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购种1(1 / 1)

加入書籤

“爸,大哥。”最后一天收工回家的路上,王建安开口。

“明天你们和春城他们先搭架子哇,我给他们说过怎么搭了。我明天去买种子。”

“种子?”王太平抹了把汗,“屋头不是还有黄瓜种子的嘛。”

“黑籽南瓜籽。”王建安解释道,“专门用来嫁接黄瓜,抗病,抗低温。”

王太平听得一头雾水:“嫁接?”

王建安:“就是把黄瓜藤藤接到南瓜根上面。”

王太平:“黄瓜苗接南瓜根,这能活?”

“能活,黄瓜还结得更好。”

第二天一大早王建安就来到了高龙乡供销社。

门市部里弥漫着一股陈年的化肥和农药混合气味。

柜台后坐着个打瞌睡的中年售货员。

“李孃。”王建安敲敲玻璃柜台,“有黑籽南瓜种子卖没得?”

售货员被惊醒,揉揉眼睛,一脸茫然道:“啥黑南瓜?”

王建安又重复了一遍,“黑籽南瓜,籽是黑的,皮特别硬那种。”

售货员从柜台底下摸出几个旧纸包:“喏,南瓜籽就这种,要不要?”

王建安扫了一眼,摇摇头:“谢了,不用。”

随后转身出门,向施镇走去。

王建安熟门熟路地钻进那条新兴的建材一条街。

随着计划经济的改制,这条街上的私人商贩越来越多,商品种类也不再局限于建材。

两边的铺子卖啥的都有,五金、农药、化肥,夹杂着几家挂着良种牌子的门面。

“老板,有黑籽南瓜种子吗?就是籽是黑色的那种南瓜籽。”

“黑籽南瓜?我们这有狗肉南瓜,牛腿南瓜,磨盘南瓜。籽都是白的黄的,没黑的。”

“同志,打听个种子,黑籽南瓜……”

“没有没有,南瓜籽不都一样?黑的?怕不是坏了吧?”

几乎每家店的回答都差不多,店主们根本没听过黑籽南瓜。

最后一家种子店门脸稍大,招牌上写着县农技站特约经销点。

王建安抱着最后一丝希望走进去。

店主是个戴眼镜的中年人,看着像读过点书的。

“黑籽南瓜?”店主推了推眼镜,这次没直接说没有,“你等等,我查查进货单。”

他翻出一个厚厚的硬皮本,手指沾着唾沫一页页仔细翻找。

翻了好一阵,店主抬起头,遗憾地摇摇头:“单子上没有。这东西我好像有点印象,是不是云贵那边传过来的?”

“对,就是那个。”王建安赶紧点头,“您知道哪里有吗?”

店主苦笑:“这我真不知道。要不,你去县种子公司碰碰运气?他们那里品种最全。”

王建安谢过店主,立刻赶往汽车站,搭上了去雄州县的班车。

雄州县和自己所在的雁县是相邻的两个县城。

施镇每天只在早上有一趟车去雁县,去雄州县的车倒是很多。

王建安靠着车窗,县种子公司如果也没有,就只能往更大的蓉城跑了。

到达雄州县城已经是中午,王建安在车站附近吃了点午饭便打听着往县种子公司走去。

柜台里坐着两个女营业员,一个织毛衣,一个看报纸。

王建安走到柜台前:“同志,麻烦问一下,有黑籽南瓜种子卖吗?”

织毛衣的营业员朝墙角一排木头架子努努嘴:“南瓜籽在那边架子上,自己看。”

王建安走过去,架子上摆着牛皮纸袋,他挨个打开看了看,里面的南瓜籽无一例外都是黄白色或浅褐色。

“同志,这些都不是,”王建安回到柜台,“我要的是黑籽南瓜,籽是纯黑色的,皮很硬很厚,专门用来做嫁接砧木的。”

看报纸的营业员放下报纸,打量了他一下:“嫁接砧木?你是农技站的?”

“不是,我自己搞大棚种菜,需要这个种子。”王建安如实回答。

“哦。”营业员的热情肉眼可见地消退了,“你说的这个黑籽南瓜我们这没有。

那是农科所搞研究或者大型蔬菜基地才用的东西,属于专业种子。

我们门市部只供应常规的大田作物和普通蔬菜种子。你要真想找,可以去市里面问问。”

见有消息,王建安连忙追问道:“市里哪里可能有?”

“市农技推广中心,或者市种子公司呗。”营业员重新拿起报纸,“不过也难说,那玩意儿用量少,还贵,不一定好买。”

王建安走出种子公司,心里感到一阵无语,没想到上一世随时都能买到的东西现在还成了个稀罕物。

回到李家沟已临近黄昏,尹祥平看一脸倦色地进门,就知道事情不顺。

“没买到?”她递过一碗凉开水。

王建安一口气喝干,抹了下嘴:“镇上县里都没有,明天我得去趟蓉城。”

“那么远,”尹祥平有些担忧,“要不先去雁县找三哥问问?”

“雄州县都没有,估计雁县也差不多,我还是直接入蓉城了,免得多跑路。”

喝完水王建安往大棚走去,张春城正带着几人搭大棚架子。

为了节约钱,这次全使用的木头做支柱,支柱横向间距5米左右,纵向间距2米左右。

主支柱每根直径10来公分,再搭配稍细的边柱。

“建安儿回来啦。”张春城站在墙上面,第一个看到了走来的王建安。

“哎,刚回来,你们也差不多可以收工了,天要黑了。”王建安仰头道。

王太平正在旁边烤竹子,大棚顶上的竹子横梁得先用火烤一遍增加韧性,要不然容易断。

听到声音王太平转头看向二儿子:“种子买到没有嘛?”

“没有……”王建安将买种子的事又向他们说了一遍。

“这东西还这么难买啊。”王太平感叹道。

第二天凌晨6点,王建安就起身准备出发了,去蓉城的车每天这个时间从乡上路过,只能人等车,没有车等人。

“路上小心,钱分开放。”出门前张玉清将两个鸡蛋塞到王建安手里叮嘱道。

知道儿子今天要去蓉城,她不到6点就起来煮早饭了。

“晓得了,妈。”王建安挥了挥手,将鸡蛋揣进兜里往乡上公路走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