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势如破竹,决战将至(1)(1 / 1)

加入書籤

赛季后半程的赛程安排得密不透风。

击败摩纳哥的喜悦还未完全消散,雷丁队就必须立刻投入到联赛和联赛杯决赛的备战之中。

决赛的对手,正是托特纳姆热刺。

曼彻斯特双雄在轮换阵容时过早地被淘汰出局,使得热刺一路顺风顺水地杀入了决赛。

赛前,普遍认为热刺有很大的夺冠机会,但比赛开始后,雷丁队却展现出了超乎想象的实力。

啪,啪!

【雷丁队稳健地传递着球!】

【托特纳姆的球员们积极地进行压迫,但雷丁的中场却老练地应对着。

事实上,李山在重建雷丁的过程中,最下功夫的地方就是中场。

这个赛季新引进的阿德里安·巴莱斯-保罗·博格巴-乌马尔·恩迪亚耶的组合,堪称李山一手打造的杰作。

他们凭借着稳定的传控,将托特纳姆逼入了绝境。】

“防守!!”

“注意右边!!”

托特纳姆的球员们声嘶力竭地叫喊着,手忙脚乱地跑动着。

他们完全无法适应雷丁队的打法。

李山刚接手雷丁时,球队正处于降级的边缘,当时他们就曾与托特纳姆交手过。

距离那场比赛还不到一年时间,雷丁队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让托特纳姆的球员们感到难以置信。

托特纳姆本赛季沿用了上赛季的阵容。

在他们的记忆中,雷丁还是那个被他们单方面压制的对手,但现在,局势却完全颠倒了。

雷丁已经成为了强者。

他们自信满满地压上进攻,不再因为托特纳姆的名号而畏首畏尾。

嗖!

【李振明突破了!】

【意甲的超级爆点爆发了!】

李振明的突破撕开了托特纳姆的防线。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振明的冲击力变得越来越强。

他已经习惯了用身体对抗来创造空间,因此,单单一个人的防守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托特纳姆的边后卫瞬间被突破!李振明沿着边路高速推进,雷丁的攻击群也一齐冲入禁区,让托特纳姆的防守球员们陷入了混乱。

【李振明传中!】

【差之毫厘,足球擦着卡洛斯·加西亚的头顶飞过!话说回来,比赛的走向真是出人意料。

原本以为和BIG6球队的比赛会势均力敌,但雷丁却始终占据着优势!】

“雷丁!雷丁!”

“雷丁!雷丁!”

球场内响彻着球迷们热烈的欢呼声。

他们再也无法抑制住内心的激动。

去年还面临着降级威胁的球队,如今却能压制托特纳姆这样的强队。

托特纳姆的球员们并没有出现特别的伤病,但他们却完全无法招架雷丁的攻势。

【真是难以置信。

我解说英超联赛已经超过十年了,但从未见过进步如此神速的球队。】

【是啊。

托特纳姆肯定感到非常郁闷。

仅仅一年前,雷丁还是在他们面前摆大巴,苦苦挣扎的球队。

而现在,他们却能主导进攻。

这绝不仅仅是状态差异能够解释的。

雷丁在短短一年内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拥有了压制托特纳姆的实力。

这简直就是李山的奇迹。

英国当地球迷称李山为“GODSAN”,仿佛神降临雷丁,创造了奇迹!】

一年。

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面对雷丁的托特纳姆球员们,无法压抑住心中的疑问。

托特纳姆的球员们在过去的一年里也付出了努力。

也有一些球员因为进步而受到了赞扬,但当他们目睹雷丁的飞速发展时,也不禁渴望得到李山的指导。

“李山能够创造奇迹。”

这是在英超联赛中流传的一句话。

正如李山在球员时代必定会取得成功一样,作为教练的他同样如此。

这种想法让托特纳姆的球员们染上了失败的色彩。

他们不知不觉地在内心屈服了。

面对李山的球队,无论如何挣扎都无济于事吗?看到李山站在场边,用锐利的目光注视着球场,他们的动作也变得越来越迟缓。

最终。

哔——

【比赛结束了!】

【凭借着李振明的首开纪录和卡洛斯·加西亚的锁定胜局,雷丁以2比0击败托特纳姆,夺得了联赛杯的冠军!李山,继去年的欧联杯之后,又为自己的执教生涯增添了一座新的奖杯!】

雷丁获胜。

雷丁捧起了俱乐部历史上的第一座联赛奖杯。

雷丁的崛起,势如破竹。

在捧起联赛杯冠军奖杯之后,雷丁队在随后的联赛、足总杯和冠军联赛中也一路高歌猛进,取得了连胜。

这并非侥幸。

雷丁队在每场比赛中都展现出进步的实力,这让英超球迷们将他们的过去和现在进行对比,并为之惊叹。

“一年前,雷丁队球员的总身价大约只有2亿英镑。

事实上,其中一半是马丁的身价,剩下的都是一些平庸的球员。

但你知道现在雷丁队的身价上涨了多少吗?足足上涨了500%以上。

现在雷丁队球员的总身价,甚至超过了10亿英镑。

毫不夸张地说,就算只卖掉马丁、卡洛斯·加西亚和阿德里安·巴莱斯,也能解决一半的问题。”

当然,雷丁队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但球迷们关注的重点是球员身价的上涨幅度。

10亿英镑只是一个例子,如果真的出现竞争,他们的身价可能会翻倍。

乌马尔·恩迪亚耶、李振明、帕特里克·鲍曼等球员,他们的身价都将超过1亿英镑。

罗伊·基尼尔和瓦隆·贝拉米的价值也翻了一番以上。

事实上,在全球所有联赛中,没有哪支球队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让球员的价值提升到雷丁队这样的程度。

李山的奇迹。

一支曾经濒临降级的球队,在遇到李山之后,彻底改变了。

-李山难道真的是神吗?

-球员时代的辉煌还能理解。

毕竟,只要自己表现出色就行了。

但作为教练的成就,实在让人难以置信。

教导他人终究是有极限的,但李山却像神一样,教导的球员都能爆发出潜力。

而且,他的战术能力又如何呢?或许,他“球员时代”的成就,只是预示着他真正才能的预告片。

-照这样下去,他们真的要实现不败夺冠了吗?最近雷丁的气势,让人感觉他们不会输球。

所有人都啧啧称奇。

现在的英超联赛,似乎已经成为了雷丁的舞台。

雷丁队凭借着不断进步的实力,展现出稳定的竞技状态。

而另一方面,在赛季后半程,BIG6球队的体能下降,彼此之间互有胜负,逐渐退出了冠军的争夺。

因此,联赛第二名和第三名的积分差距,已经不是一两场比赛的胜负能够弥补的。

球迷们都说,英超冠军的争夺,将是雷丁和曼联之间的二人转。

-雷丁能击败曼联吗?

-有点悬。

虽然曼联的主力球员有所流失,但他们毕竟是唯一一支让雷丁未能取胜的球队。

他们肯定会磨刀霍霍,做好充分的准备。

即使是雷丁,也不能掉以轻心吧?

-仅仅是讨论这种可能性,就让人觉得可笑。

赛季初的时候,谁也不会想到将雷丁和曼联相提并论。

但现在,就连预测曼联获胜,都必须小心翼翼。

李山真是太厉害了。

他到底是怎么在一年之内,将一支保级球队变成这样的?

-依我看,如果李山进入转会市场,他肯定会刷新教练转会费的纪录。

仅仅因为他一个人,雷丁的球员身价就上涨了五倍以上。

引进李山,就能同时提升球队的实力和成绩,实现一举两得。

到底会有哪支球队不渴望得到李山呢?那些当初没能成功截胡雷丁的球队,现在肯定肠子都悔青了吧?

随着联赛进入尾声,冠军的争夺也变得愈发激烈。

但竞争尚未结束。

如果雷丁在与曼联的直接对话中失利,那么,他们可能会因为几分的差距而错失联赛冠军。

那样的话,李山那些被赞扬为奇迹、历史的成就,将会沦为失败者的历史。

但是。

“如果李山在他的执教首个赛季就赢得英超冠军呢?”

可以断言,李山作为教练的地位,将会达到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

雷丁队正在进行公开训练。

如果放在以前,只有少数记者会参加。

毕竟,新闻报道最终还是要吸引人们的关注,而很少有球迷会关注英超保级球队。

但现在,雷丁已经成为了像曼联一样强大的夺冠热门,因此,许多记者都蜂拥而至,想要亲眼目睹雷丁的训练。

“真是荒唐。

我竟然有一天会来采访一支英超冠军候选球队雷丁。”

“谁也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

那些相信李山的名气,押注雷丁的人,都赚翻了吧?”

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的记者们闲聊着。

他们仍然无法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

远处正在训练的球员中,有一些在一年前还被认为是保级队的成员。

但现在,他们却将目标锁定在了英超冠军上。

如果他们能够击败曼联,他们真的会在足球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太可笑了。

谁能想到,丹尼·阿姆斯特朗、罗伯特·霍夫曼、隆·卡普兰这样的球员,有一天会被称为英超冠军成员。

“说起来,李山真是天生就拥有被祝福的才能。

普通人努力一辈子都无法取得的成就,他却凭借着天赋,在出道之初就想要实现。

看到这些,就觉得人生真是不公平。

如果我也有李山那样的才能,现在不就能在那个位置上接受你们的采访,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了吗?到时候,我肯定会摆出一副高傲的姿态,拒绝接受采访。”

“你有什么资格说这种话?你不是每天都在抱怨那些不接受采访的家伙吗?”

“位置决定人。

说实话,如果我取得了李山那样的成就……”

就在他们喋喋不休的时候。

没有注意到周围情况的他们,突然听到一个声音,转过头去。

“请你说话注意点。”

“什么?”

“你刚才说李山是凭借着天赋才取得这一切的。

你刚才越界了。

至少在雷丁,在马德伊斯基球场,说这种话可能会惹上麻烦。”

那是一个中年男子。

他脸上露出了非常不满的神色,记者的眼睛瞪大了。

“……赫拉德?”

赫拉德。

在记者圈子里,他是一个非常有名的人物。

如果说以前他还是一个隐藏在幕后的情报部门负责人,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赫拉德是李山大脑的事实已经广为人知。

每年都有豪门俱乐部为了引进他而垂涎三尺。

尤其是去年,曼联开出了情报部门前所未有的高薪,但赫拉德却断然拒绝,表示自己对钱不感兴趣。

记者们之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哪怕只有一个小时也好,他们都想抓住赫拉德,听他说一些关于李山的幕后故事。

赫拉德是真正了解李山的人。

他本身就是一个行走的素材库,因此,刚才还皱着眉头的记者们,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

但他们似乎不需要主动争取了。

无意中听到记者们对话的赫拉德,心情不悦,率先开口说道。

“从现在开始,准备好记录。

我会特别告诉你们,李山是如何打造出现在的雷丁的。”

他咧嘴一笑。

或许,当他讲完所有的事情之后,记者们就不会再胡说八道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