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猪场建成宴(1 / 1)

加入書籤

王建安半蹲在大棚靠边的垄沟里,手指在一根根黄瓜上滑过。

这块地温度稍低,藤蔓不如中间区域粗壮,但结出的瓜却一点也不比中间区域的差,他要找的就是这种瓜。

“爸,你看这根,”他招呼旁边王太平,“两头匀称,没伤没疤,皮也够硬实,籽肯定长得好。”

王太平凑近了,捏了捏瓜身,又翻来覆去的看了看:“嗯,是根好种瓜。”

随后在藤蔓上绑好红毛线。

父子俩沿着垄沟,在藤蔓叶片间仔细筛选,最终挑出了几十根符合要求的种瓜。

现在种的黄瓜都还是纯种瓜,不存在杂交退化的问题,只需要挑选长得最好的瓜留种就行了。

走出大棚,王建安打了个冷颤。

不远处的山脊上,集体养猪场已经修建完毕,猪圈旁边新挖的几个大沼气池盖着水泥板。

猪场入口处新立了个木牌子,用红油漆刷着几个大字,“礼复村六组养猪合作社”。

“总算弄好了。”张春城从猪场那边走过来,袖口还沾着点灰浆,“泽安舅舅喊大家伙儿验收,建安儿,你去不去看看?”

“走嘛。”王建安点了点头。

猪场门口已经聚了不少人。

张泽安拿着个本子,正陪着霍书记与社员们挨个猪圈检查。

每个猪圈都开了通风的高窗,顶上还留着装沼气灯的位置。

灶房宽敞,15口大锅空荡荡的架着,旁边还有几个大水缸。

粮仓里还空着,散发着新木料和石灰的味道。

“不错,硬是比自家屋头修的猪圈还巴适。”霍书记满意地点点头。

“那是,花了那么多钱,请了师傅的嘛。”张泽安得意的回答道,“就等过年之后猪仔进栏了。”

“就怕有些人眼红病又犯了哦。”人群里不知谁小声嘀咕了一句,声音不大,但足够让旁边几个人听见。

大家的目光下意识地往旁边扫了一眼。

刘桂芬和她男人张德福也在人群里,脸色有点讪讪的。

刘桂芬撇撇嘴,没接话,眼睛却忍不住往新猪圈瞟。

张泽安咳了一声,提高嗓门:“好了好了,都看完了没?没得问题的话,就算验收合格。

合作社的猪圈,大家都有份维护。下个月就按各家登记的数目进猪仔,莫要再搞些扯皮撩筋的事。”

他目光扫过刘桂芬两口子,又看向众人,“今天猪场落成,简单吃点,各家都出了点米,合作社出的肉,中午就在建安儿家院坝头摆几桌,当是庆贺,也当是提前团个年。”

人群顿时热闹起来。

猪就是刘桂芬家的,合作社出钱,两天前已经杀好了。

张玉清带着几个手脚麻利的妇女,早就在王建安家灶房和院坝里忙开了。

大锅里的萝卜炖骨头汤翻滚着白气,案板上咚咚咚地剁着肉馅准备炸酥肉。

黄瓜也被张玉清“忍痛”拿出十几根,切成块,撒上盐和熟油辣子,拌了几大盘。

“建安儿,你这黄瓜硬是可以哦。”张春城吃得满嘴油,夹起一块凉拌黄瓜,“明年我也跟你学,弄个大棚。”

“要得嘛,技术现成的。”王建安笑着应承,“不过你先把养猪场搞好再说。”

王建安想要搞蔬菜批发公司,就得带着乡亲们一起搞大棚,不过这得看明年大家养猪场的情况。

腊月二十六,天阴沉得厉害,寒风像裹着水汽的刀子,刮得人脸生疼。

这是年前最后一次去蓉城卖黄瓜了。

排队拿临时摊位号的人比往常少了一些,毕竟快过年了。

邓建国依旧早早地等在那里,一见到兄弟俩就热情地迎上来。

“建安哥!建平哥!”他搓着手,哈着白气,“今天能给三十斤不,过年了,好卖的很。”

“行,老价钱,五块。”王建安跺着冻得发麻的脚。一个星期前,黄瓜零售价就已经五块一斤了。

邓建国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又堆满,“王哥,你看这都最后一天了,又是老主顾,四块八行不行?讨个吉利嘛。”

王建安看了他一眼,没说话,动手解自己竹篼上的绳子。

其他菜贩也围了上来,闹哄哄的表达了同一个意思:“把他的那份分给我,还是5块!”

邓建国赶紧掏钱:“哎哟,你们别起哄,五块就五块,给,建安哥。”

王建安盯着邓建国,没有收钱,转头对其他人说道:“这是我们过年之前最后一次来了,今天的黄瓜就全都分给你们了。”

几人纷纷向王建安兄弟道谢:“感谢,感谢,谢谢两位老板。”

“建安哥,建安哥,我错了。”见状邓建国哀求道。

他又看向了旁边的王建平,平时都是王建平来和他们打交道,他和王建平关系更好。

“建安儿……”王建平小声的喊道。

“行,给你,但只有20斤,而且,下不为例!”王建安接过邓建国的钱,退了50块给他。

闻言邓建国松了口气。

分完黄瓜后王建安和王建平找了个地方吃早饭。

之后又休息了会儿,两人来到百货大楼,大楼里挤满了置办年货的人。

兄弟俩挤过人群,直奔卖电视的柜台。

“同志,看下这个电视机的。”王建安指着其中一台屏幕稍大些的说。

售货员是个年轻姑娘,见两人穿着朴素,不像是能买电视的主,态度有点懒洋洋:“14寸的,435块。”

王建安没在意她的态度,直接从贴身的兜里拿出一沓钱,数够之后递给了她:“就这台,开票吧。”

那厚厚一沓钱和爽快的动作让售货员愣了一下,态度立刻热络起来:“哎,好的好的。师傅您稍等。”

她麻利地开票,收钱,又招呼旁边一个男同事:“小李,帮这两位师傅把电视搬出来试试。”

试机没问题,屏幕亮起,雪花点闪烁,传出中央台播音员字正腔圆的声音。

王建平咧着嘴,小心翼翼地摸着冰凉的电视机外壳。

抱着这“宝贝”,兄弟俩挤上了回程的班车。

王建平把装电视的箱子抱在怀里,生怕被挤着碰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