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棚鲜生(1 / 1)
“大哥,路上慢点哈,到了就先把陈老板他们的菜送过去。”王建安扯着嗓子喊了一声。
王建平没回头,只把扁担换了个肩,扬起一只手摆了摆,算是知道了。
现在有小妹在蓉城租了房子常住,专门负责卖菜,王建安这边只需要按时把菜送到就成,省事不少,也用不着兄弟俩每次都一起跑蓉城了。
这两天王建安家里那两头准备母猪开始闹腾了,他要留在家里忙活这头。
送走大哥,王建安走进猪圈,母猪正焦躁地用鼻子拱着圈门,发出“哼哼唧唧”的声音,猪槽里的猪食也只下去浅浅一层。
按照之前李杰明的说法,今天上午配一次,下午再配一次。
上午刚忙完,把3只猪弄回各自的猪圈,屋外传来自行车铃声。
王建安放下东西走出来,来人是乡信用社的李社长。
“李社长?贷款有消息了?”王建安赶紧迎了上去,摸出烟递了过去。
李社长停好车,脸上带着笑:“路过你们队上,去张老坎家收他那笔拖拉机的尾款,顺道过来给你捎个信儿。”
随后他从公文包里抽出一个牛皮纸文件袋,封口处盖着鲜红的公章:“王建安,镇上信用社的领导批准了你那两万块的贷款。这是贷款批复通知书和相关手续,你收好。”
王建安接过文件袋,脸上不由自主地绽开笑容:“谢谢李社长,太感谢您了!”
“不过建安啊,领导批是批了,话也撂下了。
陈副镇长可一直关注着你呢,你这大棚和养猪场,就是咱们乡里树的典型。
典型,懂不懂?
就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钱给你了,事情你就得干得漂漂亮亮的,给咱们镇上领导脸上增光。”
“李社长您放心,成功的把握大得很。”
“好,有你这句话就行。”李社长满意地点点头,“手续都在里头,你按上面要求,尽快去办后续的提款,走了!”
说完,风风火火地推上自行车就走了。
几天后,趁着家里配种的事暂时告一段落,王建安揣着新贷下来的一部分钱,还有满脑子的计划,坐车到了雁县。
尹彬正伏在办公桌上写报表,看见王建安推门进来,他有些意外:“建安?你咋跑来了?快坐。”
王建安拉过一张椅子坐下,开门见山的问道:“三哥,上次说那个蔬菜批发公司的事,你跟三嫂商量得怎么样了?”
“上次回来之后我又好好跟她讲了一遍利害关系,她同意了。
你不是说明后年才会开始搞公司蛮?”
“计划赶不上变化快嘛,三哥。”王建安端起杯子喝了一大口水。
“我上次没跟你细说,我又包了挨着我原来大棚的八亩多地,下半年新老棚加起来,每天能摘的菜少说也得一、两千斤!
光靠现在蓉城那几个菜贩子零打碎敲,还有抚琴市场小妹那个小摊儿,根本消化不了这么大的量,必须得找个正经的批发口子走大宗才行。”
消化完王建安的消息,尹彬问道:“那公司成立在哪儿?蓉城还是雁县?”
王建安:“雁县,不去蓉城。”
尹彬:“为啥子?你菜的主要销路在蓉城的嘛,公司成立在蓉城不是更方便?”
王建安:“三哥,这是我仔细想过的,有几个原因。
第一,虽然现在个体经济开放了,但我们是要成立股份公司,手续还是有点复杂,你在雁县有些关系,办理起来方便些。
第二,蓉城那个国营批发市场,它只认证,我们在雁县把公司注册好,该有的证照齐全了,再去蓉城那边办个补充手续或者备案,比直接在蓉城从零开始申请要容易得多,也快得多。
第三,雁县是我们的保留地,蓉城那边的大规模批发市场还没有搞定,如果到时候菜熟了还没有搞定,我们至少还有雁县这个市场,反正我们是做反季菜,这块市场在雁县是空白,不用担心菜卖不出去。”
尹彬点了点头,妹夫说的有道理,“这段时间我也找工商的朋友了解了下,股份制公司要认缴资金,至少30000块。”
“嗯,这个我知道,我也想了,我出大头,15300块。
三哥你出14700块,或者你再找个合伙人,凑够三万整。
股份就按出资比例,我占51%,你占49%。
公司成立之后你负责日常经营,我不插手。
我只管种好菜,保证货源。”
这也是王建安深思熟虑的结果,控股权在自己手里,但放权给有销售经验的三哥。
“嗯,可以。”
“这样我们的模式就是,你代表公司,我代表菜农,你从我这里买菜,然后再拿出去批发。”
尹彬皱了皱眉:“这是不是太麻烦了,而且还要多交一次税。”
王建安解释道:“三哥,搞公司了就要正规,毕竟我们成立的不是蔬菜基地,公司是没有种植蔬菜的能力的,这个省不了。
而且,以后公司的收菜对象不止我,还有乡里面的其他人。”
闻言尹彬诧异:“其他人?你是打算……”
王建安打断了他:“对,我要教队上其他人建大棚了,不过有多少人愿意跟着弄还不确定。”
尹彬大喜:“你们那边种植人少的话,还有我们那边,二哥他们早就想跟你学弄大棚了,又不好意思开口。”
王建安:“当然没问题,种的人越多越好。成立公司就拜托三哥你了,这段时间家里有点忙,你准备好手续之后就通知我一声,我们还要搞个股份确认的协议那些。”
“成立公司这事儿就包在我身上了,我这两天就去找工商的朋友,把需要的材料清单搞清楚,该跑的手续我去跑。
在雁县这一亩三分地,你三哥我还是有点薄面的。”尹彬拍着胸脯,一副包在我身上的架势。
“好,辛苦三哥。”
“对了,建安儿,公司叫啥子名字喃?”
“棚鲜生。”
“棚鲜生?大棚里出来的,新鲜得很,简单好记又点题!”
尹彬念了一遍对这个名字相当满意。
这个名字也也透露着王建安下一步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