婆,我出去收猪了,中午你自己吃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