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特斯拉来了(1 / 1)

加入書籤

“我就是说说嘛,也没想真生。”

孙琳琳往他怀里蹭了蹭,语气认真起来,

“再说这十年,我还想把芯片算力提升到能支持L5辅助驾驶呢,哪有时间生孩子。”

“琳琳,也别太累了。咱们的芯片算力已经是全球第一,不用这么赶。”

林松收紧手臂,把她抱得更紧。

孙琳琳笑了,声音清脆:

“你不是说过,车机芯片国内外大厂追得紧,一旦被赶上甚至超越,咱们的智驾优势就没了,新能源车的竞争力也会受影响。我可要做世界第一车企老板的夫人,当然不能懈怠。”

林松伸出手指,轻轻刮了刮她的鼻子:

“好,那我们一起努力,一定能做到!”

“还有晚姐和晴晴姐呢……”孙琳琳忽然抬头,眼神带着点小试探,“松哥,等我给你生孩子了,你会不会找更年轻的?”

“等你愿意生孩子的时候,我都四十多了,哪还有心思找别人。”林松笑着安抚她。

孙琳琳抿了抿嘴唇,小声说:

“男人四十多也很年轻啊,何况你这么有钱,肯定有很多小姑娘喜欢。”

“琳琳,我说过,有你、晴晴和晚姐,我已经很知足了,不会再找别人。”

林松认真地保证。

“可那个人都快五十了,不还在找女学生嘛,那些女生跟我差不多大……”

提到孙凯,孙琳琳又叹了口气,

“每年给他三十万,以他的性子,肯定还会找理由多要的。”

林松握了握她的手臂,语气坚定:

“两年后我们就搬去京城,到时候他想见你都难,眼不见心不烦。”

“也是,到了京城,他就不容易找到我了。”

孙琳琳释然了些,又想起一件事,

“松哥,京城的冬天比江北冷很多吧?我有点怕冷,会不会冻坏啊?”

“怎么会。”林松轻笑,“我已经在京城近郊买了栋别墅,到时候你、我、晴晴姐、晚姐都住那里,离总部大楼很近,保证冻不着你。”

“那我就放心了。”

孙琳琳的声音里透着安心,很快就在他怀里沉沉睡去。

……

2016年,就在华夏汽车高歌猛进的时候,特斯拉宣布要在魔都建厂。

与前世不同,前世特斯拉凭借三电技术在国内新能源车市场几乎横扫一切,

而这一世,有华夏汽车珠玉在前,特斯拉的入场显得格外低调。

单看技术,华夏汽车已经实现了全面领先。

即便在美国市场,华夏汽车的销量也是特斯拉的两倍。

在美国节节败退的马斯克,把希望寄托在了中国,他觉得不少中国人有崇洋媚外的心理,认为“外国的月亮比较圆”,这批人会是他的主要市场。

即便华夏汽车已经占据了国内新能源车50%以上的份额,在魔都这样的城市,依旧有不少人坚决不买国货。

在他们看来,国产车尤其是国产汽车就是“垃圾”,开国产车的都是“小白鼠”。哪怕华夏汽车设计好看、性能出色,只要带着“国产”标签,就入不了他们的眼。

特斯拉一进入中国,就开始强调进口品牌的优越性,精准锁定了这批目标群体。

林松却并不着急。

除了SU7、YU7、L7、M9这些高颜值、高性能的车型,L3辅助驾驶功能才是他的大杀器。

在智驾领域,华夏汽车早已远超特斯拉,外观和内饰更是把对方甩在身后。

有了这份自信,林松在自己的微博上写道:

“欢迎特斯拉在中国制造,与华夏汽车一起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向新高度。”

这条微博一出,全网瞬间沸腾。

没人想到林松会以这样不卑不亢、充满自信的方式,与特斯拉进行第一次互动。

第二天,特斯拉官方微博回复道:

“华夏汽车占领了美国,特斯拉要占领中国。我们将携手华夏汽车,共同推动全球新能源产业进步。”

字里行间既有火药味,又带着几分惺惺相惜,显然已经把华夏汽车当成了重要对手。

林松没有再回复。

这样一来一回已经足够,嘴炮只能提升关注度,真正影响销量的还是产品力。

两个月后,林松再次发微博:

“华夏三号芯片算力已达700,接近L3辅助驾驶功能标准。经过100万公里测试,低速跟车接管率仅0.5%,远超全球同类型车规芯片水准!”

消息一出,全球哗然。

华夏芯片700的算力,远超其他车规芯片最高350的水平,领先了整整一个代际。

A股的华夏芯片连续七个涨停,创造了A股奇迹,市值直冲一万亿;

港股的华夏汽车一周内涨了两倍,市值达到一万两千亿;

美股的华夏电池也跟着大涨,市值冲到800亿美元。

单单市值相加,华夏汽车相关板块就已超过三万亿,而当时恒太地产的市值才5000亿,被远远甩在身后。

就在这一天,王义带着未来汽车老板李文武来到了华夏汽车。

前世作为车媒体人的林松,参加过未来的新车发布会,见过李文武。与重生后正在降本增效的未来汽车不同,现在的未来汽车算是冉冉升起的新星,靠着换电概念吸引了不少投资人,虽不及华夏汽车的规模,却也被不少人看好。

寒暄过后,李文武看着办公室里陈列的新车模型,语气带着赞叹:

“林总,华夏汽车果然名不虚传,刚才去车间转了一圈,全现代化厂区,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我有个想法,想跟林总沟通一下。”

“李总请说。”林松语气客气。

“我的想法是,邀请华夏汽车加入未来的换电联盟,通过换电这种超越时代的方式,打造新的补能体系。”

李文武眼中闪着期待。

林松微微一笑,从容回应:

“李总,我们的600伏电池从0充到80%只需要15分钟,高速上车主去趟卫生间、喝口水的功夫就能充好,至少能跑400公里,根本没必要换电。”

“林总,您说的高速快充,并不是每个服务区都有的。”

李文武试图说服他。

“可您的换电站,全国布局也不多。何况就算是慢充,四十分钟也能充到80%,正好够吃顿饭的时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