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开会(求收藏,评论,推荐票,月票)(1 / 1)
“妈,这几天大棚就交给你了哈。”王建安叮嘱。
“小棚一直敞开,给它们降点温,炼炼苗。二天移植的时候恢复的快些。”
张玉清摆了摆手:“晓得了,昨晚上你都说过了。你就安心去忙地里的活路。”
王建安点点头,扛起锄头,跟着父亲他们往红苕地走去。
小黄摇着尾巴也想跟着去,被张玉清一把按住了。
红苕地里,王建安和大哥快速挥动锄头,泥土翻飞间,一窝窝红苕被刨出地面。
“爸,今年的红苕长得不错。”王建安看着刨出来的红苕说道。
“今年天气好。”王太平乐呵呵的答道。
王建平带着冯彬蓉,拿着镰刀走在前面。
他们的任务是割藤,割下的藤蔓均匀地铺旁边的土埂上。
王湘也在地里帮着忙,将挖出来的红苕装到小背篼,又背到不远处的竹篼里。
日头爬到头顶,几块红苕地已见了底。
几个竹篼已经装满,其他的红苕堆在一起。
割下的红苕藤也铺满了土埂。
“好了,先把这些红苕担回去。”王太平招呼了一声。
“你们一趟也担不完,我再割会儿等你们。”冯彬蓉起身说道。
三人把红苕陆陆续续的担回窖坑。
因为这次做青猪饲料比较多,在屋后又挖了1个窖坑,新猪圈旁边也挖了两个窖坑。
下午张春城兄弟和张泽安也来帮王建安家收红薯。
“快点帮你把红苕收了,你也好快点教我们做青猪饲料嘛。”张泽安笑着说道。
有了3人的帮助,又挖了1天,红苕全部收割完毕。
王建安家院坝里,堆满了红苕藤和酒糟。
经过1多天的暴晒,红苕藤已经蔫软,保留着一定的韧性和水分。
“像这样的,蔫了,但没干透,是最好的。”王建安掰开一个红苕藤对几人说道。
随后王建安招呼几人帮忙一起将红苕藤切碎:“切细点,像这样……”
张春城走到从自家搬来的铡刀前,学着王建安切了几刀。
“对,就这样。”王建安说道。
王建平和张春华负责将红苕藤递给两人。
张泽安则把铡好的碎藤扫拢,堆到一边。
铡完红苕藤王建安带着几人来到窖坑。
“其实和跟上次做酒糟发酵差不多,塑料布要垫平,贴紧坑壁坑底。”
“然后是铺酒糟,再铺红苕藤,不过这里有点不一样。
有的红苕藤可能水分有点多,最好在酒糟和红苕藤中间再加一层米糠或者麦麸吸水。
然后重复之前的步骤就行,这次量比较大,老坛水不够也没关系,就是需要多发酵一段时间。”
王建安这里弄完之后又依次帮着弄其他3家人的青贮饲料。
虽然没有协议,但这已经是个名副其实的合作社了。
几人都做完饲料之后张泽安找到时机问王建安:“对了,建安,霍书记昨天问你好久有空?
他最近打算开个会,正式的讨论一下合作社这个事情。
毕竟是你提出来这个建议的,他希望你最好还是在场。”
王建安思索了一下:“这两天都有空,再过几天就又要忙了。要不就明天?”
“要的,等哈我就去给他说。”
清晨,大队公社的会议室里,早已挤满了人。
王建安和张泽安挤在一起。
霍书记清了清嗓子,敲了敲桌子,会议室渐渐安静下来。
“同志们,静一静!”霍书记声音洪亮,“今天把大家召集起来,就一个事:成立养猪合作社。
这是响应上面号召,也是我们礼复村发展生产,共同致富的一条新路。”
他顿了顿,环视一圈,最终目光停留在了王建安身上。
“这想法,是建安同志最先提出,而且他们有几家人已经在实践了。
至于科学养猪具体成效如何,我就不多说了。
我想大家已经听说过建安那十头大白猪卖了好价钱。”
“听说过,赚了几大千!”底下响起一片附和声。
霍书记继续说道:“所以啊,经过队委会初步讨论,我们打算把这个合作社的架子搭起来,而且是搭在我们整个大队的层面上。
我们大队有六个生产队,都加入进来,统一买猪仔,买饲料,学技术,找销路!
这样规模更大,跟饲料厂,收购商谈价钱更有底气。”
“好!霍书记说得对!”
“就该这样!要搞就搞大的!”一些其他生产队,尤其是跟李家沟本队关系不算紧密的人,立刻大声赞同。
他们看到了王建安的成功,也想分一杯羹,而且觉得大队统一搞,更有保障。
王建安立刻站了起来,大声的说道:“霍书记,各位叔伯婶娘,我有不同的想法。”
霍书记眉头微皱,但还是抬手示意他说。
“霍书记说要搞大队合作社,初衷肯定是好的,想带着大家一起富。”
王建安先肯定了书记的出发点,随即话锋一转。
“但是,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着裆。
搞大队合作社,听起来规模大,力量大,但操作起来,问题太多,太复杂。”
他掰着手指头,一条条分析:
“第一,信任问题。
我们李家沟本队,大家知根知底,一起干活几十年,谁家啥情况都清楚。
就像我们几个现在这样,随时帮点忙,大家一句话的事。
但大队呢?六个队,几百户人家,大家平时走动都不多,信任基础根本不够。
到时候张三家的猪病了,说是李四家传染的,王五家赊了饲料又不认账,这些矛盾咋解决?”
这话戳中了不少人的痛点,纷纷露出异样的眼光。
王建安继续道:
“第二,管理问题。
大队范围太大,猪圈分散在各家各户。
统一防疫,统一配料,统一检查猪的长势,范围太大,根本跑不过来。
万一管理跟不上,出现猪瘟,最后他们的猪,
或者他们的猪质量不好,会影响品牌,
合作社帮不帮着处理?”
见沉默的人越来越多,王建安抛出最重磅的理由:
“第三,责任和利益问题。
猪养在自己圈里,卖猪钱怎么分?
我们现在小队模式是,谁家的猪卖的钱归谁,成本自己担,责任自己负。
合作社主要是提供技术,统一采购降低成本,联系销路这些服务。
而一旦扩大到整个大队,势必会出现大队建养猪场,大家合伙养猪的情况,怎么防止这演变成以前的公社?”
霍书记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了,他插话道:“建安同志,你说的困难是存在,但我们可以定章程嘛,选好管理人员,把规矩定死。”
王建安摇了摇头:“我的建议是以小队为单位,各自成立小队合作社。”
“那你这不是搞小团体,不顾其他队的乡亲了?”一个外队的队长不满地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