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血汗工厂(1 / 1)

加入書籤

功能机时代的竞争简单粗暴。

谁的手机好看,谁的手机价格低,产品自然畅销。

芯片设计和研发操作系统的技术难度最高。

罗诚却没打算跳这个坑。

看情况吧。

先把互联网领域能占的便宜都占了,该投资的人和项目都投了,他才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搞真正的高科技企业。

核城最大的底牌是高精度机加工水平和独立的研发能力。

只要围绕着高精度机加工产业做文章,涉足任何利润丰厚的产业,他都能掏得出足够多的钱。

用泼天的财富为核城砸出个未来。

而不是坐看核城浪费十几年时间寻找发展方向,最后借助处理核废料的机遇找到真正的发展方向。

现在才02年。

距离出台核废料处理规划还有十四年,核城不该浪费这么长时间。

可以提前找到更有前景的发展方向。

比如适配于智能手机、纯电车和机器人的高精度电机,这就是个非常完美的行当。

专心,专注于电机产业,任何时候都能吃到时代的红利,也能支撑国内科技发展浪潮。

需要很多很多钱。

从材料到高精度机床,再到电机研发,看似简单的短程产业链,却是个非常烧钱的行当。

除了从国内即将崛起的互联网企业身上吸血,他暂时还没想到其他办法。

算是吃定互联网企业了。

下午在藤讯公司躲懒。

顺便给游戏研发团队提提意见,再给果果小丫头多叮嘱点注意事项,时间不知不觉间从手指滑过。

次日。

先跟陈祥林两口子详细聊聊魅族科技接下来的发展规划,然后跟老陈分赃,把昨天卖给电信、移动、联通三家股份的资金完成分派。

三千万股份转让金再次入账,他在魅族科技持有的股份下降到21%,还有11%的下降空间。

然后正式接受齐齐记者的专访。

地点选择比亚蒂代工厂。

“哇偶,我没想到魅魔手机的生产线是这个样子。”

齐齐在摄影机面前没有掩饰自己的惊讶,看着流水线上一排排女工忙碌的景象,无法将其和代表高科技通信水准的手机生产线联系起来。

比亚蒂代工厂总经理王涛也陪同一起接受专访。

看到齐齐惊讶的样子王涛不以为意。

反而有点得意地介绍:“齐记者是不是没办法把我们工厂的流水线跟诺基亚的柔性化流水线联系在一起?”

“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柔性化流水线的确非常高效,但,目前的柔性化生产线采购价格极为高昂,这也是国际手机品牌价格高企难降的主要原因。”

“我们比亚蒂买不起柔性化生产线,只能通过生产线改造,用人力代替机械设备,达到柔性化生产线的生产水准。”

“……”

难怪船夫哥要挖这哥们来做代工厂的总经理。

这种思维模式妥妥的是理工生的思维。

记者专访,是让你聊这些的吗?

现阶段的比亚蒂代工厂是血汗工厂不假,但,咱不是那种无限压榨流水线工人的吃人工厂啊。

罗诚急忙抢过话头:“我们魅族科技选择比亚蒂代工厂,不但是看中了他们生产线的高效和优秀的生产工艺。”

“主要还是看到比亚蒂工人的优渥待遇。”

“我们是人口大国。”

“这些从全国各地千里迢迢赶来深城的工人背后是无书个渴望改善生活水平的家庭。”

“所以,工人的生活水平如何,是我们选择代工厂的主要考量指标之一。”

“据我所知,王总亲自操心工人的伙食和宿舍环境,基本工资也高于同类国际知名代工厂水平。”

“虽然我们的魅魔手机没有国际手机品牌的利润那么丰厚,多留出点利润空间给工人这种事还是能做到的。”

“……”

嗯?

血汗工厂还能这么解释?

齐齐记者急忙示意摄影师把摄像机对准罗诚,看着他侃侃而谈。

听着听着,感觉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

柔性化生产线听起来很高端,实际采购起来是真踏马的费钱。

国内私营企业很难有这样的资本采购。

关键是,有钱也未必能买得到。

小日子把自家的柔性化生产线包得跟粽子似的,看都不让别人看,更别提采购了。

以代工闻名的富士康也没有资格采购小日子的柔性化生产线。

提升工人待遇之类的事倒是头一次听说。

真有这样的企业吗?

等罗诚介绍完,她急忙把话筒对准王涛:“王总,能否详细介绍介绍贵企的工人工资标准、宿舍标准和伙食标准。”

“罗总说的没错,之前魅族科技的陈总也几次三番的提醒我们要优待工人,所以在代工费方面并没有讨价还价……”王涛接过话茬有一说一。

也是实情。

陈祥林和罗诚一样,不算合格的资本家。

王涛只是职业经理人,又不是黑心资本家,既然雇主都表示不差钱,何必又帮忙省钱。

更何况提升的还是自家工人的待遇。

虽然代工厂只是初建状态,工资水平和生活待遇却甩开富士康八条街那么远。

流水线工人基本工资六百块。

再加上计件工资,每个月的正常收入在八百块左右,加上加班的话差不多能达到一千二。

放到深城,这也是高收入水平。

比普通办公白领工资高三分之一左右。

如果跟内陆城市工人收入比较的话,差不多在四倍左右。

至少,比亚蒂流水线的工人买得起自己生产的魅魔手机。

“罗总,我能参观一下你们魅族科技的研发中心吗?”

逛完工人宿舍,齐齐记者略显遗憾地提出请求。

血汗工厂看起来有点渗人。

虽然她知道比亚蒂代工厂已经算同行业的佼佼者了。

可是,她把自己代入到流水线女工的视角想想,还是感觉后背发凉。

人不是机器!

四小时一班的流水线岗位,容不得任何差错。

稍有不注意就会出事故。

这些女工是怎么忍受流水线煎熬的?

“抱歉,齐齐记者,我们的研发中心不在境内,你肯定看不到。”

罗诚感觉时间差不多了,直接结束话题:“回头我问问陈总,如果准备在深城建立研发中心的话,再请齐记者进行专访报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