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发工资(1 / 1)
大年三十晚上,外头寒风凛冽,屋里却暖烘烘的。
新买的十四寸黑白电视机摆在条柜正中间,里头正播着春节联欢晚会,赵丽蓉老师那口唐山腔逗得人直乐呵。
桌上堆得满满当当:蒜苗回锅肉,香肠腊肉,炖猪蹄汤,酥肉……
一家人挤在桌边,吃得满脸红光,小黄趴在桌下啃着根大骨头。
王建安把一块猪蹄夹进尹祥平碗里,起身走到条柜边,把电视机的音量拧小了一大截。
“爸,妈,大哥,大嫂。”王建安的声音在突然安静下来的堂屋里显得格外清晰。
他手里捏着个笔记本,走回桌边坐下。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王建安和他那个厚厚的笔记本上。
连正啃着鸡翅膀的王湘都感觉到了不一样,大眼睛眨巴着,好奇地望着二爸。
“趁着过年。”王建安清了清嗓子,“我们把这两个多月大棚黄瓜的账,好好算一算,给大家发过年钱。”
“要得。”王建平第一个应声,声音有点紧张。
其他几人也都放下了筷子。
王建安翻开本子,里头密密麻麻记满了日期,斤两,单价,地点:“大家都晓得,我们的大棚黄瓜,主要就卖两个地方:蓉城和雁县。”
他手指顺着一条条记录往下滑。“从十一月底,第一批黄瓜开卖算起,到腊月二十六,最后一趟从蓉城回来,接近2个月时间。
蓉城那边,总共卖出去了……”他故意停了一下,“3500斤!”
“价钱嘛,”王建安翻过一页,“开头几天是四块一斤,后来最贵的时候,卖到了五块。算下来一共卖了15400元。”
“一万五?!”听到王建安报出的数字,张玉清下意识地捂住了嘴。
她知道每天都有几百上千块进账,但零零碎碎地收,从没细算加在一起有这么多。
王太平拿着烟的手明显抖了一下,一大截烟灰掉在裤子上都没察觉。
王建平夫妇俩互相看了一眼,冯彬蓉嘴角咧着,想笑又使劲憋着。
“还有雁县那边。”王建安翻到下一页,“那边主要是供销社要货,价钱低一些,最高卖到3块3一斤,总共卖了3100斤,一共是10230块!”
因为到蓉城的运货量就这么大,后面丰收期多采摘的黄瓜都送到了县供销社。
“两边加起来一共……”王建安卖了个关子,等了片刻,“总共卖了25630块钱。”
“两万五千多?!”张玉清终于忍不住惊呼出声,声音都变了调。
王建平咧着嘴,一个劲儿的点头傻笑。
“当然了。”王建安知道大家高兴,但账要算明白,“这不是净赚的。还有本钱,开销。”
他又翻开新的一页,念了起来:
“黑籽南瓜种子,400块,
大棚的塑料薄膜,压膜绳……
买的温度计湿度计,复合肥料……
还有来回跑蓉城,县城的车票钱,住旅馆的钱,吃饭的钱……
一共4453元。”
他一项项报,家里人一个个也在心里跟着默算。
“扣掉所有这些本钱开销,”王建安翻到本子最后自己算好的总结页,“这两个多月,咱们这一亩地的大棚黄瓜,净赚了21177块。”
“两万……”张玉清舌头都有点打结了。
王太平和王建平狠狠的吸了一口烟,又重重的吐出:“哈哈……哈哈……”
“这是大家伙一起辛苦挣来的。”王建安提高了声音,“爸,妈,大哥,大嫂,当初说好了的,黄瓜卖完之后要给你们发工资。”
说着王建安从脚边拿起那个背包,里面装的是这两个月收到的货款,大部分都是10块20的,已经分成几份。
他首先拿起两沓厚厚的钱,推到桌子对面:“大哥,大嫂,当初讲好的,帮我管大棚,一个月一人150。从育苗到现在,算足六个月,一人900块。”
看着大哥大嫂惊喜的脸,他顿了顿,又拿起另外两沓稍薄但依然可观的钱叠上去:“后面跑蓉城卖瓜,来回奔波,全靠你们两夫妻,这1000百块,是你们俩的奖金。”
王建平看着推到面前那厚厚一摞钱,手都有点抖,小心的拿在手里。
冯彬蓉声音带着哽咽:“建安儿……太感谢你了……当初我还想喊建平出去打工……”
王建安笑着安慰了一下大嫂。
又拿起两沓同样厚实的钱,推到王太平和张玉清面前:“爸,妈,这几个月,全靠你们又盯着家里的猪,还要操劳家里一摊子事,这钱,是你们的!”
随后又拿出五百块的,单独放在父母面前,“这500块,是去年卖猪的分红,当初说好的黄瓜卖了再分给你们。”
张玉清看着眼前的钞票,手指无意识地在围裙上反复擦着,想摸又不敢摸,眼圈一下子就红了。
最后,她颤巍巍地伸出手,不是去拿钱,而是一把抓住王建安的手,声音哽咽着:“好……好……建安儿,你出息了,晓得顾家……”
王太平没说话,只是把自己那摞钱拿起来拍在张玉清的那摞钱上,对妻子说道:“好好收着。”
王建安最后把背包里剩下的钱,推到尹祥平面前,拍了拍她的手背:“剩下的交给你保管。”
尹祥平摸着隆起的肚子,看着丈夫,脸上是止不住的笑意和安心。
这次大棚,不仅把从信用社贷的10000块赚回来了,还多赚了一万多。
压在心头的大石头,也终于彻底搬开了。
看着大家都分到了钱,王小英向二哥撒娇道:“二哥,我的喃,这个月我也帮了忙的,周英华还帮你挖了新大棚呢。”
“哈哈哈,我当然记着的。”王建安拿出两个他专门买的红包,递给了小妹,“这是给你们的,你帮小周收着。”
“谢谢二哥。”王小英接过开心道,“二哥,你们还缺不缺人,我今年也跟着你干嘛。”
“好啊,缺人的很,到时候把小周也喊过来,人越多越好。”
调大电视机的音量,大家继续看春晚,吃团年饭。
屋外传来零星的烟花和鞭炮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